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霞琴:为孩子的心灵守护一片晴空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本网记者:黄三好
人物简介
林霞琴,女,硕士学历。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督导师。现任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副书记、副校长,海宁市心晴社工事务所主任,海宁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海宁市第十三、十四届党代表。曾获嘉兴市优秀社会工作者,嘉兴市"红船育人"先锋,海宁市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在学校心理健康和社会工作领域,致力于对逆境学生的赋能,新居民子女的融入,失衡家庭的重塑,以及教育系统社工人才培养和社工机构的孵化。融合心理学和社会工作专长,开展讲座、沙龙、团辅超百场。
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心理辅导站“心翼坊”团队的基本情况(成立背景、师资、活动、成果等)介绍一下。
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是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学校心理教育规范化建设科研基地,海宁市心理协会会员单位。“心翼坊”是省一级心理辅导站,省心理健康示范点。心育工作一直是我校的重点工作之一,纳入学校名校工程建设任务之一,被评为“海宁市学校德育品牌特色”项目。
2007年学校建立“心翼坊”工作站,以“一体两翼”为特色,即以学生为本体,以教师和家长为展翅翼和助推翼,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项目化心理健康社会工作。学校实行自上而下的“全员心育”制度。由校长担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组员包括学生管理处、教学管理处、各专业部、班主任、心理辅导站、各专业部特聘心理指导老师等。各部门专人负责,分工合作,形成全校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全员心育模式。在宏观层面上,学校推行心理健康三级防护机制。在中观层面上,以制度保障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开展,成立关爱心困生工作组,制定学校“关爱心困生”工作流程及心困生复学工作流程。在微观层面上,学校于2015年因政府要求成立海宁市心晴社工事务所,以项目化的运作方式,从社会工作的视角,针对心理上陷于困境的有个别化需求的学生,开展学校社会工作。
心翼坊目前共有15名老师,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10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2人,心理健康教育B证1人,其中10人还持有国家社会工作师证书。这15人同时担任学校心晴社工事务所的兼职社工。心育骨干团队抱团成长,从成立初的5人发展到15人,有相同的情怀和愿景,愿意以自己所学去帮助更多的人。团队也提供了彼此促进,彼此取长补短的成长平台。每年都会组团或自发参加许多专业培训,团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有人擅长团体辅导,有人做家庭治疗,有人是精神分析流派的,有人擅长后现代的治疗手法。有学生或家长前来求助,团队会跟据问题和需求,选择匹配度高的心理咨询师去咨询。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形成了点面结合、重点突出、辐射引领、服务社会的特色与亮点,被浙江日报等多家媒体做过报道。点面结合,重点突出。全体层面上,每一学年开展1次心理健康黑板报专刊评比,出版1期《心灵有约》专刊。每年邀请省内专家开展一场以上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每年举办校园心理剧大赛,至今已举办十届。多次参加海宁市及嘉兴市的校园心理剧比赛,5次获海宁市一等奖,3次获嘉兴市一等奖。每年面向家长组织至少一次专家讲座,或若干工作坊沙龙活动。面向教师组织心育培训、拓展沙龙等活动。在提升老师心育工作能力时,也不忘提升老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重点群体上,我校从2015年开始,根据不同的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采用项目化运作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面向不同学生群体的心理服务项目。辐射引领,服务社会。学校心育团队不断扩大影响力,发挥辐射引领作用, 不仅服务在校师生,还走出校园,提供社会服务。团队多位老师在团市委、卫健委、市妇联等系统内担任心理健康讲师、青少年心理咨询师、家庭讲师,心育团队几年来多次为兄弟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举办各类讲座、工作坊。我校成为嘉兴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示范点单位,仅2019年,就完成社会心理服务活动18次,服务人群达2000余人次,团队组织开展“再翔蓝天——失学生复学计划”,组织凝聚社会多方力量,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学进行干预,从而促使70%的辍学学生重返课堂,取得良好社会效果,海宁市政协主席团会议4次提到此项目,海宁市教育局牵头六家单位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海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21所学校加入了海宁市医校“同心圆”计划。2020年在海宁市教育局的引领下,团队再次承接开展“社工助力心困生项目”为全市心困生提供专业服务。
在中职学生成长过程中,其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是如何体现的?
心理问题来自于长时期的心理矛盾,而心理矛盾用弗洛伊德的理论来解释,那就是本我与超我无法达成和解和平衡。本我遵循快乐的原则,超我遵循道德的原则,两者之间如果经常拉扯,那个遵循现实的本我,就无法形成和立足,心理问题就产生了。
虽然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两种类型不同的教育,但在当下的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上,家长和孩子在选择上大部分还是会优先考虑普通教育,而后才会是职业教育。因此,到职业学校求学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是社会评价还是个人认知,他们是被挑剩下来的那一个,是不得已而为之。用很多学生的话来讲,普高上不了,但总得要上学,那就读职高吧。因此,进入到职业学校的学生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徘徊在普高边缘的人群,考砸了只能读职业学校,这类人进入到职高会有失落、茫然、自责和羞愧的情绪体验,他们的超我比较强大,心理困境来自于对现实环境和结果的适应和接受,也就是需要重新调整观念自我定位,并形成新的本我。第二种是在初中时就知道普高无望,但仍有目标也愿意付出努力,希望能在职业学校有新的起点和机会,获得自我实现。他们的本我和超我已达成和解,知道自己在哪里,要去往哪里,心理矛盾较少产生。这些学生重在给予他们职业生涯规划和自信心的培养。第三类是兴趣不在学习,但总得要找个地方读书。到职业学校只不过是换了个地方读书,只是给自己和家长有个交代。这类学生到职业学校相对比较懒散,没有目标也不愿意受纪律的约束,“混”的心理和行为较为明显。他们遵循本我的快乐原则,但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期待和要求仍在,于是内在与外在产生了诸多的矛盾。为了逃避矛盾所带来的痛苦体验,有些学生沉迷网络,有些学生更加厌学,干脆休学或辍学,有些学生与跟他们有相同经历的人混在一起,以期在朋辈里得到安慰与温暖。还有一些学生会采取极端行为,比如自残自伤,自我惩罚或者减轻因为外界施加压力而带来的内心痛苦感受。
社会对职业教育长期的偏差认知,势必让职业学校里的学生对自己的身份和学习也带有了某种标签。他们的心理问题比其它类型教育里学生会有的心理问题更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每年对高一学生的心理测评显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占到8%左右,绝大部分是情绪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而从全校层面来看,高一年级最多,其次是高二,高三有心理问题的最少。从心理危机干预的人数和频次来说,也是高一年级最多。表现为自残自伤、因人际关系而引发的情绪和行为失控、抑郁或焦虑症。
职业学校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要缓解他们的症状,更要从源头上去帮助他们缓解心理和内外在的矛盾。因此,我们不仅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更从社会工作学的角度,从生态系统理论和优势视角理论出发,构建123N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开展社会倡导,链接更多资源,优化家庭和学校这两个系统,让系统良性循环,给学生赋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从而让学生达到心理平衡,更好的健康发展。
呵护孩子心理健康,给教师(家长)有什么建议?
“如果不加干涉,每个孩子都能够健康成长。”我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想想我们那一代人成长的经历,记忆里学习是一部分,和朋友玩是一部分,帮助父母干活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虽然我们也有跳龙门的远大目标,但是父母对我们的学习并没有很多的干涉和要求,跳龙门上大学找一个能保证自己更好生活的工作,是我们面对现实环境自然而然萌发出来的对自己的要求和期待。那时候鲜少听到身边的人有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因为来自外在和内在的压力没有那么大,生活的形态和目标也有很多的选择和可行性。如果有压力和矛盾也有很多的渠道可以缓解和发泄。但是现在的孩子从出生就被“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给困住了,不仅孩子被困住了,父母和老师也被困住了。在上大学之前,生命中只有两个字:学习。各种各样的学习,无休无止的学习,目标明确而单一的学习。人的生活中如果只有一件事只有一个目标,那么无论那是什么,那一定是畸形的,会衍生出畸形的人,畸形的事,畸形的三观。人在成长过程中是有多种需求的,用马斯洛的话来说,有生存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这些不是光靠学习知识就能获得的。比如爱与归属的需求需要在人际关系的互动中获得。现在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虽然也有与自然亲近的时光,与家长朋辈共度的时间,但是指向的内容往往与学习有关,或者是为了喘口气再更好地学习。
作为家长,以同理心来设想,如果我们成人每天2/3的时间需要去工作,全年无休,还因为工作效率不高,成效不好,不能出人头地,而面临来自领导和亲人的嘲讽、责骂和贬低,会不会我们也会被逼疯,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我不能做这样的设想,因为光是想想都让人觉得窒息,想要逃掉。所以作为家长,更多的还是要回到父母这个身份,父母是孩子身心的养育者,家是安全温暖的港湾。千万不要把家和自己当成了第二个学校和“夜校老师”。或许家长会说:“孩子跟不上,我能不管吗?我能不急吗?”当然要管,当然会急。但记住这两句话: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应对问题的方式才是问题;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或许,同样的急和管,会有不一样的效果。
作为老师,以同理心来看待我们的学生,应该更多的去关注他们的问题和需求,寻找他们的优势和成功的经验,帮助他们破解当下的困境和发展中的迷茫。尤其是要把问题取向改为优势取向,把自上而下的单一视角丰富为自下而上或者平等的视角。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感受到被尊重被接纳,会有自我实现的喜悦,慢慢的,会把学习内化为自己的需求。我的一个同事跟我讲起他的读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在学校学习的经历,孩子有一次语文考试考了70多分,是班级的最后一名,有一道题目是全班唯一错误的学生。孩子被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了一顿,又把家长请到学校,批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关注不够。我的同事末了跟我说,他对这位老师很害怕,看见这位老师就绕着走。更担心自己的孩子有不好的地方,自己再被叫到学校挨训。我笑着跟他开玩笑,你是老师也怕老师啊?那你女儿在学校里该有多害怕老师啊。让学生怕的老师在学校里很多,刚开始教书的时候,有经验的老师经常会跟我们传授,你要让学生怕,怕了他们就会听话了。可是在我所接触的厌学的孩子里,他们厌的有时不是学习本身,而是学习所带来的负性情绪。是因为某次考试考得不理想,被老师当众批评了。是上课回答不出问题,被老师嘲讽了。是付出努力了,依然在班级排名中落后。这些负性情绪就像一堵墙一样,让他们不敢再往前一步,甚至逃避。那么作为老师,我们至少不要成为给孩子带来负性情绪的那个人。管束孩子,让孩子学习有动力有效率的方法很多,让他们害怕,从而达成目的,就像在高高扬起的鞭子下,让学生完成咀嚼,然后吞下去,再有营养的食物也会变成一块石头,把肠胃击穿。教学就像喂食,首先得让食物变得美味,其次要勾起学生的食欲,最后要让喂食变成一种爱的行为。如果他不想吃,也可以再等一等,千万不能引起他的反胃。
学校在推动学生心理健康上有什么举措?在提升社会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有什么新进展、新计划?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实践中,虽然国家、社会、教育部门、学校高度重视,但还存在不少重点和难点需要突破,如现在青少年心理问题出现越来越普遍和复杂多变的特点,造成青少年心理偏差、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原因是家庭、社会、学校、自身等多方面的。专兼职心理师资储备较薄弱,师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学校心理健康工作主要以面向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心理课堂教育为主,工作途径单一;校外资源利用整合不够,学校基本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心困生的主动干预和危机处理能力有所不足等。
作为职业学校,无论是基于学生发展的需要,还是社会服务的需要,抑或是团队成长的需要,我们这些年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基础上,开始打造一支团队、两种途径、三个平台、“N”个服务对象的“123N”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心育服务高地。
开展“全员”心育,打造一支持有国家级专业等级证书并具备实操能力的心育核心团队。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视角,采用课堂教学、讲座宣传、咨询辅导提供心理健康服务;从社会工作视角,采用项目化运作方式进行个别化针对性心理健康服务。推行校园心理健康三级防护机制,建立学校心理辅导站、建设海宁市儿童青少年发展中心、依托“同心圆”合作联盟,联合上海、杭州等地高校,医院、政府机构、媒体、社会团体、协会、社区等,全面拓宽心理健康服务资源,构建合作平台。为全市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提供个别化心理服务;培育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核心团队;通过“同心圆”合作联盟资源开展社会和政府倡导,与媒体合作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专场和录制系列家长课堂,为全社会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社会有正确的认知,不以心理疾病为耻,并在面临心理问题时有能力自救和求救。为青少年、家长、老师、妇女团体提供心理健康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