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与音乐跨学科教学促进美术教师课程融合能力提升

——以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为例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郭敏

 

【摘要】教师的课程融合能力是具有明显专业倾向的能力,是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和专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素质。教师课程能力的提高和转型是一个非常紧迫和重要的课题,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教师课程融合能力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切,特别是在校本课程建设中,教师的课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美术与音乐跨学科课程融合是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师课程能力的诉求,课程融合赋予了美术教师真正的课程身份,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也是课程的直接建构者和参与者,融合课程能够实现教师角色和职能的转变。

 

【关键词】美术与音乐;跨学科;促进;课程融合能力 

 

课程内容具有连续性、顺序性还具有融合性,融合性是在课程中各种内容之间建立适当的联系,以实现最大的学习累积效果,包括认知、技能和情感的融合。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与音乐课程融合综合了美术与音乐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通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反映艺术的人文性、创造性和愉悦性,学生不但要获得技能,还要提高对美的鉴赏力、感受力和创造力,以全面提升学生艺术素养、文化素质与身心素质,最终使其具备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从课程角度来看,美术与音乐学科的融合教学使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视野变得更为广阔,相关的课程结构和设计也具有了重构的积极意义。可以说,跨学科教学符合现代学科发展趋势,跨学科教学对教师角色和专业发展提出了新挑战,以核心素养体系为基础的教学统整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科学性、创新性和时代性。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跨学科教学的内容重构需要提升教师课程价值判断、教学创新以及自主建构能力,这样才能使课堂的教与学焕发出新的活力。

 

一、学前教育专业美术与音乐跨学科课程融合的方式

 

(一)相应流派的美术与音乐融合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中西方美术、音乐都形成了多种风格流派,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将美术、音乐根据其背景、风格、年代、地域、流派、形式等进行结合,对于学生而言可以获得更多的艺术感悟。美术和音乐其流派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共性,甚至美术和音乐流派名及其主旨相同或相近。比如中国古典美术与古典音乐、中国民间美术与民间音乐,其产生具有相似的背景,作品也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中国古典山水《溪山行旅图》是北宋画家范宽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一课中,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在悠扬的琴声中欣赏《溪山行旅图》,让学生在古典音乐中感受巍巍高山、潺潺流水,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体会作品那种巍峨、崇高的意境,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在《中国民间美术》一课中欣赏农民画,可以播放民间音乐《沂蒙山小调》,听觉和视觉的共同冲击,让学生更深刻的感受劳动人民的朴实、憨厚,同时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另外,西方美术和音乐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都形成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主义等流派。比如,印象主义画派诞生于十九世纪的法国,在光学理论与实践的启发下,受到当时光学发展影响的印象主义画家尤其注重对外部光线的研究,并且在自己的作品中植入了光学表现技巧。法国画家莫奈是印象派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他的那幅《日出·印象》对光的变化极具表现性。印象派绘画为印象派音乐创作所借鉴,音乐上印象主义一词借用自美术,印象派音乐创作题材大多选取自然景物和诗情画意,其最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在《印象主义绘画》一课的鉴赏过程当中,教师介绍莫奈和他的作品《日出·印象》,不妨进行印象主义绘画与音乐的融合教学,将德彪西的《水中倒影》与莫奈的《日出·印象》进行横向的交叉、贯通、融合、渗透,通过印象派音乐家曲中对大自然的描绘,加深学生对印象主义画作的感受和认识。视听感官相结合对于学生而言可以提升对印象主义本质性的理解,体会到印象主义音乐的绘画之美,从而达到教学最优化。

 

(二)相应元素的美术与音乐融合

 

美术是视觉艺术,借助线条、色彩、构图、形状、明暗等元素和艺术语言为人们呈现出视觉美感并反映出作品的情感;音乐则是听觉艺术,它通过旋律、节奏、曲式、和声、速度、力度等元素向人们传达丰富的情感和主题思想。美术教学融合音乐学科可以通过美术元素与音乐元素的结合,将音乐元素引入到美术教学当中,因为艺术元素在本质上都是互通的,可以将美术表现手法与音乐表达方式相结合,将听觉转化为视觉享受,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两门学科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音乐中高低、快慢的节奏和音色的对比从美术教育的角度来看,对应的则是线条的疏密、虚实、粗细、深浅,也可以是色彩中色相、明度和纯度的变化。比如在给学生教授《装饰线描》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乐器的音色和装饰线描中线条特质联系起来,通过聆听不同乐器的声音或乐器的高低音来表达线条粗与细、曲与折,通过旋律来让学生领悟绘画中的线条动感变化。当然,这不是美术与音乐课程的简单叠加,而是侧重于两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和渗透,以实现共同教育的教学目的。

 

(三)相应类别的美术与音乐融合

 

美术与音乐融合课程设计中,可以考虑将不同类别的美术作品,如具象与抽象、东方与西方的绘画作品与相应类别的音乐进行融合,让学生感受别样的视听觉感受。通过音乐与画面的彼此补充,增强学生对作品背景的理解,甚至让学生感受到绘画背后作者的情感。通过鉴赏不同类型的美术、音乐经典作品和形式,将极大地扩展艺术空间,提升学生的艺术感知。通过学生的自由创作活动,领悟速度、力度、节奏和音高起伏等音乐基本要素,继而将音乐中的情感凝聚在画面上。这样,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他们的创作思路将更加广阔,创作热情将更加高涨。比如素描课,明暗变化犹如音乐中的音色效果,在向学生阐明素描明暗五大调子的时,为了使乏味的理论知识更容易理解,可以给学生绘制基本音级的七级台阶,并写下do、re、mi、fa、sol、la、si,学生注意到越高台阶的音级声音也越高,教师用铅笔把最底端的台阶涂上黑色,然后越往上的台阶铅笔色就越浅,到了最上端的台阶就变成了白色,这时枯燥的美术理论就活起来了。明暗五大调子就是素描明暗对比的深浅强弱关系,按照音级的规律理解明暗五大调子,让学生对如何表现五大调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用这种直观感知的方法,同样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金钥匙”。

 

二、美术与音乐跨学科教学视阈下的美术教师角色

 

(一)教师是课程资源开发者

 

课程意识是教师的基本专业意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师要努力实现课程的个性化、综合化,其课程能力必须转型。学校应该从校本角度引导教师,从课程开发、设计、组织、实施、评价等方面,深入系统地研究与开发学前教育专业美术、音乐跨学科课程。组织实施跨学科课程,在思考与实践中也就在无形中提升了教师的综合课程能力。这样多样性的课程便随之形成,也优化了教师的课程能力结构,高素质的美术教师不仅要会“教”书,更要会“编”书。课程改革使课程不再是预设和静态的,而是动态可调整的,给予了教师和学生开发课程资源的权利,美术教师要利用教学经验和课堂教学情境去融合课程,致力成为美术、音乐跨学科课程的开发者和设计者。

 

(二)教师是课程融合的建设者

 

长期以来,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体系呈现单一学科纵深发展的特点,使学生的综合素质相对薄弱,美术教师必须转变过去学科本位观念,不能把自身局限在学科壁垒中,不去涉猎相关学科的知识。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看,要完善知识结构,拓宽教学领域,朝着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力军,美术教师应具有学科融合能力,其专业成长需要具备课程建设能力。课程建设是教师很重要的一项实践能力,课程建设是教师生涯发展和职业成长的根本要求,这也是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三)教师是课程融合的研究者

 

大多数教师习惯于在他们所教学科里进行教学研究,但课程改革的深入则要求教师要能跳出所教学科去研究实践,以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学前教育专业美术、音乐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在跨学科课程融合时可以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调整,通过主题活动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收集各种视听资源,利用可视可听化方法,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在资源收集中需要注意资源的综合性、典型性,并构建相应的资源库,将抽象的现象、内容更直接地展示给学生,从而有效实现课程的视听融合。

 

三、美术与音乐跨学科教学提升美术教师课程融合能力

 

融合教育能否真正促进学生个体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实施融合教育的专业水平与课堂教学能力,学前教育专业美术与音乐跨学科教学需通过整合资源、增设融合教育内容、优化实践活动、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等,来提高融合教育实效,可见融合教育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通过跨学科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高课程融合开发能力 

 

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中有机地借用音乐学科的教学资源,为美术课堂教学的提升创造条件,将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美术与音乐课程融合在资源材料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通过构筑艺术学科资源共享空间和艺术综合教学平台,使艺术类单一学科向一种综合的、联通的学科体系形态转化,相关教师可以在空间和平台内及时获得所需资源和信息。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师,应具有强烈的资源开发和利用意识,运用音乐学科资源及学科教学活动成果与美术教学活动进行有机融合与补充,以新的理念选取适宜的音乐学科内容,不断探索和挖掘学科的潜力,使学科资源灵活地为同一个目标服务,这样的融合有利于学生素养的全面提升,极大地提高了美术教师课程融合开发能力。

 

(二)通过跨学科集体备课与课例研讨,促进课程融合创新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与音乐跨学科集体备课能推动教师的思考与成长,能实现学科间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和资源的整合,能为美术教师在教学上提供新的视角。美术与音乐跨学科集体备课要有明确的主题意识,要把重点放在有价值、有高度、有挑战性的课程融合教学问题上来。跨学科集体备课必须自始至终保持开放的态势,要有重点地去解决课程融合中的一些问题。跨学科集体备课需要锁定学前教育专业美术与音乐学科综合的“结合点”,构建双学科教学的“知识链”,形成立足于美术学科、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融合策略。在跨学科的备课中,建立双科认同的“切入点”,实现有效的同步关联。通过“双师同堂”、“同课异构”等这些新颖的课例,在观察、分析、比较中研讨,相互取长补短,来实现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进一步提升美术教师的课程融合能力。研讨的过程由美术、音乐教师参与,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双学科教师之间的互动合作,通过学习与实践总结经验、提升理论、探索规律,使跨学科课例研讨活动真正成为美术教师学习、反思、实践的助推器。

 

(三)通过自身的教学经验和跨学科反思,增强课程融合反思能力

 

教师通过对跨学科课堂教学的反思,发现教学问题后改善课堂教学,这种方式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对经验的积累,还需要在实践中对跨学科相关问题进行系统、理性的整理和反思,这样才能将跨学科经验进一步内化为教师个人的实践性知识,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跨学科教育教学工作。教师的课程融合能力主要是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跨学科课堂教学需要寻求学科间内在规律,通过教学反思提高自己的课程融合能力。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将知识吸收、内化和升华,锻炼思维能力,充实生命内涵,要使其真正生效必须将其外化。学前教育专业美术与音乐跨学科教学如果没有反思,容易在学科融合的教学活动中误入歧途,往往是综而不合。美术教师应将美术学科作为核心及主线,音乐学科作为有益的补充和拓展,通过由点及面地推进,着力实现美术与音乐学科的有效融合。

   

(四)下幼儿园实践观摩,提升课程融合实践能力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结合,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这反映了幼儿园课程融合的导向。学前教育专业应渗透融合教育理念,幼儿园实践观摩是提升美术教师课程融合能力的重要途径,是专业教师整合提升的重要一环,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教师要放下“身段”,切切实实“校”与“园”融合,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参与幼儿园教学项目研发,或者与相关幼儿园联手进行横向课题的研究,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提高自己。幼儿园学科分类囊括在相对较大的“领域”内,其艺术学科领域课程大都按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来组织教学活动的,幼儿就能够获得相对完整的、相互联系的经验和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要考虑其活动内容之间的必然联系。幼儿园美术与音乐融合教育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教师融合教育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其课程融合能力需要在职前培养阶段习得。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需要培养具有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幼儿园教师,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师,要积极开展渗透融合教育理念的艺术课程教学活动,开展美术与音乐跨学科教学帮助学前教育的学生在职前具备一定的融合教育理念,通过美术与音乐融合教育的环境创设进一步提升学生融合教育的专业素养。

 

四、跨学科课程融合应避免的三个错误倾向

 

(一)融合不是合并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音乐跨学科课程融合应该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强调美术、音乐内在知识的关联性,不能割裂知识之间的联系,美术、音乐课程内容进行融合不可简单地整合、合并,必须考虑其合理性、科学性和规律性的。合并式的简单“整合”不利于学生的学习,教师要从教书匠向课程融合的塑造者转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是一门具有人文性质的课程,决定了美术教师应具有更全面的知识和专业素养,以便对学生产生精神上的陶染和共鸣,通过课程的有效融合和知识辐射,才更契合学生的认知心理和规律。在强调美术、音乐跨学科融合的过程,应当避免美术学科被音乐学科融而化之,课堂中还是要注重于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跨学科教学不能用喧宾夺主的方式教学。 

 

(二)课程不等同于教材

 

课程建设赢在顶层设计,是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的总和。目前我国的课程已构成了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必修与选修课程、单一与综合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多元并存、和谐发展的课程体系。只有增强课程的选择性,才能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真正落地,才能根本改变教育和学习的单一模式,拓宽学生能力发展空间。解决教材与学生之间的矛盾是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教材是课程教学的方向和基础,也是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工具。包含传达、承载课程内容的文本和非文本材料,其内容质量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学前教育专业美术与音乐学科教学的融合,教师不光是课程计划执行者,也可以成为课程的开发和研究者,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和个性化处理,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教学内容。从教材内容到教授内容,教师可以自发地进行“二次开发”,教学内容也包含活动、方法、观念、实践操作等。课程内容是某一学科统一的标准或要求,而教学内容则是具体的,也让教师拥有了很大的创造空间,反映出一定的差异性。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和使用教材,这就要求教师在理解和掌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超越“照本宣科”,以便生成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

 

(三)不能为了融合而融合

 

学科始终是以一定的综合知识为基础的,课程融合不是为了融合而融合,而是指向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充分发展。课程融合以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为核心,根据学习者经验来进行融合,这是对传统学科课程进行改进与拓展。但一些教师对待课程融合简单地、生硬地将各学科知识进行拼合,如果不及时改进,就会失去其融合的意义,学前教育专业美术、音乐跨学科课程融合要求美术教师在认识学科融合理念的前提下进行教学,以利于融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整体,而不是单纯的学科之间的生拼硬凑。其融合应当在美术学科的框架下,合理融合音乐学科内容,致力学生审美能力、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提升。

 

跨学科课程是跨越学科界限的融合性课程,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更完善的知识体系。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师,要自觉树立终身学习观念,通过跨学科学习不断地更新和完善知识结构。学校也要为教师的跨学科研究与学习提供运行保障,积极开拓学前教育专业美术与音乐跨学科主题课程,促进美术与音乐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从而更好地实现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寒.职校音乐与美术在课堂教学中相互融合的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8(21)

 

[2] 张锦.观照生活:生态艺术教育课程的构建[J].教育参考.2016(03)

 

[3] 麻丽娟.美术综合课程教学探究[J].艺术教育.2013(11)

 

(作者郭敏是中国画方向艺术硕士、美术高级讲师、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浙江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工作单位为浙江省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新疆职业教育研究》2020年01期发表。)

 

(责编:夏雨 审核:黄三好)

 

创建时间:2020年12月25日
首页    理论科研    美术与音乐跨学科教学促进美术教师课程融合能力提升
  •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追逐心中的梦想
    追逐心中的梦想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浙江省中小学“体教融合 以体育人”专栏
    浙江省中小学“体教融合 以体育人”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第39个教师节专栏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第39个教师节专栏
    “护航开学季 聚力助成长”专栏
    “护航开学季 聚力助成长”专栏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缤纷暑假 快乐成长”专栏
    “缤纷暑假 快乐成长”专栏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中小学落实“双减”政策多元路径探索专栏
    中小学落实“双减”政策多元路径探索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培养积极心理 赋能幸福生活”心理健康教育专栏
    “培养积极心理 赋能幸福生活”心理健康教育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名匠高足”育人品牌建设办学经验专栏
    “名匠高足”育人品牌建设办学经验专栏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王柳娟:以心润心 以爱慧爱
    王柳娟:以心润心 以爱慧爱
    守教育初心 育技能人才
    守教育初心 育技能人才

校园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