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静:“语文+”泛起教学改革的涟漪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本网记者:黄三好

 

 

人物简介

 

陈静,绍兴市上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语文高级教师,绍兴名师,绍兴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绍兴市教科研大组理事,任该校语文教研组长。曾参编校本教材《感恩的心》等3本,参编核心素养读本《读赏练》两册,开发参与省级微课程建设4个,立项课题区、市以上8个,论文获奖或发表几十余篇。

 

 

“一曲莲花落,十座绍兴桥,一座座桥,连接绍兴风土人情,勾起我们无限的回忆——桥,是中国文化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更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见证了一座城市的变化发展。”教室里时不时传来关于古桥的故事和诗词。这是绍兴市上虞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陈静老师授课的《说不尽的桥》的课堂情景。

 

陈静带着学生领略了古诗里京都、南京、杭州、绍兴的桥,感受桥在不同背景下的寓意,意味深长。不仅如此,同堂上课的建筑老师还带领大家开启第二段旅程---建筑里的桥,帮助学生了解桥的不同类型和复杂结构。多学科的融合课堂充满了趣味性和挑战性,学生畅所欲言,动手实践,文化素养和专业素养同步学习,课堂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目前,“跨界”一词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关注、研究的共同话题,跨界是交叉、跨越、融合。在这场信息大潮中,中职语文如何寻找突破口,不断创新,化“有界”为“无界”?基于学生立场,以跨界学习为支点、以课堂改革为阵地,上虞区职业中专语文团队成员正开展了“学科+”跨学科系列教学探索、“一师+”企业课堂研讨等系列活动,深度推进文专融合,冲破学科壁垒,打破思维、知识、时空的界限,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培训研学引序曲

 

研学引思,以培促教。梯度适当的研学内容,精当凝练的引导点拨,都体现出培训学习的有效性和实践性。戴智敏名师工作室,以中职语文课标解读精神为主导,从跨界理念、教学设计、教学环境、师生互动层层培训,辐射影响。团队老师们在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各类培训中学习理论知识,团队协作分析解决教学问题,教学能力不断得到提升,犹如一阵清风飘香满架蔷薇,掀起学校中职语文教改新篇章。

 

团队成员基于上虞乡土文化开展了“语文+x”跨学科教学实践,以学科为依托,跨出单学科研究的视野,掀起组内教改的波澜。从跨界融合的基本内涵和教学模式到构建新型课堂样式,以“语文+X”跨界融合教学项目为校本目标,笔者带着语文团队成员做了一系列尝试,展开了 “语文+建筑”、“ 语文+烹饪”、“ 语文+旅游”等跨学科教学及企业课堂研讨等一系列课堂实践。针对“语文+”跨界教学模式怎么变革,教师自我能力怎么提升,校本课程改革如何进行等关键问题采取了有效策略,以校本教研项目为引领,带动团队可持续发展。

 

 

跨界教学传清音

 

从培训到磨课,从课堂到专题,老师们紧跟团队一路践行。重点围绕教学研究,提出遵循职校生成长的规律,做真实的“现场性”的研究;围绕跨界融合,创新教学形式,探索“学科+”多元并行的教学模式,激发鲜活的,专业的,文化的,富有发展性,体现主体性的“活课堂”。一堂堂鲜活的课奏出一曲曲清亮的歌,缭绕不断。

 

近大半年的时间,共开出8堂线下跨学科课,10堂线上无生课堂,涉及语文+烹饪、语文+建筑、语文+旅游、语文+机械等多领域。让课堂不断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原本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表现得异常活跃。

 

依照各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技术技能结构和语文文化素养层次要求进行考量,中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专业实践能力和文化素养能力等与社会实践脱节,学生自我选择空间不足,个体差异性需求很难满足等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语文文本学习碎片化,学科单体与专业互不关联的弊端;第二,课堂活动量偏少、专业导向不足,无法满足学生专业发展的文化需求,对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作用有限;第三,价值追求存在“错位”,语文学习导向的文化氛围和企业发展的不同步存在差异性,文化价值融合度严重不足。企业人才培养领域的认识不深,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及认证不够准确,容易形成校内狭小范围的藩篱,不能较好地与行业接轨。一些企业文化和价值定位的差异,单位更注重规则意识,态度作风。

 

于是,我们尝试“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的跨学科培育“企业课堂”系列研讨活动,把课堂从学校搬到企业去上,师傅从企业请进学校来,这样由文化课老师、专业课老师和企业师傅专家组成的育人团队,形成三师企业课堂教学模式。用行业标准去审视企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深入化学习。如语文老师、建筑老师、项目经理、企业销售四方参与的《爱在江南里》一课,基于售楼设计与推介任务,将课堂设在售楼中心,进行实景建筑的图纸分析,撰写特定户型推介词和图纸分析说明,最后以户型设计海报的方式呈现学习成果,课堂效果明显。具有创生特质的“企业课堂”,教师完成了从校内常规课堂到企业开放课堂的转变,从知识教学到素养教学的培养目标转变。

 

跨界融合的探索与实践,真实情境的创设与学习,文专融合的探索与深入,让中职学生在专业学习和文化学习的直接碰撞中汲取养分,不仅使他们成为技能卓越的“匠人”,而且是人文素养深厚的“大师”。

 

 

思维碰撞起华章

 

围绕跨界主题,探讨课堂教学,老师们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一课一评”“一文一论”,团队成员在多平台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就如何加强课堂教学实效、如何有效落实跨界融合点,如何评价企业专家的必要性等问题深入思考。

 

我们以“语文+建筑”为重点研究课题,以校本教研为教学实践,把具体问题转化为理论研究,从多学科知识综合的角度出发,围绕职业人才培养质量,寻找突破口和融合点,研究如何形成一个对接、融合的知识体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动态开放的的教学模式。

 

我们邀请建筑公司企业专家、名师工作室钱建君大师团队为我们进行专业指导,分享建筑行业前沿信息。我们邀请特级教师戴智敏老师,线上线下进行教研问答,从理论和实践上为我们指引方向。该课题建立在《蓝城江南里》的建筑项目上,进行“语文+建筑”跨学科教学,江南里的项目突出老曹娥人对这一片故土的思恋和展望,建筑设计正是抓住了这一点进行大量复原,里面的乡土文化和建筑设计有很多内容供大家挖掘与思考,由此,笔者挑选组内骨干教师和建筑组对接,一对一成团,领取各自擅长的上课选点,针对不同工种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教学内容,大家制定出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一起集中备课、磨课。

 

跨学科视角下的课堂教学不是摒弃单学科理论和传统模式,而是从新的角度将课程、教师、学生和企业构成了课堂教学的四个基本要素,跨出教室,跨出时间、跨出学科,架起校企深度融合的桥梁。

 

我们正积极开创跨界融合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汲取课程精华部分,以直播、转播互动的方式随时随地实现课堂教学在线化,通过线上资料直接提供给学生进行阅读、学习和讨论。课前、课中、课后,引导学生超前学习意识,提高学生持续学习能力。其次,借助智慧教学,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也并不局限于静态文本(图文材料)。更多的可以是视频、微课展示。学习资料更贴近学生家乡生活环境,乐于思考。学习时间更将灵活非固定,打破了‘一师一课’的传统模式,全程实现教学效果可视化。开发基于互联网的在线课程,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探索课程的有效性和推广性。以“语文+建筑”为例,依托蓝城江南里的开发项目,开发之江汇同步课程《印象江南里》,并顺利结课。

 

未来跨界融合趋势下的职教课堂改革正铺面而来,在新的教师共同体背景下,优化教学方法,探索教学模式,在学科互补中通过合作对话与分享性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们一直不懈努力的方向。

 

创建时间:2020年8月14日
首页    访谈    陈静:“语文+”泛起教学改革的涟漪
  •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追逐心中的梦想
    追逐心中的梦想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 “筑梦新学期 同心向未来”专栏
    “筑梦新学期 同心向未来”专栏
    “培养综合素质 发展核心素养”暑期研学专栏
    “培养综合素质 发展核心素养”暑期研学专栏
    “骊歌声响 逐梦远航”毕业季专栏
    “骊歌声响 逐梦远航”毕业季专栏
    “体验端午习俗 传承传统文化”专栏
    “体验端午习俗 传承传统文化”专栏
    “崇尚一技之长 擦亮生活底色”专栏
    “崇尚一技之长 擦亮生活底色”专栏
    “关爱心理健康 护航学子成长”专栏
    “关爱心理健康 护航学子成长”专栏
    “弘扬雷锋精神 劲吹文明新风”专栏
    “弘扬雷锋精神 劲吹文明新风”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校园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