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背景下项目研学育人的模式研究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陈光明

 

【摘 要】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实施,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大力加强新时代匠心教育,已经成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紧紧围绕产教融合,通过以机电类创新产品研学为载体,深入开展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实践活动,重构“项目研学育人”模式,努力实现“学生有收获,学校强品牌,企业得人才”的三维目标,已初步形成一套“三位一体”的项目研学育人方案,仅供大家探讨。

 

【关键词】产教融合;项目研学育人模式;机电类;技能人才

 

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实施,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等已然成为当今职业教育的热点名词,正如文件中所述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而深化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精髓的关键所在,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服务企业,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1]。在国外的职业学校大部分都位于企业附近,主要设置与周边产业高度相关的专业,这种区域性、深层次的产教融合,保证了职业院校的学生能够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如国内江苏太仓2006年就借鉴了国外这种办学模式,办学效果十分理想。但从我国的其他地方看,不少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脱离企业需要,产教融合缺少中间纽带,导致校企合作存在“一头热”“独角戏”等问题。

 

如何寻找中间纽带,连接两端形成循环职业教育生态链,使多方受益的研究实践,在全国职业院校中也是百花齐放,各有千秋。学校也在2015年后开展了相关的研究与实践,笔者借助学校机电品牌专业和创新教育的两大特色,结合现有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品牌,通过以机电类创新产品项目研学为载体,深入开展创新型技能人才培养实践活动,重构“项目研学育人”模式,努力实现“学生有收获,学校强品牌,企业得人才”的三维目标,已初步形成一套“三位一体”的项目研学育人模式。

 

一、产教融合背景下项目研学模式的理论研究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是现下大学中流行的项目研学模式,它是现代产业转型视野下,探索出的一种产教融合新模式,该教学模式通过导师带徒,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导引,以实践应用为导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途径[2]。以工程项目实践应用为导向,即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概念,应用技术形成技能,将技能用于工程实际来实现和满足社会需求即工程实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工程实践中总是会遇到各种新的问题,通过问题导向,在导师的指导下逐步开展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工程实践创新 [3]

上述模式其实就是解决了企、师、生三者的问题,笔者认为这恰恰也是产教融合的另一种诠释(图1),这给笔者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探究的方向,在此理论依据的支撑下,笔者再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对县域内40多家大、中、小型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最后汇同企业专家制定了一套产教融合背景下项目研学的育人培养方案,努力实现“学生有收获,学校强品牌,企业得人才”的三维目标,该方案主要分为两类培养方向:产线型技工人才项目研学模式和综合创新型技工人才项目研学模式。

 

大型企业岗位分工较细,对产线型技术人才需求较大,其对员工要求基本以岗位素质教育为主、岗位技能教育为辅,需要的是技术工人有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工匠精神和专一岗位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为此,笔者借鉴了目前中职学校常用的做法,以企业主打产品生产实践为项目研学主线,以培养企业所需的岗位素质和技能要求为两翼的研学模式,通过顶岗实习让学生在现场流水线岗位的师徒结对,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一线产线型技工人才。

 

中小微企业岗位分工相对集中,对人才的渴望更加急迫。特别是一些成长型企业,企业内部创新产品研发项目较多,而技术人才、场地、设备等缺口较大。因此,企业希望在企业提供项目和资金的基础上,学校能为其提供场地和设备,同时培养一批急需的产业技术工人,形成项目产品+技术研发+人员培养与一体的企业创新产品项目研学孵化新模式,该模式在“零距离上岗”的前提下,校企形成实战、教学、生产 “三位一体”的产教融合,通过1+X的精准化、理实一体学科融合等,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综合创新型技工人才。

 

二、产教融合背景下项目研学模式的实践探究(以机电类创新项目研学为例)

 

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笔者以机电类创新项目研学为突破口,重点进行综合创新型技工人才实践探究。

 

1.机电类项目研学模式的实践探究

 

针对制定的理论方案,笔者遴选一批优质项目,并与同星制冷配件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成立校企合作技术研发小组,明确责任主体,学校负责提研学供场地和学员,企业负责提供机电类创新产品研学项目、资金和技术导师,校企形成实战、教学、生产“三位一体”的产教融合,企业创新产品项目研学孵化新模式,具体研学现场如(图2)所示。

如在“全自动粉子灌装机”的项目研学教学中,第一步由企业提出研发项目,召开新品项目研发会,会中选定企业负责导师和学校负责导师,签订合作协议。第二步学校导师负责学生的招募,企业导师负责项目的前期论证和项目资金的申请。第三步双方导师共同面试相关学员,并成立项目研发团队。第四步开展项目研学,白天由企业导师负责项目的全程技术指导,晚上由学校导师通过理论知识总结解释技术问题,形成实理交叉配合。第五步项目制作完成后,白天由企业导师带学生利用新设备生产试用,晚上由学校导师负责进行使用说明书、工艺文献、专利文献等相关资料撰写。第六步完成上述任务后,双方导师共同评判学生研学成绩,并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等级考,最后将相关成果推荐参加各类比赛或者企业推广应用,第七步将培养学生交付企业,企业根据学生意愿双向选择逐优入取。具体研学实施流程如图3所示。

 

 

上述研学过程中,所有的知识、技术(技能)、素养都源自实际工程情景,通过实战将教学和生产相融合,形成了以项目研学为主线的精准化、真实化教学,研学中涉及到机械加工、焊接、机械装配、电气安装等相关专业技能,笔记则根据项目研学所需和进程,使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有序的精准教学,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生产技能和职业选择的机会。目前,“全自动粉子灌装机”、 “全自动筒管类零件清洗设备”等10多个项目研学中,有60多位学在校期间通过项目研学获得了数控车工、电工、铣工、机械装配安装工、焊工、计算机绘图员等资格证,学生持证达到100%以上,有些学生还获得了2-3项等级资格证书,拓宽了学生今后就业选择的门路,这也是先下国家提倡的“1+X”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体现。经对毕业生跟踪考查,专业对口就业率达95%,一年后离职率不到5%,转正以后85%的学生成为生产技术骨干,部分学生升级成为该项目技术主管。

 

2. 项目研学模式创新拓展应用

 

我校从2008年组织学生开始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大赛,参赛项目以学生小制作、小发明为主,而学生制作的很多作品,因缺少生产实际经验和对市场需求的了解,只停留在表层,没有较大的转化价值,使很多作品都只能在学校里收藏,而其中部分来源于企业课题的作品却获得了企业的认可,这不就是项目研学吗?项目研学中学生参与改进的生产工艺,完全符合创新大赛的创新性、实用性和自主性要求。这给笔者拓展了思路,是否可将创新与项目研学相融合,进一步激发学生项目研学的热情,形成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化发展呢?在此思维的引导下,笔者开展项目研学模式创新拓展应用的进一步探究,鼓励学生将项目研学中的“小革新、小设计、小工装、小建议”等及时整理撰写相关文稿,参加各类双创比赛,3年来共有30多位学生在各级各类创新大赛中获的奖项达70多项,其中有四位同学获得2018年 “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这些获奖的学生中,部分学生升入大学获得大学生新生一等奖学金,大学中成为大学创新社中的骨干,带领同学共同创新,毕业后进入央企工作;部分学生直接进入企业上班,成为既能生产操作,又懂设备维修的熟练技工,工资水平居实习学生前茅,很受企业欢迎;而这些成果真正意义上体现了“学生有收获,学校强品牌,企业得人才”三维目标的内涵。

  

三、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步推进,人才必将是最大的推动力,特别是高水平的职业技能人才是此推动力的助燃剂,中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助燃剂类型,肩负的使命不言而喻,而只有“学生有收获,学校强品牌,企业得人才”这三者的有机融合,才能使助燃剂发挥出十足的强劲动力。本文通过借鉴现下大学中流行的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 研学模式,结合中职学生实际和地域特色重构“项目研学育人”模式,牢牢抓住项目研学的关键点,经过开展以机电项目研学为例的探究实践,已初步形成一套“三位一体”的项目研学育人方案,为职业教育通过工程、实践、创新、项目的逻辑路径探索产教融合建设提供新思路,并将在今后的改革实践中继续实践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发〔2019〕4号 2019.2.13

 

[2] 吕景泉,汤晓华,史艳霞.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05)

 

[3] 李玉轩.“工程实践创新”在高等职业院校机电类专业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09).

 

(本文作者单位为新昌技师学院)

创建时间:2020年10月13日
首页    理论科研    产教融合背景下项目研学育人的模式研究
  •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追逐心中的梦想
    追逐心中的梦想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浙江省中小学“体教融合 以体育人”专栏
    浙江省中小学“体教融合 以体育人”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第39个教师节专栏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第39个教师节专栏
    “护航开学季 聚力助成长”专栏
    “护航开学季 聚力助成长”专栏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缤纷暑假 快乐成长”专栏
    “缤纷暑假 快乐成长”专栏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中小学落实“双减”政策多元路径探索专栏
    中小学落实“双减”政策多元路径探索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培养积极心理 赋能幸福生活”心理健康教育专栏
    “培养积极心理 赋能幸福生活”心理健康教育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名匠高足”育人品牌建设办学经验专栏
    “名匠高足”育人品牌建设办学经验专栏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王柳娟:以心润心 以爱慧爱
    王柳娟:以心润心 以爱慧爱
    守教育初心 育技能人才
    守教育初心 育技能人才

校园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