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书院:成长不能没有大师的指引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王松
■温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名匠高足”育人品牌建设·系列报道(十一)
古代英雄豪杰的成功史,基本都是刚开始非常平凡,后来历经磨难,在机缘巧合之下遇到生命中的那个贵人。然后拜师学艺,经过苦练,最后学得绝世武功,继承高尚品德,成为一代武林大侠。金庸笔下的郭靖拜洪七公为师,学会降龙十八掌;令狐冲拜风清扬为师,学会独孤九剑;张无忌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学会了九阳神功和乾坤大挪移。
江湖如此,教育亦是如此。“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早在两千多年前,荀子就为我们揭示了文化育人的真谛:成长不能没有大师的指引,“多师共导”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理念。学校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以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匠心精神”为切入点,帮助学生快速成长。近年来,学校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合为一体,设立匠心书院,从名匠导师、成长导师、企业导师三层维度,扎实推进“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足心”涵养体系。
名匠指路,让明心明德明灯之师成群像
2017年,王松鞋类文化育人创新工作室组建并入选浙江省“中职名师”及“名师工作室”建设项目。该工作室的其中一个要义就是打造区域内鞋类文化资源的聚集地,树立学校作为鞋文化中心的专业品牌形象。由此,以王松为核心的一批信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名匠型教师群像成为学校文化育人的新风景线。
△《专门化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为了让工作室的青年教师们快速成长为全体学生明心、明德、明灯的文化护航者,工作室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一方面,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从理论内涵和视觉形象两方面入手,对学校的特色鞋文化进行系统设计,形成符合专门化职业教育需求的,理论内涵体系完善的,整体视觉形象突出的特色文化体系,出版专著《专门化职业学校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以温州鞋革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
另一方面投身课程文化建设,紧抓课堂教学主渠道,推进教学模式改革,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试点,实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把文化育人理念贯穿课堂教学、课程质量建设、课程实践等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例如,文化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围绕红色讲坛、道德讲坛、生命讲坛、时政讲坛和校友论坛五大板块,收集“我心中的战疫英雄谱”等,把疫情防控的生动故事转化为教育实践的鲜活课堂,把防控疫情工作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在打赢疫情阻击战中进一步筑牢思想政治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打造轻工讲坛文化品牌。
△ 鞋缝合技艺非遗继承人陈文华
基于此,工作室成员全面探索“线上课堂+线下展示+基地实践”三者相结合模式,实践导师利用寒暑假带领学生队伍实地调研,把文化育人搬到广阔的天地中去。同时采用学分制开展文化实践教学,开展更大规模、覆盖全体学生的文化育人实践体系。由工作室牵头与鞋制作工艺大师沙民生、皮雕工艺大师马戈、鞋样工艺大师崔同占、鞋缝合技艺非遗继承人陈文华四家大师工作室建立人才共育机制。每名大师带领一位工作室成员教师组成“双师”辅导团队(名师工作室主持名师也作为大师之一),每个团队通过学校的选修课系统征召、考核、录取10名优秀的专业学生。这些学生利用选修课时间和业余时间在大师工作室和名师工作室分别跟随两位师傅学文、学艺,并参加“高足出师”考核,学生对鞋文化内涵的理解和行动的实践作为重要指标,使学生既能习得现代技术手段和优秀传统工艺,也能具备现代职业精神和传统工匠精神,从而成长为真正的“名匠高足”。
如今,在名师王松带领下,学校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鞋文化育人专业师资资源库,包括校内外知名专家的专家资源库、来自国内外鞋革企业技术精湛的高技能人才的大师资源库、校内外鞋专业带头人及中青年骨干教师资源的鞋类专业名师资源库。在他们的带动下,学校通过“学校、企业和社会的三位一体教育”的联动方式,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培养规律,“即生涯社会化与专业社会化相结合,学习世界与工作世界相结合,学校文化育人与企业文化育人相结合” ,全面提升了文化育人实效,一批批轻工学子在鞋文化的引导下明确职业选择,最终又成为鞋文化的拥护者、实践者和创新者。
全员育人,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导师
读大学,选择导师是件平常事儿;而读职高时,你能想象自己会有多位专属成长导师,在思想、学业、生活、成长中获得其无微不至的引领吗?经过数年探索与实践,学校匠心书院全员育人成长导师制已经走出了一条特色之路——教师全员参与、学生全体覆盖、学科全面渗透、过程全程体验、要素全部包含、结果全要提升。
作为浙江省中职选择性课改试点学校,自2014年起,学校率先推行全员育人成长导师制,实现从“班主任负责制”到“班主任和导师群体共同负责制”的转变。全员育人成长导师制的“全”字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学校所有的老师都是教育员,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另一方面,所有的学生遇到任何的问题都可以求助他的导师。这样做的初衷是使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明确的、相对固定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能够全面而个性化的发展,“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最终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 全国技术能手徐贤泳指导学生
在实施过程中,由学校推选出师德修养好、专业能力强、师生威信高的教师为导师,由学生自行选择确定导师,每名导师负责指导3至5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开展一对一的教育活动。活动过程中,要求每个导师必须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单纯“导学”向全面“导育”的转变,导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对学生的理想信念、学习习惯、心理状态、处事交友、生活习惯等给以全方位的关注和具体指导,实现从学生的“学业导师”到“成长导师”的转变。二是从“导师”向“导生”转变,教师的指导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进而内化为学生的人生规范意识和能力。
为此,学校编印了《学生成长导师指导手册》,明确教师面向学生的任务: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状态;确定师生共读活动任务,确定一本红色书籍,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针对导生中的特殊学生,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家访活动;要求每学期至少帮助学生完成一次积分活动;期末指导学生完成一份成长感悟,自我完成一份导师工作小结。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关键点在“陪”。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没有陪伴就很难有真诚的交流,更谈不上有效育人。日常工作中,以小组为单位,导师陪伴同学们一起共进晚餐,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走进学生的内心;陪伴同学们一起跑步打球,在挥洒汗水中凝心聚力;陪伴同学们一起读书谈论,在书香弥漫中潜心向学……导师成了学生的倾听者、陪伴者,往常的“我在你对面”变成了“我在你身旁”。这些志趣相投的陪伴和指导,尊重了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创设了自由平等的交流氛围,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在感受到来自导师的尊重、信任和期待后,同学们会渴望变得更好,更加向阳而行。
全员育人导师制的着力点在“导”。一是思想上教导。教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二是学业上辅导。专业课教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学情分析,解决学业上的困惑,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三是心理上疏导。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心理上相对比较敏感和脆弱,导师们会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定期与他们谈心,疏导不良情绪和心理压力,有时会用书信或线上交流的方式,及时为孩子们排忧解难。四是生活上指导。职高学生里独生子女比重高,独立生活的经验相对不足,这就需要育人导师们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多一些嘘寒问暖,多一些力所能及的照顾。导师还需不定期与家长沟通,帮助解决寄宿生活中的不适应等问题。五是成长上引导。根据学生们自身个性特点,引导他们做好生涯规划,全面认识自我,明确发展方向。
全员育人导师制是对传统班主任管理模式的完善和补充,更是因材施教理念的具体落实。导师制完善了学校立体式网络化管理模式,架构了以行政班为基本管理单位、以教学班为重要教学组织形式、以导师制作为补充和延伸的育人结构,形成以行政班班主任老师日常管理为基础、以教学班老师实施教学管理为重点、以成长导师实施个性化教育为目的的育人理念,保障了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个性化要求。学校这一举措得到了广大家长和学生的高度认可。在2019年进行的家长和学生无记名调查中,认为导师制“好”的占98%,其中认为“很好”的占94%;另外,对导师制中开展心理疏导和生活指导评价为“很好”的占到96%,这为解决棘手的学生心理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师徒结对,让企业大师为文化育人代言
时下,我国传统的学徒制虽然正在日益淡化,然而,它在培养顶尖大师方面确实功不可没。分布于鞋类产业的“工匠大师”们,几乎都是传统学徒制的产物。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数十年间,许多技艺精湛的国企师傅倾囊相授、金针度人,通过选带较高素质徒弟的方式培养了一批堪当大任的中青年技术骨干。彼时,青年工人都以能成为厂内某位著名师傅的徒弟为至高荣耀,进而推动全社会形成了技术比武、攻坚克难的良好风气。
△ 康奈集团沙民生大师指导学生
学生的成长是一项系统工程。纵向而言,涵盖思想、知识、身体、心理等各方面;横向而言,涉及校园生活、企业实习、社会空间等方面。为让这批已经成为“大国工匠”的企业师傅成为文化育人的“代言人”,学校匠心书院引进了一大批能工巧匠,打造了企业导师团,通过带领学生发挥企业导师的作用,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牢固的基础。
职业学校与企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深化产教融合的过程中,将企业师傅对学生的指导从技术技能扩大至人生成长,是设立企业导师的初衷。为此,企业导师不走“批量化”形式,而是在与若干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或紧密合作的基础上,挑选若干责任心强、愿意默默奉献的高水平师傅,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企业导师,要求企业导师每学期至少与学生开展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一次,每学期班级学生与企业导师开展体验活动一次,将原有师徒互动上升为人生内涵的探讨。
△ 学校获第一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
为了深化企业导师的功能,学校探索实施“现代学徒制”,进一步充实企业导师团队,并将企业导师划分为职业成长导师和专业成长导师两类。其中现代学徒制下的师傅即专业成长导师。因此,专业成长导师要扮演好三种角色:一是企业文化传播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即通过导师的积极倡导和身体力行传播企业文化。二是职业成长的支持者,即导师要帮助学生深化专业认知,指导学生进行专业方向选择,明确职业生涯发展,使其生涯规划切实可行而又充满希望。三是学生工作知识技能提升的教练员,即作为业务领域的专家骨干要以提升学生的工作水平和业务技能为己任,利用“传、帮、带”的方式手把手地教授学生技能。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校企双方确定了“四导师进校园”的足心呵护工程。企业大师、行业大师、创业大师和非遗大师四个类型的导师强强联手,心传口授,优势互补,探索出了“高足匠心”培养的新途径。企业大师传播具象的企业文化和精神,行业大师传播鞋革行业的专注文化和鞋革产业的精益精神,创业大师传播温州永嘉文化和温商创新精神,非遗大师传播温州百工文化和非遗匠人精神。
阅读更多
(责编:周晓雅 审核:黄三好)
- 2025-01-22
- 2025-01-22
- 2025-01-22
- 2025-01-20
- 2025-01-20
- 2025-01-20
- 2025-01-15
- 2025-01-15
- 2025-01-14
- 2025-01-14
- 2025-01-14
-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