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旺力:“计算机+”助力教学模式创新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本网记者:周晓雅
人物简介
吕旺力,绍兴市职业教育中心计算机高级讲师,计算机网络管理员高级技师。全国职业技能大赛金奖获得者,浙派名师培养对象,绍兴名师,绍兴市最美教师,绍兴市计算机学科带头人,绍兴市教坛新秀,绍兴市青年岗位能手,绍兴市十佳青年教师标兵,浙江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建立“吕旺力名师工作室”,30余次辅导学生获得全国、省市级专业项目大奖。
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市场对于人才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中职院校的教育也需要符合社会以及市场的变革需求,在教育方面要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中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实用性人才,强调教育的根本性和实操性,鉴于此就需要学校与企业进行深度融合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注重跨学科、跨专业、重实践等环节的培养模式。
文专融合,助力学生高效学习
无论哪种方式的教学或学习都离不开互动,互动是高效课堂的核心特征。社会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知识的形成不是源于自我建构,而是形成于与教师、同伴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课堂互动的质量被认为是普通课堂甚至是智慧课堂的重要指标。传统课堂教学存在互动不足、参与个别、反馈滞后等问题。互动形式有限,互动活动与教学效果偏离,互动中教师反馈方式单一,互动中教师缺乏有效监控,学生“游离”、“走神”甚至“不作为”现象明显。课堂互动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以及学习积极性,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
计算机和数学的有效融合,使得传统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灵活,并且进行基于UMU平台的基于UMU平台的“四学六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研究,最终形成基于UMU平台下的“四学六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即“导学——督学——自学——辅学”的四学混合网络学习方式与“问卷——讨论——上传——游戏——抽奖——考试”六位一体的课堂教学互动类型。主要包括课前设计导学、教师督学、学生自学、课后辅学四大部分,并通过问卷、讨论、上传、游戏、抽奖、考试六个互动环节为教师、学生建立一个学习、交流的在线平台,帮助学生更有效的学习,辅助教师更好的获取学生的掌握情况。
通过研究及分析发现,计算机与数学融合,通过基于UMU平台的“四学六动”教学模式,让传统中职数学课堂中所出现的问题得以一一解决,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当然,基于UMU平台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对于教学环境条件还是有一定要求,而且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也需要授课教师和学生不断地适应熟悉,以便让信息化的教学模式逐步无形的融于中职数学课堂教学,让以生为本真正落到实处。
专专融合,点亮学生创业梦想
中职院校学生的创业途径可以先从两个方面考量分析,首先是学生本身的主专业能力和水平,其次是学生的个体技能和综合素养。社会需要创业、创新型人才,但是并不是丢弃本身的专业而进行创新,是强调学生在完成自己专业基础上进行跨专业的融合创新,因此就需要中职院校的学生在完成主专业的学习任务后再逐步构建和拓展其他专业的知识体系,如果将主专业比喻为“骨骼”,那么其他专业则为“肌肉”,只有骨骼和肌肉相互配合才能走得更高远、飞得更高。
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对于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拓宽就业选择范围、增加学生的就业收入等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计算机和电商的深度融合,电商为骨骼,计算机专业技能为肌肉,推进校园创业项目,构建基于校园消费群体的中职生创业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出校园,却接轨社会,并且,以校园消费群体为依托,就算失败也不要紧,鼓励让更多学生逐渐形成“愿意创业、敢于创业”的思想,不但学技而且还可能赚生活费,让学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受益者。
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兴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创业实践的同学按照平台各岗位要求进行分工协作,以岗定责,实战教学,培养学生的电子商务运营技能、市场营销技能、软文写作技能、物流配送技能、职场沟通技能。这种专业与专业深度融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做中学,学中教的实践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不仅学习了专业知识,还习得专业技能,养成良好职业素养,为毕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打下基础。
专专融合,在基于校园消费群体的电商专业创新教学模式培养下,孵化出了大批优秀创业团队,绍兴电视台、绍兴晚报都做出来深度报道。
反哺成长,团队形成良性循环
为促进跨界融合团队成员之间的专业成长和教学交流,发挥平台作用,在绍兴市职教中心举行“吕旺力名师工作室”线下集中研修暨三校跨界融合团队联合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以“跨界课堂打通学科关口,跨校教研架起智慧金桥”为主题,开出嵌入式课堂、文专融合课堂等两种类型的课,活动吸引了三所学校共20余名团队骨干教师参加。活动成员对四节课进行集中研讨,评课环节气氛热烈,各成员积极建言献策,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老师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在学习别人的同时也审视自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上的不足与亮点,提出了改进方法,受益颇多,营造出了良好的研讨氛围。参会老师还就专业建设开展三校交流。在交流会上,三校就学校目前的专业发展状况、教师培养、教育教学、学生竞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次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工作室和融合团队教研活动的发展,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充分体现了各团队对教师成长过程的重视,不仅给青年教师们提供了展示自我风采的平台,也是一次教育基本功的锻炼和检阅,同时也是各团队在相互交流与学习中促进了专业成长,进一步加强了教师队伍建设。
截止目前团队在专业学科教学、融合教学研究层面总计发表省级以上论文13篇;主持或参与市级以上课题8项,其中6项市级已结题,并3项获得二等奖,3项获三等奖,省级课题目前正积极准备结题中。跨界的路还在继续,成长的步伐将继续向前迈进。
(责编:夏雨 审核:黄三好)
- 2025-04-03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