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区共学养老优质范本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许世俊 陈晓静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系列报道(十七)
9月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文学院及哲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和浙江大学社会学系等7个单位13人组成的社区教育考察团来余杭区五常街道调研,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汪国新、余杭区社区学院副院长倪贵忠等人陪同考察,共同探讨社区老年教育与社区自治问题。
上午,考察团一行先到西溪融庄探访颐乐学院办学情况,探索共学养老小区自治模式。随后,他们又来到西溪风情社区,参观考察幸福大学堂品牌建设情况,听取倪贵忠和五常街道老年学校校长金国文关于社区共学养老工作开展情况汇报,以及西溪风情社区书记都军伟关于幸福大学堂建设的进展情况介绍。
下午,在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与人文社科研究新视野专题调研座谈会上,五常街道老年学校陈晓静老师分享了按原著民社区、城市居民社区、新居民社区三种不同类型小区因地制宜做好学共体建设的成功经验。考察团成员在与颐乐学院负责人吴根美、陈晓静面对面交谈后倍感兴奋和激动,为他们的教育情怀和工作艺术所感动。考察团成员表示,感受到五常街道老年教育成绩斐然,工作开展有高度、有深度、有广度,为提升辖区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安”提供了一条有效可行的实践之路。
专家高度赞誉五常地区的基于“共学养老”的特色老年教育样式的新探索,对城市社区开展老年教育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社区共学养老优质范本。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贺照田教授表示:“此次调研慕名而来,满载而归。汪国新先生的生长型社区教育理论和杭州市及余杭区进行的社区共学养老实践探索,会从根本上改善和影响中国社区教育和中国社区建设的未来。”
据悉,人文社科类专家学者自费专题实地考察研究社区教育尚属首次,考察团在来余杭调研前已经在杭州的上城区和西湖区调研了两天,用两个半天时间听取了汪国新主任关于社区学习共同体学说和社区共学养老的杭州探索的专题汇报。
(责编:夏雨 审核:黄三好)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