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老年教育 推进共学养老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王关校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系列报道(二十

 

2024年12月2022日,第七届全国社区共学养老专题研讨会在杭州钱塘区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的主题为“中度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共学养老的新发展与挑战”,由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学习专委会、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科研机构工作委员会、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杭州市钱塘区教育局承办,杭州学习生活促进会社区共学养老专委会杭州市钱塘区社区学院协办,“社区教育大讲堂”新媒体编辑部媒体支持。

 

 

来自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福建、四川、山西、河北、河南、湖北、江苏、山东12个省直辖150人参加研讨会研讨会包括14个专题报告和2个互动交流环节,内容丰富、精彩纷呈。

 

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大使衔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理事会成员杨进在《国际社会终身学习发展趋势》的报告中指出:人人享有终身学习权利逐步得到保障;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得以倡导;教育学和学习科学理论取得新发展;学习型城市、社区、乡村和学习型组织建设逐步推进。在《学习科学视域中的老年学习》的报告中提出,应当高度重视为老年人提供学习机会;发挥学习科学在促进老年学习中的作用;开发对老年人友好的学习场景与技术。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原副校长江波在《老龄人口 基层治理 终身学习——社区治理视域下老年教育问题的思考》指出,终身教育理念与积极老龄观完全一致,建设终身学习/教育的社会是积极应对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必然要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必然是终身学习/教育的学习型社会。为社区“一老一小”提供高质量的社会情感服务支持,是社区党委的责任。高质量的社区建设需要社会各方积极参与,需要专业化的团队的支持和赋能。加快推进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成熟成型,推动养老生活向发展型、参与型转变,真正让每一名老年人都“老有所养”。同时提出了共学养老、学/养结合,学(教)/护(医)结合、医(护)/教(学)结合等观点

 

 

上海开放大学校长,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副会长贾炜在《从联接到融入——数字化赋能上海老年学习团队的生态式解法》报告中提出,老年学习团队是推进积极老龄化的重要支点。数字化是橇动老年学习团队的有力杠杆。生态式解法是滋养老年学习团队的关键之举。老年学习团队组织方式转变对数字赋能提出新要求。数字化赋能的重点不是去组织老年学习团队,而是要为团队生长创设更好的生态环境。通过数字化赋能,从增加数字联接到融入数字生活。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学习专委会副理事长,杭州学习生活促进会副会长兼社区共学养老专委会主任汪国新在《社区共学养老新发展与挑战》报告中提出,老年教育经费短缺,倒逼教育与学习方式的变革,社区共学养老恰逢其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从国计与民生两个视角看,社区共学养老之路是必由之路。杭州七年推进社区共学养老,已经受到了人文社会科学家领域专家的关注,得到了终身教育领域的高端学者认同和赞赏,也受到东亚学界的关注。实践探索的面扩大到北京、河北等更多的地区了,经济相对困难的保定市唐县已经尝到了培育老年学习共同体的甜头。继杭州市之后,北京市 、武汉市等地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明确提出“发展社区共学养老”。 学习内容方面,更加重视心理素质提升与心性的完善。

 

 

神户大学名誉教授,凑川短期大学前校长、特任教授末本诚(日本)在《利用生活故事促进老年人学习》的报告中提出,回顾过去的经历虽然是“面向过去(回头看)”的行为,但并非必然是消极的。利用生活故事进行学习,就像是对过去的某个时刻打上光源,照亮现在的自己,并将光影投射到未来。这样就能更清晰地看到(认识)自己。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编审,社区学习共同体研究中心(全国)副主任项秉健在《出老惟共学》报告中提出,学习是一种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的过程,生命成长需要自我否定,惟否定旧“我”,才能实现生命成长;犹如蚕破茧、蝉脱壳,更新来自内在的生命力。生命成长的过程,就是学习、思考、自省的过程;不是芯片间的知识拷贝,拷贝不需要过程。

 

 

杭州市钱塘区社区学院院长王关校在《普惠多元 泛在可选——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钱塘实践》报告中介绍 ,钱塘区以“普惠多元、泛在可选”为目标,高质量发展老年教育,织密网络,优化运行机制,整合利用资源, 将区级老年大学、老年电视大学、老年开放大学合并,实现管理同步实施、资源统一调配、特色相互借鉴、功能全面发挥,为区域“共学养老”全面推进提供了条件。

 

 

杭州市临平区中心学校副校长余娟文在《社区共学养老临平县域新探索》报告中介绍,重视制定完善老年培育管理机制稳定和发展老年学共体是县域推进社区共学养老的基础,建立和运用社区联络员开展老年教育的制度,是扶持老年学共体的关键,挖掘社会资源,建设和优化社区共学养老基地,是县域推进社区共学养老的有力举措。临平区探索县域社区共学养老的机制取得初步成效。

 

 

北京教科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市成人教育学会学术部主任邢贞良,北京教科院研究员、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史枫,在《社会参与视角下社区共学养老的需求模型与供给策略探究》报告中指出,传统的老年教育组织形式难以满足老年人高级社会参与的需求。老年学习共同体要从休闲娱乐型向赋能社会参与型升级。社区共学养老是最具时代特色、泛在可及的高质量老年生活(社会参与)组织方式。老年教育服务老年人的生活,可以从社区共学养老中找到出路。社区供给策略,一是进一步吸引老年人社会参与,二是社区学习空间开放、共享与挖掘, 三是赋能高质量老年生活的项目设计。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成人教育》原副主编、作家徐明祥在《中度老龄化社会社区共学养老的民生意义》报告中强调,中国“社区共学养老”实践的特点是原创、实用、接地气民生,全面推进前景广阔,在实践中越来越显示出其生命力,值得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学习和推广。社区共学养老的推进,民生意义与价值突出。要积极为开展农村“社区共学养老”创造条件。社区共学养老是农村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的有效措施之一。社区共学养老能够在“增强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内生动力”方面发挥独特的优势。

 

 

广州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教育部继续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熊军“慎思笃行 泛在可及”报告中指出,深入思考和躬身力行,是办好老年教育的法宝。老年教育具有“普惠”本质,要坚持“兜底、公平”原则 ,市开放大学,重点创新运营方式,推动老年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联动,真正实现现实意义的“泛在可及”。康养学游项目的有益探索和“星海杯”中老年合唱节(省内外23支队伍、共计3000余人参加)的成功举行,正是社会参与、全民行动之主体渠道(开放大学)与社会渠道畅通联动机制创新的成果体现。

 

 

福建省终身教育促进会秘书长蔡正华在《健康老龄化与社会资本的关系研究——以福建乡村乐龄学堂为样本》报告中说,终身学习包括生命各个阶段的学习,包括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学习。乐龄学堂是一个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生,解决个人和社区的需要的过程。乐龄学堂提供机会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建立社交网络和促进其在家庭、社会及更广阔领域内发挥作用,使老年人获得价值感、归属感和依恋感。

 

 

北京修实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陈茂雷在《坚定走社区共学养老之路》报告中表示 ,社区老年学习共同体是老年教育得以落地的重要平台重视课程建设,关注所设课程的针对性与指导性。重视知识转化,关注学习者的理解、接受、运用。重视道德教育,关注心性提升、生命成长一以贯之。北京顺义实践表明老年学共体一年一本好书阅读是培养成员读书习惯的好方式,线下为主的团队学习是社区共学养老的首选,北京修实公益基金会的老年教育项目,将坚定地走社区共学养老之路。

 

 

大会设置2个互动交流环节现场热烈讨论,与会嘉宾纷纷就如何促进终身学习体系的完善、创新老年教育模式、加强社区共学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等议题各抒己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国老年教育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思考,更为推动形成全社会关注、支持老年教育的良好氛围奠定了坚实基础。“社区共学养老”理念,作为社区学习共同体实践的深化与创新,凭借其投入小、易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特性,展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从杭州的实践探索,到北京、武汉等地的积极响应,再到被纳入多地学习型城市建设计划之中,“社区共学养老”正逐步成为推动中国养老事业发展和老年教育深刻变革的重要力量。随着“社区共学养老”模式的不断深化与普及,将会有更多的老年人受益于这一理念,享受到更加丰富、多元、高质量的老年教育服务。同时,这也将进一步促进终身学习体系的完善,推动老年教育式的创新社区共学养老服务平台的建设,为中国老年教育的未来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道路。

 

大会由汪国新主任、史枫所长(北京教科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科研机构工作委员会副理事长)、何丹书记(杭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原副书记、原杭州市教育评估与师生发展中心主任)共同主持。

 

阅读更多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责编:陈岩 审核:黄三好)

创建时间:2025年1月3日
首页    资讯    聚焦老年教育 推进共学养老
  •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追逐心中的梦想
    追逐心中的梦想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 “筑梦新学期 同心向未来”专栏
    “筑梦新学期 同心向未来”专栏
    “培养综合素质 发展核心素养”暑期研学专栏
    “培养综合素质 发展核心素养”暑期研学专栏
    “骊歌声响 逐梦远航”毕业季专栏
    “骊歌声响 逐梦远航”毕业季专栏
    “体验端午习俗 传承传统文化”专栏
    “体验端午习俗 传承传统文化”专栏
    “崇尚一技之长 擦亮生活底色”专栏
    “崇尚一技之长 擦亮生活底色”专栏
    “关爱心理健康 护航学子成长”专栏
    “关爱心理健康 护航学子成长”专栏
    “弘扬雷锋精神 劲吹文明新风”专栏
    “弘扬雷锋精神 劲吹文明新风”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校园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