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动商测评的研究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孙英俊
■杭州市闲林职业高级中学幼儿动商教育研究·系列报道(十三)
国外关于幼儿动商的测评研究较早,大多数学者基于McCloy(1934)年编制的综合运动能力测验量表。例如,Capute和Shapiro依据综合运动能力测验量表对8~18个月的幼儿进行动商测试。研究发现,根据动商水平可以有效预测幼儿的动作发展趋势,其有效预测率达到87%~89%。该研究还发现,动商可以有效预测幼儿的心理发展,低动商(得分低于50)的幼儿更可能出现多动、神经发育迟缓和学习困难等其他神经功能障碍。
一、国内动商的测量的研究
目前国内关于幼儿动商的测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例如,张红兵等以236名5~6岁儿童为被试,基于多元智力理论,根据动商的构成要素设计了儿童动商测验,通过对随机选取的236名5-6岁儿童,运用动商测试量表进行测试,借鉴离差智商计算方法推导出儿童动商的计算公式。他们该研究为其他年龄阶段个体动商测试提供科学参考。
之后,蒋磊也对幼儿动商测量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他通过专家访谈、特尔菲法,在初步提出的5-6岁幼儿动商测量评价体系的结构基础之上,经过两轮专家问卷确定了5-6岁幼儿动商测量评价体系的结构、指标要素、权重及幼儿动商的综合评价方法,其后使用实验测验及一般统计学方法进一步修改优化了测试指标。根据他的研究5-6岁幼儿动商测评量表客观测试,可以通过BMI指数、直臂悬垂、单脚站立、翻罐测验、格子跳等项目来测试。南京理工大学的常金栋根据当前国内外幼儿动商的测评方法,做出总结,他认为,这些测评方法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儿童动作为中心,根据儿童大肌肉群动作和精细标准的动作做出评价,以此估计儿童的动商水平,但动商概念以及评价标准是否仅取决于动作发展这一维度指标,不得而知。第二类是综合儿童四项测量指标,根据计算公式,得出动商分数,以此评价儿童的动商水平。这四个指标分别是身体机能、运动素质、运动心理以及运动智能。这一测量方法虽然将机能和运动智能这两个指标纳入到动商水平的计算中,但问题在于动商计算没有可供参考的科学公式,当前所采用的计算公式存在随意性。但这两类评价指标并非无一是处,毫无疑问,它们都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选择了恰当的测量指标和标准,这也给科学研制动商测量工具奠定了基础。
张红兵和王宗平针对7-12岁儿童编制了动商测评量表,他们的动商测量量表,突破以往体力活动、心理机能、运动适应、动作发展、动作任务等单独测试,主要从身体机能、行为发展、动作和任务三个方面进行评价,反应“个体、环境、任务”的交互作用,最终确定了3个维度,即身体商数、行为商数、任务商数。这些因素综合评价少年儿童的运动商数及随年龄增长的变化,形成了综合反应作用因素的发展性测试,弥补单一维度项目测试的不足。刘爽等从足球运动项目特点角度出发,解析动商理念在学前儿童中的应用,用来表示个体足球项目综合运动能力的程度。通过随机选取1000名学前儿童并对他们进行测试,研究确定了学前儿童足球动商测量评价量的初步体系结构、指标和权重。通过足球动商计算公式和离差商数计算以确定8个不同层次和层次差异情况。他们研究认为离差商数能够将动商在足球运动中的体现清晰直观地表现出来,而根据不一样的等级和占比情况又能将学前儿童的足球动商分为8个水平阶段,具有科学化的理论实践意义。一是按照动商水平的不同,科学编排,使教练员能够准确把握每个人在足球项目方面的真实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潜力;二是面对枯燥、空洞的概念,无序的分类,在“趣味化”的辅助下,使概念具体、分类合理、评价科学,给动商水平的对比和分析建立了更为清晰的内容指标;三是在动商、智商和情商与足球运动的关系之间,有了更为规范和科学的评估手段,在儿童的学前阶段,将着重挖掘儿童的“三商”潜能,使儿童的“动”和“能”结合起来,以启蒙儿童对于足球的兴趣和认知;四是更加科学和规范的编制教学计划。教师在学生发展中起到关键的主导作用,围绕教师教学,进行研究和规划,以使幼儿活动更具科学化和趣味化,增大对儿童的刺激程度,进而全面增强他们在足球方面的感知和技术能力。
二、动商评价与测量
动商是一个动态性的指标,动商不是定值,会随着个不同运动策略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1.评价指标
经过众多学者长期大量的研究发现,动商本质上作为一个商数,基于其内涵和数学体系,应当也必须构建一个量化体系,将其能够通过一个具体的数字或数学手段具体地表现出来,并不同因素之间应当能够进行最基本的合并、比较、评价等,以挖掘其内在潜能和实现其实践价值。张红兵等人认为动商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运动素质、运动心理、身体机能等, 主旨是考量锻炼意识、锻炼习惯、运动兴趣、运动潜能等。魏力等人建议动商测评标准体系构建需要参照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学生动商测评标准体系则需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来构建,主要包括身体匀称性、耐力、力量、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和速度等。
2.评价测量
张红兵等(2016)在构建 5-6 岁儿童动商测评体系中采用了三个方面综合评价方法,其中包括运动心理、运动素质、身体机能,动商计算公式如下:
MQ=100+15Z,Z=(X- x)/S
其中,均值选取 100,标准差用 15,X 为原始分,Z 为标准分,x 为平均分,S 为群体分标准差。
个体在群体中运动水平的相对高低或相对位置,作为表征参量构建动商的测评体系,具体设计如下:
如以反应速度能力素质的 100 m 跑为例,开展测试。假定某一个体 A 是总人数为 N 的受试群体中的一员,测试后得到 A 关于这个项目的具体成绩X,以及该成绩在此受试群体 N 中的具体排名。
在上述所提到的假定项目 100 m 跑测试中,可认为最终排名为 1、2、3…X…N,其中X 为个体 A 在该项测试中的具体成绩对应的排名,根据数学逻辑进行推演可知,个体 A 的成绩在该群体中的相对排名或相对位置可表述为:MQA=[N-(X-1)]/N*100%,其中 MQA 百米为个体 A 的速度能力商数。而若假定所描述的一受试个体在反映不同运动素质的多个运动中接受测试,则依同样的方法计算方法可得知个体 A 在每一项测试中的能力商数,分别记为 MQA1,MQA2…MQAn,则可得到:MQA=(MQA1+MQA2+…MQAN)/n,其中 n 为受试项目的个数 MQA 值即为个体 A 的综合运动能力商数,也即个体 A 的狭义动商。
根据常模评价理论,上述构建的动商测评体系,MQA1,MQA2,MQA3,MQA4,MQA5 分别设为五项测试指标的赋值商数。将本动商测评标准体系构建思路与国家标准相结合,对不同测试成绩段所对应的不同评价等级进行划分,从优秀到不及格阶段分别在1.0-0.1 区间内进行动商(MQ)赋值。那么 MQA 值即为个体 A 的综合运动能力商数,也即个体 A 的狭义动商。表述为:MQA=(MQA1+MQA2+MQA3+MQA4+MQA5)∕5。
作者简介
孙英俊,高级讲师,杭州市闲林职业高级中学幼儿动商教育研究院领衔人,余杭区体育学科带头人,杭州市优秀教师,杭州市教育学会中小学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体育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吉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客座教授,和田师范专科学校体育学院客座教授。荣获全国教科研先进个人、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国家级荣誉5项,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篇。主编教材4本,个人专著2本,国家专利1项,计算机软著2项。
阅读更多
(责编:夏雨 审核:黄三好)
- 2025-04-03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