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火光:“德育+”构建跨界融合视域下的魅力思政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本网记者:魏子涵
人物简介
蔡火光,讲师,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德育副校长。先后获诸暨市十佳青年教师,诸暨市教坛新秀、诸暨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参与的课题获省一等奖,撰写案例《枫桥经验传文明,四前四自育风采》获浙江省文明风采大赛优秀案例、绍兴市中职学校“文明风采”活动优秀案例一等奖,执教优质课获得绍兴市中职优质课一等奖和诸暨市中职优质课一等奖,1个教学设计获绍兴市二等奖,1篇论文获诸暨市一等奖,《核心素养培养的中职体育教学探究》等10余篇论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指导学生在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和绍兴市文明风采比赛中获奖。
在学科融合、校内外联动、多领域资源整合工作理念指导下,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德育+”创新团队呈现出课堂教学深入、社会实践生动、研训体系完善的良好局面。“德育+”创新团队牢牢树立系统思维,打破学科壁垒,紧紧抓住德育教师“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建设好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以“德育+”创新团队为德育团队把握灵魂主线,突显用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学生,聚焦关键要素,深入推进新时代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引领式德育”延伸于德育活动
做好“先锋党员”的角色介入,让缺乏关爱的孩子感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五星三名党建工作室”是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知名的党建德育品牌项目,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党员与单亲家庭孩子、二度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子女结对,从生活上、学习上帮助孩子以外,党员同志开始做起孩子的心理、生理成长的引领者。2021年,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德育党建品牌《“枫桥经验”进校园,党建风好正扬帆》被评为浙江省100个职教党建优秀品牌。
结合学校心理工作室辅导活动,对有心理困惑的困难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及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教育学生待人友善、诚实守信、感恩教育等道德教育。将学生的扶贫帮困拓展至思想道德、行为能力、为人处世等各个方面。主要活动包括心理沙盘游戏、参与社会实践、感恩回报社会等活动开展。2018年,学校被评为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
2021年4月,学校遵循资源互补和优势互补的原则,与绍兴市司法局、诸暨市司法局、诸暨市公安局等联合推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法润青苗·智慧普法”,构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三位一体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学校将整合部门资源,突出诸暨特色,发挥各部门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的实际作用。让德育辅导的形式从教室走向校外,从陪伴呵护走向启迪人生,从学校教育走向专题法制教育。
2020年,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设立社团体验课程,发挥社区硬件设施资源作用,如青少宫、图书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设想让学生在课余自助参观、交流、学习;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构建“学生体验合作基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大舞台观察、体验、历练,课程活动后及时总结分享,展示成果。做好社团与社会公益体验课程的有效对接,深入完善与社工事务所的联动机制,做好社团公益不分家。
让志愿服务走出去。每个学段定期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例如,一年级段学生为育才学校捐款、捐书、捐建图书馆等活动,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让学生在受到别人帮助的同时,学会感恩,学会以自己的能力回报社会。二年级学生到福利院探访老人,组织学生和特殊学校进行联谊等。2020年疫情来临,学校将注意力聚焦到志愿服务,结合诸暨的文明建设实践活动,点亮黄马甲品牌服务社团,将其打造成诸暨市志愿服务的校园样板。
“唤醒式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
开展各类实践活动。第一类实践活动,根据每个年段的教材内容,围绕主题开展相应的实践类活动,如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第二类实践活动,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组织学生进行技能比赛、创新创业比赛等实践活动。第三类基于专业+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开展跨界融合实践活动。不同的年龄段孩子有不同的任务,围绕各年龄段“三匠学子”的成长要求完成活动,达成道德情感目标。
进行学科德育渗透。把德育有机地渗透到各门学科教学过程中,积极进行学科德育渗透日常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在学科教学中唤醒德育,充分发挥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拓宽德育的范围和领域。例如,通过数学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通过数学内容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通过数学演练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开设专题德育教育课程。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实践,通过主题班会、升旗仪式、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进行规则、友善、诚信、责任、感恩等礼仪的专题教育,德育无处不在,德育无痕渗透。
“活动式德育”融入于特色项目
设立校园节日课程,围绕学校“三匠学子成长季”主题,结合学校开设的艺术节、阅读文化节、科技节、体育节、技能节等校园节日,将“三匠学子成长季”活动融入其中,例如,一年级“乘风破浪吧,中职生们!”主题活动,结合艺术节才艺展示,阅读文化节读书之星评比等活动,将校园活动有机地融入到“三匠学子成长季”之“新生入学季”课程之中。
设立社会体验课程,发挥社区硬件设施资源作用。如青少年宫、图书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设想让学生在课余自助参观、交流、学习;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构建“学生体验合作基地”,根据不同“三匠学子成长季”编印《中职生学生体验课程手册》,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大舞台观察、体验、历练,课程活动后及时总结分享,展示成果。每个学年有一项重点体验活动,例如,一年级“入学季”之“感恩的心汇报表演”;二年级社团作品展示、拍卖会,将收益全部捐赠“慈善总会”,懂得感恩回报社会;三年级“毕业季”之十八岁成长礼等。
以上是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开展“德育+”创新团队,打造全员育人共同体半年多来的一些剪影。这个创新团队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现实需求出发,按照“跨专业、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跨学部、跨年龄”的“跨界”原则组成了40人创新团队,各路育人队伍从“思政课的跨界与融合”开题、破局,构建起大中小多方联动的“全员、全程、全方位”思政一体化工作格局,提升育人成效。
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德育+”创新团队将从德育视角重构和设计专业课程,推动名师、名匠、名家跨界合作,着力建设和发展一线年轻德育骨干教师队伍。以创新团队为载体,无论同年段的班主任共同体,还是跨年级的骨干班主任共同体,抑或分为成长层级的工作坊的班主任共同体,学校均给予赋能。团队会定期对创新团队成员开展头脑风暴,深入开展德育论坛。总之,团队将进一步从顶层设计出发,构建系统性德育工作格局的成效。
(责编:夏雨 审核:黄三好)
- 2025-04-03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