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演习:融入真实生活的劳动实践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王松
■温州市轻工职业学校“名匠高足”育人品牌建设·系列报道(十七)
什么是劳动教育?《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以体力劳动为主,注意手脑并用”要求,进一步阐明了劳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指出“劳动教育是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活动”。
劳动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高度重视。然而,不可忽视的是,当前一些地方和学校对于劳动教育的理解还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观念偏差,从而不可避免地导致劳动教育实践上的种种问题。
“生活即教育”,为优化升级学校劳动教育新模式,促进劳动教育常态化开展,学校立足核心素养培育,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丰富劳动体验,提高劳动能力,提升劳动素养,培育劳动精神,落实“五育并举”要求,开展“一月一周一日”的立体式劳动实践活动。
推行自理型劳动教育
学生个人生活劳动习惯和意识的养成需要与寝室生活挂钩。2020年春季开学时,学校提出了“美丽寝室月”建设方案,第一时间向学生发出了倡议,号召全体学生打造“美丽寝室”,感悟劳动精神、提升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引导学生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
以劳净室,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在各班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从床铺整理到物品摆放,从地面打扫到门窗清洁,从垃圾分类到文明礼仪……事无巨细,从小处着手,从小事做起,严格按照学校寝室管理有关规定,坚持卫生严要求、高标准,时刻注意个人及宿舍内外环境卫生,从净洁自身、净洁环境着手,努力营造整洁有序、美观大方的寝室环境在学生的协作下,一间间寝室变得干净整洁,床铺折叠平整,物品摆放有序,环境舒适温馨。
△ 交通安全进校园活动
以劳防患,树立寝室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意识,“一勤天下无难事”,杜绝一切影响寝室文明安全的行为,努力形成安全整洁的寝室环境。为此,学校还设立了寝室安全员,作为宿舍的安全负责人,协助公寓管理员与楼层长做好宿舍日常消防安全工作,调动同宿舍学生的积极性,做好消防安全知识宣传,积极学习消防安全知识,落实学生公寓的各项规章制度,督促、检查本宿舍同学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定期组织本宿舍同学清除宿舍内易燃物品(塑料瓶、废旧纸张等),做好日常的“四防”(防火、防盗、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三关”(关门、关窗、关灯),确保本宿舍内无违章电器、劣质插线板、劣质应急灯等易造成学生公寓安全隐患的违禁物品,提醒其他同学不要无人时充电、严禁在宿舍吸烟。
以劳增识,坚持做好日常管理。学生层面,寝室所有成员配合寝室长做好内务检查工作,从小处入手,主动养成良好习惯和公共空间意识,从而形成公寓管理的日常化、制度化与自主化,共同维护寝室公共秩序;积极配合学校的管理和教育,尊重宿舍管理人员、保洁人员及其劳动成果,共创优良的寝室环境。学校层面,在“美丽寝室月”结束后进行评选。在评分标准的制定上,不仅仅在“文化布置”这一方面,寝室内的“就寝纪律”、“内务卫生”等都是评选的重要内容,在具体评比过程中,生活教官、年级组评选小组及全体行政人员全部参与并进行现场打分,最终分别以40%、30%、30%的比例进行分数折合,取前5%作为本次获选的“最美寝室”。
△ 教官进行内务整理教学
以劳育德,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寝室,做到举止文明,生活规律。寝室成员之间互相谦让,互相宽容和理解,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积极营造温暖和谐、温馨适宜的生活环境。通过活动,学生们营造了温馨、和谐、友爱的寝室氛围。
以劳创优,弘扬优秀寝室文化。在“美丽寝室”创建中,学校倡导集体观念的同时,尊重多元发展,引导寝室成员积极开展健康文明的寝室文化活动,力争形成和谐文明的优良寝室氛围,努力打造党员寝室、标兵寝室、风雅寝室等模范典型,将寝室真正建设成学生成长成才的家园。一些寝室还充分发挥创意,融入自己的设计与喜好,为自己的“家”添置一些元素、添置一抹亮色,展现出富有个性的寝室文化特色。
自“美丽寝室月”活动以来,本着自己动手、人人参与的原则,鼓励学生从创设美丽舒适的生活环境做起,积极参加发现美、创造美的日常实践,用心打造“高颜值”最美学生宿舍,大大提升了学生宿舍内务卫生水平及宿舍文化内涵,创建了整洁、舒适、优雅的宿舍环境,实现了把劳动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鼓励学生从自理到自律,再到自立。
推行服务型劳动教育
校园是学生接受劳动教育、获得成长的主阵地。学校德育团队努力将校园内时间、空间、环境和资源等要素进行整合,着重学校将传统的“文明实践周”活动升级为“劳动实践周”活动,形成劳动教育载体,将劳动融入日常教学,让学生在校园里发现“现场”、走进“现场”,通过“现在进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提高劳动技能,认识劳动价值,不断拓展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
根据“劳动实践周”安排,学校每周安排一个班级轮值劳动,劳动任务由后勤处统一分配,劳动地点包括校园道路、实训楼周边环境、教学楼楼底、篮球场、田径场等地。为了确保劳动实践的有序性,值周班级学生分组进驻文明监督岗、文明巡逻岗、垃圾回收站岗、用餐服务岗等岗位,到学校各职能部门跟班学习、宣传消防知识、清扫地面卫生、维持校园纪律、清洁垃圾桶、清洁实训楼楼道墙壁等。
△ 志愿者在图书馆进行整理图书
其中文明监督岗包含校门岗和楼道岗。校门岗的学生负责检查进入校园的同学们的仪表,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提醒同学们使用免洗洗手液;楼道岗的学生负责检查仪容仪表。文明巡逻组的学生负责检查校园角角落落的卫生,劳动内容包括捡拾白色垃圾、小石块和干枯树枝,绿化带内杂草清理,教室小广告清理等,劳动区域覆盖整个校园。垃圾回收站岗位的学生负责同学的垃圾分类监督,以及组织开展“变废为宝”垃圾回收和创意设计活动。用餐服务岗是因为疫情而“特设”的,即在中午和晚上用餐时间,将食堂美味可口的饭菜和饮料送到每班门口,确保同学们顺利就餐。
劳动教育,活动是载体,行动是体现,目的在养成。这一活动立足于学生真实生活情境,让学生去观察学校各个环节的工作运转,去体验学校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去参与学校各个部门的工作管理。在“劳动实践周”实施过程中,教师手把手引导示范,引导学生会分工、会合作,会选择、会使用劳动工具。通过“传帮带”的方式夯实劳动能力,经过一周的劳动实践,学生学会了多项劳动技能,如擦门窗,扫地面,收垃圾,摆桌椅等,劳动能力日益提升。
△ 警校联动
“劳动教育要真正回归,就要在教育学生爱劳动、会劳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懂劳动之义、明劳动之理,由衷认可并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的道理。”秉持着这样的初衷,实践周结束后,教务处安排专门教师对活动效果进行科学合理评价,制定劳动素养评价标准,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组织学生绘制劳动清单、撰写劳动日记或心得体会、进行劳动成果展示分享、评选校级劳动达人、劳动模范等,引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认识、体验、感受、反思,激发学生爱劳动、会劳动的热情,从而实现“自我劳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目的。
推行体验型劳动教育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家庭是一个最全景式的劳动场域,是学生劳动教育最好的启蒙地。为此,学校协同家庭,设立家庭劳作日,将家庭作为学生劳动教育的第一空间,培养学生良好家务劳动习惯,以更广阔的视角看待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
△ 反诈骗安全教育活动
学校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联合德育处,根据中学生家庭生活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制定了《家庭劳作日指导手册》。内容设计旨在引导家长培养孩子自觉的家务劳动习惯、自理的劳动技能。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鼓励孩子自觉参与、自己动手,随时随地、坚持不懈进行劳动,掌握洗衣做饭等必要的家务劳动技能,每年有针对性地学会一至二项生活技能。
疫情期间,学校还创造性开设了“家庭劳作日”直播活动。全体学生以班级或宿舍为单位进行视频连线,班主任化身劳动技能导师,现场讲解家庭卫生标准和整理技巧;学生进行居家劳动,“直播”劳动过程,晒出劳动成果,开展在线劳动竞技,养成良好生活劳动习惯。活动结束后,通过朋友圈打卡、班级群分享、网上云平台等线上形式交作业。家长积极做好指导和评价,有声有色开展班级交流活动。
为了进一步扩大家庭劳作日的活动范围,提升体验型劳动教育的价值,学校将项目式教学引入家庭劳作日,实现劳作阵地从家庭到社区到自然的延展。近年来,项目式学习以其内源性、整合性、实践性与创生性等突出特性,成为核心素养时代的重要教学理念,并逐渐走进中职学校,在专业教学、德育实践活动领域得以广泛应用。其强调现实与合作的基因,正是其成为劳动教育抓手的先天优势。目前,学校正在试点创建“家庭劳作体验日”项目发展体系。即依据日常性劳动、服务性劳动、生产性劳动三大板块的不同类型,在居家劳动、社会公益、田园劳作三大子项目中分别设计不同的项目学习主题。
居家劳动活动项目中,设立了主厨担当、清洁担当、家长担当等项目。要求学生利用休息日当一名快乐的“小主厨”,在家长的指导下做一个凉拌菜或一个小炒菜;当一名灵巧的“小能手”,清理自己的小天地,铺床、叠被子、整理书桌、打扫自己的房间;当一名能干的“小家长”,和妈妈换一天岗,做一天妈妈每天要做的家务活,体验妈妈劳动的甘辛。
△ 志愿者张贴公益广告
社会公益活动项目中,每位学生在教师、家人及社区服务人员的帮助下,选择一个社区岗位,定期参加,定期展示,在实践中培养品德,养成习惯。例如当一名勤劳的“小公民”,为社区“增添光彩”,和父母一起到自己的居住的社区与环卫阿姨一起打扫卫生;当一名阳光的“小记者”,以“劳动最光荣”为主题拍摄一组在节日假期间仍然坚持在工作岗位上的叔叔、阿姨的照片,了解他们工作的辛苦。不论哪种实践活动,学生都以自己的劳动满足了社会或他人的需要,社会担当意识和美好品德悄然形成。
田园劳作活动项目中,设立了花卉培育、果蔬培育、禽畜饲养等子项目,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走进田间地头,感受丰收的喜悦与劳动的快乐。例如:当一名专业的“种菜手”,结合二十四节气,按喜好种植农作物,了解挖地、锄草、播种、浇水、施肥、养护的过程;当一名优雅的“酿酒师”,走进葡萄大棚,自主采摘葡萄,以亲子合作形式酿制葡萄酒,在这一过程中体验农产品深加工过程,从而形成了农产品增值意识。
同时,“家庭劳作体验日”的各个项目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分学段制定学习要求和劳动素养发展目标。低段学习以培养劳动兴趣为主,中段学习强调劳动技能的学习与培养,高段学习则突出问题解决能力,主张在劳动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在“主厨担当”项目实践中,低段学生只需要学会水果和凉菜制作,如蒜泥拍黄瓜、蔬菜沙拉,操作简单,力求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下厨的乐趣;中段学生则尝试制作具有地方特色的家常荤菜,如糖醋里脊、笋干老鸭煲、葱油扇贝等,让学生在体验劳动成就的过程中提高厨艺技能;高段学生则需要自主设计传统节日主题菜单,了解节日饮食文化,从外观、味道、健康、寓意等多方面展开劳动创意。
作者简介
王松,高级教师、软件工程硕士、高级鞋类设计师,温州市轻工职业学校校长,从事鞋类职业教育、鞋类技术创新创业、鞋文化传承等工作。现任全国职教鞋服饰品专指委副秘书长,《西部皮革》杂志编委,《中国鞋都》杂志特别顾问,浙江省皮革行业协会理事,省中职学校特色专业教研大组理事,温州市鞋革行业创新与技术专业委员会顾问,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专家顾问,中国鞋都商学院专家顾问。省第二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奖,省中职名师(教育管理),省皮革智慧贡献奖,温州市首批“教育名家”培养对象,温州市第六届名校长,国内首个鞋类专门化职校创办人,“一足间”鞋石收藏馆创始人。
阅读更多
(责编:周晓雅 审核:黄三好)
- 2025-01-22
- 2025-01-22
- 2025-01-22
- 2025-01-20
- 2025-01-20
- 2025-01-20
- 2025-01-15
- 2025-01-15
- 2025-01-14
- 2025-01-14
- 2025-01-14
-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