祁黎:“建筑+”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本网记者:谢彦芬
人物简介
祁黎,中共党员,省中职名师、浙派名师培养对象、绍兴名师、绍兴市中职建筑专业带头人。现任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副校长,具备高级讲师、技师“双师”资格,主持或执笔多项课题获省市级奖项,取得2项国家级专利;撰写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主编或参编多本出版教材;多次参加国家级、省市级教师比赛获一、二等奖;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技能大赛获一、二等奖。建有祁黎中职建筑名师工作室、中职建筑教学创新团队。
在“建筑+语文”的文专融合课堂上,“真假古建筑”、“古建筑连连看”、“建筑诗词大会”等创意活动将古建筑的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结合起来,让课堂更接地气。这是浙江省中职名师祁黎跨界融合教学创新团队开展跨学科教研活动上的一节公开课。
开展教学创新,适应时代改革要求
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并强调要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加大“三教”改革力度。同年6月,教育部颁布《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2020年9月,教育部联合九部门印发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又强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三教”改革攻坚行动,推动“课堂革命”,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将职业教育改革提上崭新日程,而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紧跟职业教育改革形势,积极思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开展教学创新,为适应新时代改革要求作出有益探索。
人才培养是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指导意见》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做到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专业能力并重,强化学生职业素养养成和专业技术积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复合型技能人才。但随着科学发展,专业分类越来越细,不同专业之间出现“隔行如隔山”的现象,这既不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不利于解决社会生活中互相关联的具体问题。面对新时代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建筑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势在必行,这既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专业发展的需要。
加强顶层设计,提出“一核双轨三融”
团队的“融合式”教学实践以“学科融合”理论为主要依据。“学科融合”是指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它是产生创新性成果和培养国家社会发展所需复合型人才的的重要途径。国际上关于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有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教学模式——芬兰的现象教学和美国的Steam教育。这两种教学模式的共同点在于均打破了常规的学科界限,将不同的学科知识进行融合,有助于将单一的学科线性思维转向发展的扩散性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在两种教学模式启示下,结合专业教学实际,团队尝试对“学科融合”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核双轨三融”式教学,即围绕“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这一核心目标,通过并轨实施“平行式教学”和“组合式教学”两种方式,实现“专业与学科知识、学校和企业师资、线上与线下资源”三个层面的融合,并通过教学创新团队,依托各校专业实际,开展教学实践。
跨界融合教学,创新课堂更加生动
近年来,团队陆续开展了一些“融合式”教学尝试。首次尝试是在2019年绍兴市中职学校跨学科教学研讨活动中,我和语文教师沈兆钧开设了一堂“建筑+语文”的文专融合公开课——《持语文之翼 舞建筑之美——中国古建筑欣赏》。我们将课堂设计成“认识古建筑、欣赏古建筑、守护古建筑”三个篇章,通过“真假辩一辩”、“越都瞧一瞧”等六个活动环节,把分散在建筑和语文学科中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有效地融合了古建筑与语文学科的知识,让课堂更接地气,把学生的学习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引向发展。随后,团队成员谢峰、谢勤阳等老师进行了“建筑+语文”的二度尝试,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其中谢峰老师通过VR技术,从建筑色彩、造型、装饰等角度,带领学生充分体验中国古建筑文化内涵的文专融合课,获得2020年绍兴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近期,团队组织了一场为期一天的“融合式”教学交流活动,全市来自各地市中职学校的30余位建筑专业教师参加。活动中,团队成员陈珊珊等老师推出了四堂“融合”观摩课,其中有“建筑+语文”《古建筑的文学追忆之亭》、“建筑+数学”《探索平面汇交力系平衡之谜》的文专融合课,也有“建筑构造+BIM建模”《块材墙细部构造》、“建筑+信息技术”《楼梯》的专专融合课,形式各异,内容丰富。此外,团队还依托绍兴市教育局职成教教研室推出的系列跨界融合教学研究活动,开展了其他尝试,例如,团队徐慧琴等三位老师与绍兴柏慕工程有限公司的周工一同开设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企业课堂《独立基础混凝土的实际造价》,不仅把“建筑+数学”进行了知识融合,而且融入了企业实训,使课堂更加生动。团队其他的企业课堂也陆续开设。
“融合式”教学的大门刚刚开启,团队将继续围绕“一核双轨三融”,开展各类“建筑+”的融合教学尝试,坚持为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懈努力。
- 2025-04-03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