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与写作齐飞,文言共白话一色

——搭建诵读与文言写作的桥梁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汤利英

 

【摘要】文言文是语文的渊源,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载体,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源泉。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了数十篇文言文,因此文言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中学语文教学“只读文言文,不写文言文”作为最新中国制定的“教学目标”已经实行了六十多年,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上已经模式僵化,兴趣匮乏了。要调动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最有效的途径是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以此来推动文言学习,提高写作。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诵读;文言写作

 

新课标对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然而,现在的文言文教学,由于教师头上还是压着重重的“成绩”这座大山,在教学上普遍存在着教学目标单一教学模式死板,思维训练缺乏等问题。教师往往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与翻译上,整堂课就是教师逐字逐句翻译,学生“字字落实,句句过关”。每篇文言文教学都按照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逐字逐句串讲,内容分析,中心归纳,这种僵化的模式来进行,学生成了被动接受字、词、句的工具。衡量学生掌握文言文的标准则停留在以读通一篇文章为目的,凭借“死记硬背”,只要能翻译全文就达到了目标,学生不能举一反三,缺乏迁移能力。这种死抠字词句语义,整堂串讲的枯燥死板的教学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特别是人文性缺失成了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样,有着动人的诗情画意的文言文变得支离破碎了,学生必然产生厌恶之情,更不用谈“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了。

 

文言文教学的最好方式就是将诵读和写作有机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欣赏,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激发审美创造的欲望;在写作过程中充分展现自我思想,学会古人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技巧,审视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态度。以写作推动文言文学习的方法,既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诵读激趣

 

——问文那得趣如许,为有琅琅书声来

 

初中阶段的学生,一般年龄在14 到16 岁左右,身心发展处于青年前期的状况,他们更注重自觉地接受启发,主动地进行思考,他们对参加演讲、辩论、听讲座等比小学生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因此,在这个阶段适当地运用诵读帮助语文教学,会收到良好的成效,能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对课文产生较深刻的理解与共鸣,实现书面文字向阅读个体主体认知的飞跃,实现“文”和“言”的真正合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总的归纳来说,诵读有助于学生感悟语言美,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审美能力;有助于学生提高文言文的阅读水平。因此,学生要学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诵读摆在首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积累足够的文言文知识。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呢?那就要从学生热爱欢喜接受的媒介入手。以此来激发他们自主探索,深入学习的欲望。如《木兰诗》这一课的教学导入:(播放牟云的《木兰诗》朗读视频,通过音画影的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在此基础上开展《木兰诗》诵读活动。

 

一要改变单一的诵读形式,使诵读的形式多样化。诵读教学教师采用最多的形式是全班齐读。齐读使课堂显得热闹,能让学生精神振奋,但是会有“滥竿充数的南郭先生”隐藏其中,不利于发现学生的错误,不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也使学生的个性无法彰显,让他们觉得趣味索然。所以,教师应根据文章的特点,灵活运用不同的诵读形式开展诵读,以花样的变化给学生新鲜感和趣味感。或分角色朗读,或男女生竞赛读,或按学号、按座次轮读,或让学生分组接读等等,让学生整堂课都保持高昂的激情。主要形式如下:

 

1.学生自由诵读,可以自己诵、同桌结合相互随节奏拍手背、小组几个人轮诵;

 

2.全班学生集体诵,可以共同诵,可以按横排或竖排轮流诵,可以按小组轮诵,可以每个学生轮流诵;

 

3.小组展示,配以手操、韵律操进行表演;

 

4.个人展示。

 

二要充分借助教学辅助手段,使诵读手段多样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大多数的人记忆多属于混合型,即需要视觉、听觉和运动觉等感官的参与,而人的视觉记忆又是所有记忆类型中最好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帮助记忆。可配上音乐,可配上画面,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可开展游戏活动。在此处,我准备了《高山流水》和《平沙落雁》两首古筝曲,让学生在诵读的时候随着音乐带入情境和情感。我们应该在激发学生诵读兴趣方面作出更多的尝试,让有朗诵才能的学生兴致昂然,让不具备朗诵才能的学生也能积极参与。

 

三要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诵读环境,使诵读氛围轻松化。沉闷的氛围让人思维凝滞,头脑发胀;愉快的环境让人头脑轻松,思维畅通,诵读的效率当然就高了。将课堂上的座位排得宽松些,不这么中规中矩,排成古人曲觞流水时候的场景。

 

当然,我们倡导文言文课堂诵读并不是要全盘否定教师的讲解,只是希望恢复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应有的地位和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不能因讲废读,也不能以读代讲。我们希望,在文言文教学课堂上,不仅要能听到循循善诱的讲解,而且还要能听到声。

 

二、写作促解

 

——纵横正有凌云笔,俯仰随人亦融己

 

许多传诵千古的名作, 积淀了前人高超的写作技巧, 在写作方法、艺术技巧和文风教育等方面, 学习文言文也可以收到多重效果。文言教学与写作相结合,具有切实可行的操作性,学生在写作中有章可循,逐渐形成严峻的特色。宋代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其实, 字词句的认读,学生可以自己翻工具,教师教学中应该重视对作品立意、结构、写作技语言的学习与借鉴,将文言文教学与写作训练结来,让学生在学习、借鉴中感受这些名篇的文学魅力。因此,我安排的文言写作实践活动主要为三种形式:改写,仿写,自我创作。

 

一用改写方式,使学生理解深度化。

 

例如,《木兰诗》这篇文章围绕着“木兰替父从军”组织了“停机叹息”,“替父出征”,“备战出征”,“十年征战”,“受赏辞官”,“回家欢聚”六个小情节, 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只求回家团聚的故事,热情赞扬了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和英勇无畏的精神。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丰富的情节安排支撑了本文,使文章饱满精彩。为了让学生理解文章结构安排得严而不乱,可以让学生将它改写为剧本。学生在改写中,不仅更好地理解了原文的内容,而且领略了课文叙事技巧的高趣。

 

从学生的改写作品即可看出,虽然文章部分文言用词尚不是很准确,但以其中一个文言词“之”为例,这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较难的一个实词/虚词,但是该生在改写作品中,准确运用了“之”作为代词和“之”作为助词的几种意义,并且在改写过程中,还运用到了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和词类活用,虽然如“振”通“震”还不是很准确,但是至少表明该生已有一个文言意识。这对其今后遇到其他的文言习作有极为重要的积极意义。

 

二用仿写手段,使学生领会规范化。

 

另外,也可以设置类似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借鉴原文的写作技巧让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比如,《木兰诗》一课的互文、对偶写法是十分突出的,教师可以给出一个材料,让学生模仿课文进行互文、对偶写法的训练。仿写出《园丁诗》、《英雄诗》等与《木兰诗》格式写法相近的文言小短文。(此处可以由个人独立完成,也可小组分配任务,合作完成,最终成篇)

 

三通过自主创作,使学生思维创新化。

 

还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完成现实题材的练习。让学生在模仿中懂得和掌握技巧,逐渐走向成熟,形成合理的章法。学生第一次练习作品在格式上已经相对工整,能够用文言形式对自己做简洁的自我介绍,包含姓名,籍贯,性格,爱好等基本信息,是一种文言文在生活中较简单以及自然的应用。

 

文言教学与写作训练相结合,是文言教学的一个突破口,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扩大知识眼界,活跃学生的思想,加深对文言的理解,也促进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如此学生的作文,才能不仅抚今追昔,谈古论今,旁征博引,联想翩翩,而且语言优美,章法谨严,情感流淌更为真切,思想表达更加“复杂”。

 

三、诵写知文

 

——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

 

语文学习是一种创新的事业、是一项不老的事业。而作文学习更是一种精神的独创,是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在文言文教学中,一篇文言文往往百来个字,甚至更少,有时候短片如《夸父逐日》只有三十七个字,但文字背后向我们描述的画面以及传达的情感,又何止是二百八十个字,亦或两千八百个字可以表达出的……文言文的用词在乎一个“准”字,每一个字中,有景亦有情。我们不仅要诵读文言文,还要学会做文言文。

 

综观古人习文,诵读为第一要义。“读”是指阅读教学过程中理解和积累语言的过程,“写”是指知识的运用,是“读”的延续,延伸和发展。“读写结合”也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读悟写,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基本思想。文言文教学的读写结合中的写不同于一般的作文,它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读,是读上的延伸,是阅读成果的表达,是阅读过程当中产生的观点、思想感情的表达。在文言文教学中,学生经过诵读、赏读两个步骤,初步学会了从文言文的字词、句式入手理解文章,反复感知、感受内涵。如果仅停留在对文本的了解上,学生容易失去进一步鉴赏文言文之美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拥有一个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不断探究并发现文本的魅力。写的内容丰富多彩,因文而异。

 

在文言文教学中合理适当地渗透诵读和写作教学,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让学生从古典文化中汲取语言精华,获得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技巧,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文言文的学习能力是中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浩大的文言文教学内容和范围中,包容了千峰文字,万壑文章。只要我们大胆地在语文课堂上开窗放入这条诵读与写作合力的这条“大江”,它必能发挥其独特的教学价值与魅力。虽然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困难,存在着诸多问题,“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要我们不断的探索、尝试、总结经验,努力的寻求新的诵读和写作教法的突破,就一定能使文言文学习在各个校园里遍地开花,大放异彩,最后硕果累累。

 

[参考文献]

 

[1]徐忠宪,胡正访.中国教育应该给文言写作教学留一席之地[J].教学大参考·理论探索,2015(6).

[2]钱建元:文言教学应与写作实践相结合 [J].语文教学研究,2012(11).

[3]沈小娟.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J].古诗文教学,2009(12).

[4]黄群芳.诵读法在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学教育,2009(3).

[5]高艳.回归文言文教学的本真——浅谈诵读在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J].教学手记,2014(5).

[6]任凯.书声琅琅满课堂——论诵读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作用[J].学周刊(学术研究),2011(4).

 

(本文作者汤利英系上虞区学科带头人、绍兴市语文研学共同体成员,工作单位为绍兴市上虞区曹娥街道中塘学校)

 

(责编:夏雨  审核:黄三好)

 

创建时间:2021年1月13日
首页    理论科研    诵读与写作齐飞,文言共白话一色
  •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追逐心中的梦想
    追逐心中的梦想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 “筑梦新学期 同心向未来”专栏
    “筑梦新学期 同心向未来”专栏
    “培养综合素质 发展核心素养”暑期研学专栏
    “培养综合素质 发展核心素养”暑期研学专栏
    “骊歌声响 逐梦远航”毕业季专栏
    “骊歌声响 逐梦远航”毕业季专栏
    “体验端午习俗 传承传统文化”专栏
    “体验端午习俗 传承传统文化”专栏
    “崇尚一技之长 擦亮生活底色”专栏
    “崇尚一技之长 擦亮生活底色”专栏
    “关爱心理健康 护航学子成长”专栏
    “关爱心理健康 护航学子成长”专栏
    “弘扬雷锋精神 劲吹文明新风”专栏
    “弘扬雷锋精神 劲吹文明新风”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校园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