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建卫:创新立体化新课堂助力人才培养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本网记者:黄三好
人物简介
杭建卫,数控高级技师、三维CAD应用工程师、高级考评员,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轨道机电系主任。绍兴市新兴交通人才共育联盟体秘书长,杭建卫技能大师工作室、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工作站、绍兴市雅克汽配有限公司技术革新组等负责人,2015年至2016年主编浙江省课改教材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2016年至2019年主持市级规划课题获得市一、二等奖,主编出版省级教材5本,曾获得绍兴市教坛新秀、全国优秀指导教师等称号。
伴随着悦耳动听的早自修下课音乐,2019级城市轨道委培班的学生们二话不说,迅速穿上实训服,换好电工鞋,拿上学习用品,这番动作都快赶上训练有素的军人了。“快,快,杭老师那是不是又有新玩艺了……”
同学都喜欢去杭老师的工作室上课,200多平方米宽敞的场地,智慧式的门禁管理,先进的设施设备,让机械产品加工如虎添翼。在工作室里,杭老师像师傅带徒弟一样手把手教学生,研发各种创新产品,被同学们戏称为“产品研发式”带徒。2018年至2019年,他的工作室团队师生与雅克汽配有限公司深入合作,研发DPA系列产品项目,为企业创造了30余万元的等效价值,作为学生的助学金、奖学金等,助力学子成长成才。他的工作室也于2018年被评为绍兴市创新实验室。
探索立体化新课堂
在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的大背景下,探索研究在教师、教材、教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刻不容缓。在新形势下,越来越多的中职学校立足新课堂改革的核心要素,进一步深化关于中职学校职业教育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通过“三教”改革,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开拓教材的数字化建设,创新立体化课堂的教学实践模式。具体设置如下的路径:
团队改革。组建敢于创新的教学团队。深化改革教学创新团队的载体,通过下企业锻炼,主动适应大数据、云平台结合人工智能的新技术应用。深化“双元双师”导师队伍。立足产教融合,与企业进行联动,深化“双元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综合技术能力。并且逐步完善考核评价制度,共建教师培养基地。
教材改革。修订教材标准,做好教材的建设规划,与企业共同开发产教融合教学实践教材,配套立体化课堂建设。建设信息化资源。通过可视化在线精品课程的打造,建立健全数字化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深入推进1+X证书建设。立足课证融通,根据1+X证书制度试点的进展,实现课程与证书考核评价技能的互融。
教法改革。以产教融合,打造实践新课堂为切入点。重点是创新教学过程的生产性、创新性和职业性,通过立体化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带动专业群与基地建设,不断优化课程设置,提升教学内容改革。互联网+教法改革。引入云平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推进智慧化管理与实训、虚拟工厂等建设和应用。
创新立体化新课堂
“三教”改革的实施基础与平台,始终离不开课堂,杭建卫工作室根据现有的校企合作平台,以中职学生人才培养的核心素养养成为目标,围绕企业核心产品生产为任务引导主线,立足机械产品再造与创新设计能力,搭建虚拟仿真技术与智慧实训管理(运用)平台,结合企业品质第一的素养引领,融入践行劳动精神的素养要求,培养双元合力驱动的教学实践团队,构建实景体验、虚实结合、产学实战三位一体教学实践模式的立体化新课堂,助力培养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
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工程的建设,进一步培养提升学校教学资源的自主开发能力,新课堂不仅让师生具有结合产品教学资源的创新开发及创新应用能力,而且要具备服务产业与社会的能力,达到好看、好玩、好用预期目标:深化建设智能装备与控制人才共育产教融合基地,含核心产品技术研发检测中心、智能制造高技能工作站,VR体验展示区,能够为校外参观人士、学生等提供体验;依托智慧化的实训管理平台,制作产品+的实际教学资源,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与技能。深度打造产教一体的平台,弥补了教学资源建设与实际产业需求的沟壑,做到无缝对接;并且能够通过产品+项目的形式,拓展“产教融合、共建共用”的新模式,服务于产业与社会。
打造立体化新课堂
自从2019年开始,杭建卫工作室开始推出职业体验基地、核心产品研发中心、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工作站的建设,围绕企业核心产品的加工制作为任务引导主线,立足机械产品再造与设计立体化新课堂,加上双元合力驱动的教学实践培养团队,构建实景体验+产学实战新课堂教学实践模式,助力培养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目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及积累校企课堂乃至新课堂探索的经验。
而今,杭建卫工作室以智能装备与控制人才的培养为目标,立足校企共建产学研基地平台,继续深化产业+专业深度融合的人才共育模式,助力打造立体化的新课堂形式。
在产教融合新课堂形式的基础上,融入“虚拟现实+”的技术理念和技术手段。基于真实的课堂环境、真实的任务和真实的工作流程构建集虚拟平台,作为“理、虚、实”一体化的教学与实训系统(理论教学、虚拟实训、实物实训),可完成专业重点内容的教学与实训任务,实现真实、维度、交互的升级,有助于学生进行贯穿性、一体化的实训,并且通过身临其境的VR体验与交互,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效果,完成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智慧管理平台建设。我们将来联合企业,在现有零部件测绘生产型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共同的开发智慧实训管理软件。实现技能实践任务的发布、执行,岗位实践过程的实时记录、线上评价的反馈和互动化的交流,并且还可以进行优质课程资源的生成,做到实践一堂课的技能,建设一堂课的资源。
实践操作的动态监测。主要在技能实践过程中进行片段化的动态监测,对学生整个实践过程记录,通过实时和后台,按照技能实践的标准进行比对反馈,并遴选优质视频制作精品课程资源,通过对学生实践动态的比对分析,从而对实践动作进行矫正。
融入互联网+信息化辅助教学新手段。主要依靠数字化的教学软件,它可以实时的进行视图解剖,要让学生可以随时观察,通过不同通过不同的视角生成不同的视图,让学生能够立体的观察三视图如何生成和三视图相互之间的关联性。能实现以下四个功能:一是能够进行一个资源的整合,通过PC手机,平板电脑都能够实现;二是它的仿真训练可以进行边学边练,而且可以采用通过PC浏览进行反复学习;三是可以进行实时评价;四是可以进行三维模型的查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整个机构的布局装配、运动和传动方式。
逐步实现教学效果
基础阶段的课堂主要建设零部件测绘技术理实一体化课堂,建设配置零部件测绘平台、创新设计平台、计算机制图软件和智慧化管理软件等,可以立体化开设机械产品再造与创新设计、零部件测绘与CAD 成图技术、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技术等核心课程,同时在基础课堂中,让学生可以进行零部件拆装、检测零件图的手绘、软件的造型等多种技能的实践,强化基本功训练。
中高阶段的课堂主要以打造校企产学研工作室的进阶课堂为主,我们将分别和雅克汽配、金道科技、永荣实业以及中望等公司进行联盟,打造产教融合校企生产和研发的基地,建设成核心产品的研发中心、数字化检测工作站以及智能制造高技能人才工作站等校企共建基地,在进阶课堂当中,可以让我们的学生进行在线检测、数字化检测、自动化工作站岗位操作能力等方面的岗位实践。
创新课堂主要想以机械测绘与创新设计综合实训平台为载体,以体验零件测绘、软件制图、产品制造、装调检测等四个立体化模块的工作链任务为主,学生可以通过实景体验、虚实结合、产学实战一体化的教学实践,并且通过智慧化监测与管理平台,形成《机械产品再造与创新设计》课程资源。
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增强行业竞争力。通过深化新课堂的打造,深化校企合作,打造兼具生产、技能实践功能的专业实训中心(工作站)等立体化新课堂,开展岗位技能的教学实践,加强实践育人,践行劳动精神,最终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精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让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知识目标梳理更加清楚,实践能力目标培养更加明确,核心素养践行更加坚定。提升双师师资团队能力。重点在书证融通开发、技能岗位实践与产品协同研发方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通过技改发明、专利申请,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的实际运用能力校企合作深度展开。主要实现项目产品合一、技能与岗位的融合,课堂与生产环境的同屏。社会服务硬实力要有明显的加强。通过利用校企共建的立体化课堂,积极开展的省师资培训,让社会服务平台积极开放;组建多个校企技术革新组,努力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提升创新实践能力;携手企业积极参与申报省发改委的五个一批产教融合工程,进一步提升产教融合深度。
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动中职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提升教育意义、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创新立体化新课堂,推动立体化新课堂的发展,不仅能让中职学生学习新技能,探索新技术,而且还能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时代高素质建设者,意义深远而重大。
- 2025-04-03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