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家门口的社区幸福大学堂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徐天娟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系列报道(二十四)
翩翩春已来,微雨众卉新。3月5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学习委员会副会长、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汪国新,杭州学习生活促进会副秘书长金琳一行走进杭州市余杭区五常街道文一社区、南滕社区对社区老年教育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调研。文一社区党委书记杨秋余、南滕社区党支部书记陈海燕以及余杭区五常街道老年学校副校级视导员许世俊等人参与调研。
在座谈会上,杨秋余对于社区人口分布特征、老年人口比例做了介绍,并就本社区老年群体的学习能力、活动开展现状、活动场地功能和社区福利做了全面分析,概述了社区“融乐,融和,融爱,融商,融聚,融学”六融理念的架构和具体实施方案,同时,对于打造居民家门口的幸福大学堂表示支持和期待。陈海燕介绍了南滕未来社区从创建到运行的全过程。作为浙江省第四批未来社区试点项目,社区开启“TOD+未来社区”的融合实验,对于公共活动资源进行了深度挖掘,对于老年活动中心设施、社群活动样式,如“常青滕伙伴计划”进行了创新。在会上,她表达了社区未来对优质学习项目和师资团队以及提升社区学共体品牌的需求。
汪国新对参与本次调研的两个社区在社区治理的理念和学共体活动开展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他重申了社区共学养老的积极意义并提出在五常街道进一步扩大社区幸福大学堂创建力度的愿景。他指出要依托社区现有场地、财力和人力资源,把共学养老的理念真正落实到社区教育活动的开展中,打造杭州市领先乃至更高层级的老年教育品牌。
与会的文一社区、南滕社区学共体核心成员围绕学共体发展和个体成长作了发言。许世俊视导员就幸福大学堂在西溪风情社区的创建经历、目前的运行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做了汇报,并就文一社区、南滕社区在领导核心、场地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潜在的优势做了分析。
本次调研紧扣“发展老年教育,创新社区治理”这一核心,擦亮以“共建、共学、共享”的社区精神文明底色,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构建守望相助的邻里关系的美好蓝图。统一了“理解居民、动员居民、组织居民、服务居民”思想认识,为五常街道社区幸福大学堂的成功创建起到了有效的助推作用。
(责编:夏雨 审核:黄三好)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