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江:培养厚德精技复合型人才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本网记者:黄三好
人物简介
王铁江,高级教师,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硕士,现担任诸暨技师学院院长,任教德育、电子商务,技工院校省级德育学科带头人、浙江省第26届“春蚕奖”获得者、浙江省职业教育先进个人、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浙派”中职名校长培养对象、绍兴市教育功臣、绍兴市中职德育学科带头人、绍兴市十佳校长、诸暨市教育系统领军人才。曾出版《自我展示的力量:让世界看见你《职业生涯规划》《就业与创业教育》等教材,负责《“1+x”一专多能模块式课程体系构建的实践研究》《行业导向的中职电子商务技能培养标准的实践构建》《中职学生自我展示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等多项课题,辅导学生荣获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国赛二等奖。
课堂上,语文老师对珍珠的历史文化与典故进行介绍,例如“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就取材于古代鲛人的传说,中国民间亦有“千年蚌精,感月生珠”、“露滴成珠”等说法;在诸暨,珍珠是西施的化身。同时老师又带领学生赏析了有关珍珠的成语、诗句,例如珠光宝气、掌上明珠、珠圆玉润等。
随后,专业老师讲解微信公众号珍珠饰品图文编排的要点规范,介绍运用语文老师提到的关键词来表达产品特性,达到突出作品主题的效果。专业老师强调文案要“生活化场景”,要接地气,需要我们从产品的使用情况入手去构思故事,让消费者感同身受,心向往之。这就要求在体现珍珠的美好、璀璨、无瑕的同时,还需要迎合消费者的心理。
这是诸暨技师学院2017级电子商务专业A班“电商+语文+德育”融合课堂呈现的精彩情景。通过教师跨学科联合授课,深化了同学们对珍珠文化和珍珠产业的认识,促进了文化认同,坚定了文化自信。同时,为电子商务专业同学们文案创作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教学效果达到了1+1>2的溢出效应。
跨界融合的方向是育人本位
在“互联网+”的时代,社会、企业对于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激增。针对这类人才的特征,我们中职教育必须破除专业、学科的界限,从单一技能型人才培养,走向多元化的人才培养,因此核心素养的重视,融合课程的开发、校内外实习空间的连接、评价主体的多元,都是当下职业教育发展的侧重点。
我认为教育的本质一直都是“传道受业解惑”。传统的儒家教学中,从来不会一味地讲授文化典籍,春秋时代就以“礼乐射御书数”作为弟子的必修课程,讲究学思并重。而现在的教师在教育环节反而弱化成单纯的知识讲授者,失去了原有的生命引领者作用,道德及人格的塑造反而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东西。所以如果单纯只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传统应试教育的效果肯定会更好。而我们做跨界融合的最终目的就应该是要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最终方向一定是育人本位,是聚焦学生的核心素养形成,利用多样性的学科融合式教学,推动学生跨界学习,最终成为复合型人才,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跨界融合提升综合人文素养
跨界融合为核心价值观养成或者说人文精神渗透提供了新的方向。而厚德精技则是为学院培育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指明了方向。
“厚德”出自《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代表了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刚毅坚卓,发愤图强。“精技”其意出自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世上有哪种技艺不是勤奋学习,精益求精得来的呢?我们中职院校,对学生技术技能的要求就应该精益求精。
在我们学校,“双创教育”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诸暨块状经济的发展趋势为导向,结合学校专业建设,我们创办了3个校内创业园:育才1号电商创业园、育才1号餐饮创业园、育才1号非遗创业园等。其中,“育才1号电商创业园”已累计开设了180多家淘宝店、90多家微店,成为了诸暨市电商创业人才和电商小微企业的孵化基地,学校于2016年被评为浙江省级中职学生创业教育基地。同时我们根据各个专业的特色,实施多样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加强校企双方在专业核心技能方面的培养合作,通过校企共同参与实施教学前准备(教学标准、课程体系制定)、教学实施、实习实训、考核评价、的人才培养全过程,让学生真正掌握本专业的核心专业技能,实现技能层次的跃升和多样化发展。我们与上海宝尊电商公司、绍兴扬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华东国际珠宝城、诸暨市焕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16家规模企业开展了“现代学徒制”教育实践,涉及机械、电商、酒店管理三大专业的1200多名学生。2019年我校学生创业团队参加全国第一届技工院校创业大赛获得全国二等奖。在比赛过程中,参赛学生展现出了远超同龄人的商业思维,对电商行业的深刻理解以及在舞台上的挥斥方遒,这些光彩夺目的特质也进一步证明了“跨界融合、厚德精技”一定可以为企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诸暨工匠”、“绍兴工匠”。
“电商+”实现课程资源融汇贯通
随着产业优化和技术环节的不断发展,甚至于这次的新冠疫情都在倒逼我们的职业教育必须要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如今的许多企业对我们职校学生的需求早已经从单纯劳动力、简单技术蓝领工人转变为具备复合能力的金蓝领了。以我们诸暨的几大传统优势产业为例:纺织服装、高端设备制造、节能环保、文化旅游、信息经济、袜业、珍珠业,其中第三产业占了一半以上,而且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企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越来越高,我们的学生更多地是进入到面对市场,直面消费者的前端岗位,即使是机械、电子、数控这些传统意义上的工科专业也是这样的趋势。而且如今部分行业对用工需求的调整也是越来越频繁了,以我参与的“德育+电商+语文跨界”融合项目,以及我校电商专业与合作企业的多年合作经验来看。短短七八年时间里,从最早的客服岗位、美工岗位、运营岗位直至近两年的直播人才缺口,电商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技术其实是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核心价值观的输送也需要适应今后的职业发展。在授课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专业的不同、今后工作岗位的不同来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传统的德育课堂,例如思政、心理健康、职业生涯规划甚至爱国主义教育在面对现在的“00后”时,何尝不是枯燥和空洞的代名词呢。跨界融合就可以打破了原有的单独授课的界限,重新整合、建构、创造优质的课程资源,实现了融汇贯通,打破了原有的学科边界,让价值观输送以“春雨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姿态,潜移默化,时时刻刻在数学、英语、电子商务、机械制图等课堂上出现。而且在融合的过程中,师生都将获得多元化的发展,实现学生素养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结伴成长”的新局面。
中职院校是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技能、具备可持续发展必需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地方,只有跨界融合才能承担起这样的任务;我们培养的学生是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厚德精技”才能承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使命。
- 2025-04-03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