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 引领成长
——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举行“匠心书院”啃读坊经典共读活动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许静静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系列报道(二)
3月3日下午,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啃读坊成员在图书馆四楼“匠心书院”开展读书分享会。活动由办公室副主任、啃读坊坊主李佳慧主持,心理健康教师狄佩丽和“匠心书院”啃读坊19位成员共同参与。
本次分享的主题是“学会倾听不容易”。李佳慧介绍了本次活动的相关内容。成员们以郑杰校长《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为载体分享了各自的感悟。
倾听是对学生最基本的爱
狄佩丽老师她认为,“倾听是对学生最基本的爱。教师倾听意味着把学生作为平等的生命来接纳,是真诚的平等与尊重。教师能否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否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能否主动获取知识的情感基础,更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杨瑜瑜老师说:“教师对于学生的发言,重要的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和想法。善于倾听不仅是尊重他人,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有效的倾听能帮助我们博采众长,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我们触类旁通,萌发灵感。”戴倩倩老师说:“作为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多种多样的声音,真诚的声音,异样的声音,甚至叛逆的声音。因为教育意味着尊重,而尊重,就要容纳更多的震撼。”
学会做一位共情的倾听者
陈奕进老师分享了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与学生相处的心得。教师应该给学生充分表达自我的机会。虽然有时候真话未必是正确的,但是认真的倾听会给教师一个发现学生错误的机会。在意识到学生所言所感有偏差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引领学生步入正确的人生轨道。廖俊宇老师老师结合自己的班主任经验,阐述了教师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系的重要方法。如果教师只是摆着教师的姿态,或者只是以教师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学生往往会不接受,或者会反抗,教师应该把每个学生都看作是充满个性特征的个体。吴小敏老师则说,任何的沟通都是希望被理解的。所以教师面对学生时需要做一个共情的倾听者。共情式倾听需要我们集中全部的注意力,不仅要关注说出来的话,还要关注手势动作、身体的姿势和面部表情。当你放下自我,全神贯注地聆听对方说话时,对方就能感到被理解了。
坊主李佳慧就以上讨论进行了总结。她认为,作为老师有两个重要的使命,其中一个角色负责教授学生专业知识,所谓“传道授业”,而另一个角色,则是潜在的,但同时也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要作为学生“成长的导师”,即“解惑”,教师要与学生沟通谈心,倾听学生的喜怒哀乐,体验学生的思想情绪,教师要以倾听的方式感悟学生生命的存在,参与学生生命的成长,成为孩子内心的依靠和思想的引路人。
倾听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
最后,潘颖琦老师给大家分享了周建文的《在内心深处遇见学生》一书。本书作者娴熟地应用各种心理学理论,来处理教育实践中碰到的问题。立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他细致地刻画了当代教师的价值光谱,提出了调整和改善的建议;根据科胡特的人格“三极结构”理论,他结合自己亲历的案例,探讨了学生人格发展的课题。这些饶有新意的引申发挥,使理论摆脱了抽象性而获得了鲜活的生命力,更易为人们所通达。
潘颖琦分享了书中“倾听是世上最美的声音”一文。“倾听一个人就是对他最大的爱与尊重.,一个人只有感觉到自己被倾听,才会感觉到自己被接纳和理解,才能感觉到自身的存在。长期没有被人倾听,他就会感觉自己是一个异类,被整个人类社会排除在外,他生存的力量和勇气就会被不断削弱,各种心理疾病就会溢生,慢慢地就会失去自信心和存在感。倾听是至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具有疗愈作用的心理治疗手段之一。”
李佳慧表示,通过本次读书分享活动,“匠心书院”啃读坊的每位教师认识到倾听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希望每一位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都能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思维环境。关注学生心理,呵护健康成长。
(责编:陈岩 审核:黄三好)
阅读更多
- 2025-04-18
- 2025-04-18
- 2025-04-17
- 2025-04-17
- 2025-04-17
- 2025-04-17
- 2025-04-16
- 2025-04-16
- 2025-04-16
- 2025-04-14
- 2025-04-14
-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