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共学养老 区域系统推进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韩民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系列报道(二十三)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学习型大国”的建设需要高质量的老年教育,应对积极老龄化国家战略,需要聚精会神创新老年教育发展方式。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64亿,占比18.7%,比2010年上升5.4个百分点; 65岁以上老年人超过1.9亿,占比为13.5%。据预测,2020年至2035年中国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人口平均每年增加1000多万。截止2019年底,我国共有老年大学7.6万多所,比2017年增长22.7%;在校学员1088.2万人,比2017年增长33.8%。2019年,全国每万名65岁以上老年人口所拥有的老年大学(学校)平均为4.3所。远程老年教育学校6345所,是2017年的6倍,远程教学点3.6万个。注册学员387.4万人,比2017年增长68.9%。面授与网络学员数量比约为7:3。(老年大学协会编《中国老年教育发展报告(2019-2020)》)从以上统计看,老年教育机构和远程教育所涵盖的老年学习者人群(1476万)只占老年人口(2.64亿)的很小比例(0.06%)。
▲图为《社区共学养老新探索》 朱慧明 编著 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我国老年教育现状,总体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年教育服务人群面窄,老年教育服务人群主要是低龄、身心健康、生活压力较小的人群;二是教育内容还不足够丰富,教育内容大都以老年人的兴趣学习(文化艺术等)为主;三是教育方法比较单一,老年教育机构和远程学习,主要是沿用学校教育的方法。老年教育机构和老年远程教育,远远不能适应老年人学习需求,老年教育资源短缺和利用率、参与率不高的现象并存。 据中国疾控中心数据,中国病例中60岁以上感染者占31.2%,与粗病死率2.3%相比,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粗病死率要高出很多,原因很多,但与老年人缺乏防控意识和能力有直接关系。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堪忧,75.8%被一种以上慢性病困扰。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接近5000万人。55岁以上老年人中,患抑郁症的占23.6%。疫情期间因购物难、看病难、出行难及信息不畅,导致老年人更多心理问题。随着中国快速进入老龄化、少子化时代,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失能老人等呈现持续增加趋势。目前中国老年家庭中空巢老人已达1.8亿,而“数字鸿沟”使这些老年人的照看难度增加。中国老年教育面临重大挑战,老年教育的服务面向、受惠面亟待拓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2021〕》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老年人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社会保障、社会参与、权益保障统筹发展,推动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道路。努力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提出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完善老年人健康支撑体系、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着力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完善就业、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作用。”
改革和创新,是解决我国老年教育面临的突出矛盾的根本出路。
一是要创新老年教育发展模式、服务模式。从老年教育体系转向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不仅要扩大老年教育资源,更要加强对老年人自主学习的支持服务。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不能只是“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聚焦弱势老年人群的教育和学习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建设不是要自成体系,而是要纳入终身学习体系的建设。终身学习体系是有机整合的各种教育和学习资源的总和,用终身学习的观点来看待老年教育,有些认识需要转变:老年教育不等于老年教育机构、老年大学的教育,老年教育和学习不仅发生在老年教育机构,而且大量存在与老年教育机构外(机构内的教育/学习与机构外的教育/学习)。要把组织化的、半组织化的、自组织的、非组织化的学习都纳入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建设的视野,促进各类学习的相互联系。
“探索养教结合新模式,为社区、老年教育机构及养老服务机构等提供支持”,老年教育服务体系建设要坚持以社区为中心,因为只有社区的老年学习机会和资源更容易获得、更方便老年人就近学习,尤其是那些年长的、患病的、生活困难的老年人的利用。扩大老年教育资源,要深入挖掘老年人群中蕴含的丰富的学习资源。老年人的生活经历、经验、智慧、专业技能本身就是非常难得的教育或者学习资源。
二是要创新老年教育(学习)的质量观与评价。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的一大主题是高质量发展,老年教育的发展除了扩大资源,提升质量也是一大主题。什么是教育质量?教育质量是实现教育目标的程度或者成效。提升老年教育服务质量,不能简单照搬学校教育的做法,一味强调老年教育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老年教育目标与青少年学校教育的目标有所不同,衡量老年教育质量的标准就是多大程度上促进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激发了老年人积极养老的心态,多大程度上促进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安、老有所为。
三是要创新老年教育/学习的内容与方法。在教育内容上,要针对老年人多样生活需要、学习需求、养老需求,不断丰富和发展。特别是要满足个性化的、紧迫的学习需求。老年人的教育和学习方法与青少教育有很大不同,老年人记忆力减退(但不意味学习能力下强),所以课堂化的教育和学习并不适用于老年人的教育/学习,至少不适用于大部分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老年人的教育和学习。老年教育/学习的方法应充分考虑老年人学习的特点,与老年人的生活、生命成长更紧密地结合,有助于吸引更多老年人的参与、激发老年人内在的学习动机、采取老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促进老年人的自主的、可持续的学习,更多采取参与式的、活动式的、体验式的和团队学习。国外老年教育和学习内容与方法的启示。跨代学习(日本)、服务于弱势老年人群(如智障者,日本)、团队学习(学习圈、瑞典、日本)、生活史、人生故事(法国、日本、韩国),等等。
我会副理事长汪国新先生在专注于“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10年后,于2017年提出“社区共学养老”新理念,从2018年起到2023年下半年,连续6年举办了六届全国社区共学养老研讨会,我应邀参加了五届会议并分享了我的思考心得与推进建议。在我看来,社区共学养老,很好地呼应了我多年来关于老年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倡导,一是“社区共学养老”的主体性特征很好体现了“加强对老年人自主学习的支持服务”的精神。二是“社区共学养老”的团队学习、互助共同学习,很好地体现了老年人学习特征,让老年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成为提高生活品质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了老年教育的吸引力。三是“社区共学养老”能同时满足活力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内在需求,很好地激发了老年人积极养老的心态,在共同学习的过程中促进了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在提高成就感、获得感的同时提高了归属感、幸福感。
参加2018年在杭州市建德市举办的首届全国社区共学养老研讨会以来的五年中,我持续关注社区共学养老项目的发展进程,我欣喜地看到杭州市的“社区共学养老”项目于2021年被认定为全国终身学习品牌项目,2022年杭州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加快老年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了“实施共学养老工程”,在未来3年里评选表彰100个共学养老示范基地。《北京市“十四五”期间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2021-2025)》中,在优化教育服务,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部分也明确提出“积极推进老年教育和社区共学养老”。共学养老已经成为地方政府推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教育科学研究的先导性作用得到较好的体现。在我看来,社区共学养老,是破解老年教育资源困境的新思维,是老年教育方式的新探索,是提高老年教育质量的新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社区共学养老区域推进策略研究》是临平区申报立项的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学习专委会的重点课题,《社区共学养老新探索》一书作为该课题的核心成果,是临平区自2019年确立社区共学养老为区域老年教育发展的品牌项目后,5年来实践探索成效的集中体现,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临平区早在5年前就确立聚焦社区共学养老这一具有前瞻性和现实性的项目,体现了临平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和实践探索的勇气。
本书的出版,让我欣喜地看到了基层一线社区教育工作的情怀与求索的精神,同时我也相信,选准了课题长期坚持探索就会出成果,教育科研部门的专家学者与一线教育工作者的紧密结合,是产生教育科研成果、推进区域终身教育(学习)发展的重要路径。
本书的出版,相信一定会引起终身教育(学习)领域的同志的广泛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基于社区的老年教育在更大的范围内高质量发展。希望本书作者,以此书的出版为起点,深耕社区,深化研究,形成更加完整和更加深入的研究成果,丰富我国终身学习理论成果与实践经验,让更多的同类地区的同行从中受益,让更多的中老年朋友参与到共学养老的行列中来,享受更美好的生活。
是为序。
(本文作者系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终身学习专委会理事长,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本文标题系编者所加,未经本人审阅。)
(责编:李淑颖 审核:黄三好)
阅读更多
- 2025-01-22
- 2025-01-22
- 2025-01-22
- 2025-01-20
- 2025-01-20
- 2025-01-20
- 2025-01-15
- 2025-01-15
- 2025-01-14
- 2025-01-14
- 2025-01-14
- 2025-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