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语文+美术”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朱国斌
一、“语文+美术”教学模式的提出
1.《中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0版)中明确指出通实性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观点,公共基础课要要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基于这样的要求,就要发挥语文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价值观教育和学课知识教育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2.学前教育是个特殊的职业,美术是该专业中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学前教育艺术领域中的美术教育对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将来走向儿童教育岗位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3.我校学前教育的语文教师龚薇和美术教师周彦燕,于2019年4月成为戴智敏名师工作室“跨学科创新教学”团队一员,在实践过程中受到戴智敏跨学科融合理念的深度启发,开展了“语文+美术”跨学科融合的实践与探索;以《图与文的邂逅——创编“新冠”绘本》课例研究为例,增加语文课的趣味性,专业课的人文性,捅破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厚障壁,提升学前学生的人文底蕴和专业素养。
二、“语文+美术”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一)“语文+美术”跨学科融合教学的优势
1.语文和学前教育美术有交融点
学生进入中职学校学习,本就因为文化课的比较薄弱;进入职校后,对文化的兴趣也弱于专业课,甚至有学生认为所谓职校就是学习专业的,因而更专注于专业课的学习。而另一方面,对学前专业的学生而言,美术是必修科目,相对于文化课来说,她们更喜欢这涂涂画画,学习它,能感受到美的情趣。但是,学生创造美术作品需要同样需要扎实的人文底蕴,这就为语文和美术的邂逅奠定了审美基础,达到学科交融学习的目的。因而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中职学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用专业课的趣味性来推动文化课的单一性,这样,更能让学生的整体素养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和提升,从而共建和谐师生关系,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2.幼儿“绘本”的特点
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来说,美术主要服务对象是幼儿,而绘本是学习的主要阵地。绘本,即图画书,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并且赋予图画文字的书籍。绘本对于幼儿来说,不仅是讲故事,学知识,而且可以全面帮助孩子构建精神世界,培养多元智能。由此可见绘本就是语文和美术的完美结合。因此,对绘本的创编者来说既需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又需要深厚的美术功底。而龚薇老师初次尝试的《图与文的邂逅——创编“新冠”绘本》课例,学前的学生作为此次“新冠病毒”绘本的创编者就需要文学和美术的功底,这就是语文和美术的完美结合。
(二)基于“跨界融合式教学”的“语文+美术”的教学实践
“语文+美术”跨学科融合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打破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让美术的趣味性、直观性、育人性、融入到语文课堂中,既完成了语文教学的目标,也提升了学前教育学生的专业能力,为以后的儿童教育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1.融合创新课堂,实施“语文+美术”融合式教学
根据“语文+美术”中职学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探索语文课与美术课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新模式,调整和完善语文和美术原有教学体系,由两个专业的老师共同实施课堂教学,双师努力选择交叉内容,制定交融目标,设计交织流程,组织交互活动,实施交叠评价,学生的职业关键能力和跨学科创新思维得到全面提升。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尽可能融入幼儿绘本、插画等美术元素,而美术课程的图例尽可能用儿童文字来表述,两个专业的老师还可以就幼儿教材来自主开发“图与文的邂逅”教材,更真实地进入学前教学岗位的磨练。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评价体系,建立“语文+美术”资源库,语文和美术至少各开发5堂“语文+美术”精品课例。
我们开设过一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寻觅民俗风 编织童趣梦》。语文、音乐、美术三个老师的交叉教学,创编民谣、唱民谣、画民谣,用2课时完成教学任务,一扫传统作文教学耗时长效度低,而又枯燥乏味的弊端。这样的多元化教学,既实现学生语言构建与表达、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的提升,也真正实现语文教学服务于专业发展。
2.融合创新课堂,形成浓郁的学习研究氛围
学校是教师学习、研究的基地,是教师成长的沃土。本次以“语文+美术”跨界融合为研究载体,以跨学科教学团队为核心,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如:定期举办“语文+美术”文化沙龙,每学期开展“语文+美术”跨界教学比赛,鼓励老师基于“语文+美术”跨界教学的论文、课题的研究与撰写。当然也鼓励语文和另外专业课的融合、交叉,让跨学科教学之路越走越宽。
3.融合创新课堂,建设“语文+美术”融合的双师型人才
(1)学前教育的语文老师和美术老师应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适应儿童教学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共同目标,跨界发展成双师型人才。对语文教师培训相关的美术知识,特别是幼儿绘本、插画等专业知识和技能。
(2)建立“1+2+3”跨学科教学团队(1美术专业教师、2位行业专家、3位语文专业骨干),引领示范。
(3)与行业、高校抱团合作,聘请高校学前教育的专家、从事幼儿教学师傅来校传经送宝。也可以让学生去幼儿教学基地去实践,让学生了解行业岗位的需求。更有利于后期的学习。
4.融合创新课堂,服务于社会
学生学得怎样,一张试卷并不能说明所有的问题,学前教育学生比普高的学生更早进入社会,在她们的岗位上施展自己的才华。因此,中职生三年的学习,把“语文+美术”这个跨界学习深入其中,学生定能收获喜欢和成就的。我们的学生活动丰富多样,志愿服务“太马赛”,与福利院的儿童一起画画,与县培智学校的小朋友唱歌、讲故事、画画……更是多次去对接的幼儿园起体验准幼儿园教师的生活。这都与她们平时的多元化学习有关,能提前接受社会对她们的检验。
(三)语文与美术跨学科融合实践的反思
我校首次尝试的语文与美术学科跨界,为了适应新时代中职语文教学,在大语文观和新的中职语文课程标准指引下,将语文融入日常、融入专业。以“幼儿绘本”为纽带,将语文和美术两个学科相互融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的目的。针对幼儿的教材以及认知,从语文和美术两个视角去分析,运用两个学科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又培养学生今后上岗的专业素养。
作为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尝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一是对幼儿绘本专业储备不够扎实,造成绘本质量参差不齐,在以图释文环节,学生的绘画表现力不够;二是学生对幼儿认知的把握参差不齐,部分学生不能准确把握幼儿的认知特点,语言表达较为成人化;是多联画的创作逻辑性不够严密,文和图配合不够得当。
将语文基础课融入美术专业课,这种尝试,符合现在中职教育的要求。选择与职业生涯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融入职业教育和审美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满足学生未来职业的发展需求。
一言以蔽之,文化课里融合专业元素,双师教学是大势所趋,也契合了学校提出“抱团成长+跨界融合”的中职教师培养新模式。而“语文+美术”只是抛砖引玉,相信不久的未来,我想学前教育专业里更多的“语文+X”跨学科教学,缤纷出彩,熠熠生辉。
(本文作者单位为长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 2025-04-03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