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视野:坚持特色的办学定位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王松
■温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名匠高足”育人品牌建设·系列报道(六)
近年来,我国中职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但由于部分中职学校过分追求招生数量和办学规模,出现了办学模式趋同、专业设置千篇一律的现象,致使中职教育陷入同质化发展迷局。同质化是困扰我国中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和中职学校特色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探寻中职教育特色发展之路,破解同质化发展迷局,已成为当前我国中职学校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特色化办学的目的是什么,一定是为了提升育人质量,是植根于传统与校情的,而不是为了特色而特色。教育部校长国培项目管理办公室主任郭垒曾说过,学校特色一定是在长时间的办学实践中逐渐自然形成的,而非空中楼阁。事实上,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中国大地办学校是中国中职学校的鲜明特色。而每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还要依据学科特点形成自身的特色。
△ 大鞋石广场
那么新时代背景下,中职学校特色化办学的目标、策略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学校提出“特色化、精品化”的办学思路,在继承和发扬原有专业优势的基础上,主动围绕国家的战略转移和经济结构调整,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拓展专业优势。
直面同质化发展的办学困境
通过走访和调研温州市各中职学校发现,随着中职教育改革不断推进,中职学校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其发展环境正经历着严酷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中职学校的发展目前还存在一些误区,如盲目扩招、追求规模大而全、专业布局跟风攀高等,直接导致部分中职学校办学模式定位和专业学科布局的趋同。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专业设置盲目。特色专业重构是中职学校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求得生存、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和动力的首要战略手段。专业设置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中职学校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目前,很多中职学校为了扩大发展规模、吸引更多的学生,盲目设置社会上所谓的热门专业,在实践中催生了“什么专业好招生,就设置什么专业”“什么专业利润高,就多招什么专业”等不良现象。在申报这些热门专业之前,一些中职学校几乎没有结合其办学实际进行规划布局,也没有对申报专业未来发展前景进行深入调研,而是在利益和市场的牵引下盲目申报。当申报成功以后,一些中职学校对于如何进行专业建设与管理,没有前期的规划与准备,直接照搬其他学校的专业建设方案,致使不同学校的相同专业发展建设趋同。
二是人才培养模式雷同。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目前不少中职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毫无特色可言。首先,定位含混不清。一些中职学校缺乏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对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模棱两可,甚至直接摘抄教育部指导文件中的语句来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方案制定简单。很多中职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要么参考同类学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要么将高职人才培养方案和中职人才培养方案糅合起来。最后,教学模式与方法单一。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相互模仿,没有将自己的教学理念融入其中,教学模式与方法趋同、缺乏创新。
温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在办学40多年的过程中,尝试办过义务教育、普通高中和综合高中,终究因为没有自己的专业特色而陷入发展困境。同质化对中职教育事业发展所带来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同质化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在同质化办学环境下,不分学生的个性、学习基础及个体需求等方面的差异,人才培养过程如同工厂流水线生产一样,在统一建制的班级,采用相同标准、同一种方法实施培养,忽视了学生客观存在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化的发展要求。
其次,同质化剥夺了教育的创造性。中职教育不仅需要培养有扎实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生,更应当培养有创造性的学生,并使其自身充满旺盛的创造力与生命力。然而同质化倾向推崇的是程式化、灌输式的教学,同一学历层次教育必须按照同一培养规格与手段实施培养,中职教育的创造性便无从谈起。
再次,同质化也遏制了中职学校办学的开放性。同质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从管理理念到管理过程和管理手段都是雷同的,而且流水线般的管理作业也是封闭的。学生进校后学校就对他们按早已设计好的计划、模本进行一环扣一环的培养和塑造,导致学校与社会之间事实上存在一道无形的屏障。
扭好特色化办学的认知发条
针对这类现象,教育部陆续出台了相关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文件,要求各地区的中职学校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合理制定自身发展策略,办出具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学校发展的特色形成是由多方面要素决定的,但是最根本的要素始终在于是否有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学校本身实际的有特色的办学理念指导。一所中职学校一旦有了创新的办学理念,就会找到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从而办出自己的特色和个性,得到社会的认同。
△ 2013年参展浙江省特色专业教育成果展示会
客观上讲,由于自身的办学传统和实际情况不同,每一所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都是应该具有自身特色,照搬照抄别人的办学理念是不可取的。学校在办学理念上应秉承“各显其美”的独立性,即意味着各个中职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走自己的路,追求自己的目标。但浙江省有500多所中职学校,数量居全国前列,是名副其实的职业教育大省,学校的定位只有立足于竞争才能在众多职校中脱颖而出。因此,在战略部署上,绝不能走趋同化的不归之路,而应树立“特色化”意识。
第一,特色化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助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育人的核心在于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传统教育扼杀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不可能培养出个性化的人才。毋庸置疑,中等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理念的最好体现就是立足自身优势,针对学生特点,实行特色化办学,实现个性化教育,积极维护学生个性化的思维特质与素养特长,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第二特色化体现了变革与创新,有利于确立中职学校确立办学目标。差异化的实质在于舍同求异,标新立异,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境界,体现了创新的勇气与胆魄。毫无疑问,这将有助于学校继续教育深化改革,找准发展方向,推进科学发展。
第三,特色化助推追求卓越,有利于职校打造出良好的特色品牌。任何一所中职学校如果忽视自身的实际情况而不加选择地盲目扩张,试图在第一、二、三产业专业中样样出彩是难以做到的。只有实施特色化战略,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找准学校发展的切入点,进而凝练与塑造出与众不同的优质品牌。
第四,特色化致力于自我完善,有利于提升中职学校核心竞争力。特色化是造就特色的前提,没有差异就没有特色,特色是质量与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是中职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教育模式和校园文化等在长期历史积淀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核心理念、制度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优势。只有长期致力于特色职教探索的学校,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迈开特色化发展的理性步伐
特色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系统工程中,管理体制改革是前提,决策者的办学理念是灵魂,学校发展的科学定位是核心,发挥本校资源优势是基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根本,特色化的培训项目和课程开发是重点,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自与康奈、奥康、泰马、红蜻蜓、吉尔达等温州龙头鞋企开展合作办学、双元育人以来,这些“亲密战友”身上“差异发展”的匠道也在日积月累中渗透到校园内部,成为学校发展观的元素之一,引导着学校采取“错位发展,特色取胜”办学策略,走上精致办学的特色化道路。
△ 获评全国百强特色学校
那么如何落实“错位发展、特色取胜”的办学策略呢?学校以坐落在中国鞋都园区和鹿城工业区的地理位置为先发优势——“职业教育就是要瞄准地方特色产业与主导产业,积极为地方经济文化发展服务。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 学校领导班子在一系列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确定了“立足温州,服务经济,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思路和创办“鞋类专业特色职校”的建校方针。
从2007年开始,依托中国鞋都及其鞋革产业链,学校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率先迈出了专业结构调整的改革步伐,实现了从普通职校到鞋革职校的完美转型,成为国内首个鞋类专门化职校。学校明确了定位后,一方面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携手合作;另一方面与康奈、奥康、红蜻蜓、泰马、吉尔达、巨一等知名鞋企联合办学,与多家企业讨论合作培养鞋类制造与管理中级劳动技术人才的可行性,最终与著名鞋企康奈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走上了培养鞋类制造与管理专业人才的探索发展之路。
此外,学校从2009年开始全面铺开特色专业建设。此前的招生计划表上,学校专业涉及了汽车维修、财会电算化等8个专业,其中与鞋革有关的仅为鞋革制造与管理1个专业,招收学生60名。而到了2009年9月,原来的8个专业撤销成3个专业,保留艺术类的幼师和电子类的电子信息与技术,将鞋革专业延伸到了6个方向,基本形成了集鞋革设计、生产、销售、管理、贸易为一体的中级应用型人才培养专业链,突显学校办学特色。2009年招收的这批学生成了学校首批以鞋革为特色学校的毕业生。
与专业转型同步,原有的70多名教师如何转变专业,成为学校转型成败的关键。一批与设计、营销对口专业的教师,开始主动利用业余时间,走进高职院校学习进修,深入企业车间向技工求教,重新学习与鞋革相关的第二专业。两个学期后,一批转型成功的教师,带着他们各自的作品——一只从原材料搜集到自己设计制作的鞋子,实现了双师型人才的华丽转型。短短五年,学校“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就从10%上升到了90%。
△ 校园文化墙
“学校有特色才有生命,辟一方净土用心滋润;教师有特技才有权威,栽一棵育苗悉心灌溉;学生有特长才有出路,创一片森林尽情呼吸。”教学楼墙面上赫然印着的三列金色大字,诠释了全体教职工的教育理想和情怀。以特色求质量、以特色求发展、以特色创品牌,学校凭借精益求精的发展战略,收获了丰厚的回报。首届毕业生非常受企业欢迎,就业率达到了100%。不仅如此,短短几年,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百强特色学校、全国特色学校、国家级中职鞋类实训基地、省皮革行业最具社会责任感单位、省皮革行业最具创新力单位、省中职鞋革综合实训基地、省中职鞋类产学研联合体、省中职学生创业教育基地、省中职鞋类开放实训中心、省中职鞋类示范专业、省中职鞋类特色专业、省中职鞋类特色优势专业、省中职皮艺大师工作室、省电子商务培训基地、省职业教育校外实习示范基地(康奈集团),成为地方支柱鞋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作者简介
王松,高级教师、软件工程硕士、高级鞋类设计师,温州市轻工职业学校校长,从事鞋类职业教育、鞋类技术创新创业、鞋文化传承等工作。现任全国职教鞋服饰品专指委副秘书长,《西部皮革》杂志编委,《中国鞋都》杂志特别顾问,浙江省皮革行业协会理事,省中职学校特色专业教研大组理事,温州市鞋革行业创新与技术专业委员会顾问,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专家顾问,中国鞋都商学院专家顾问。省第二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省中职名师(教育管理),省皮革智慧贡献奖,温州市首批“教育名家”培养对象,温州市第六届名校长,国内首个鞋类专门化职校创办人,“一足间”鞋石收藏馆创始人。
阅读更多
(责编:夏雨 审核:黄三好)
- 2025-01-22
- 2025-01-22
- 2025-01-22
- 2025-01-20
- 2025-01-20
- 2025-01-20
- 2025-01-15
- 2025-01-15
- 2025-01-14
- 2025-01-14
- 2025-01-14
-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