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利:打造精准培训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本网记者:黄三好
人物简介
潘晓利,德清县雷甸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本文简称“雷甸成校”)校长兼书记,1997年8月师范毕业,开始投身乡村教育。23年来始终坚守在乡镇教育教学第一线。前18年一直在小学从事语文教学及行政等工作,2015年开始投身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工作,带领团队不断奋进,学校获全国乡村振兴研学基地等荣誉超十项,她获评浙江省2018教育十大年度新闻人物、浙江省百名科技追梦人、全国百姓学习之星等。
潘晓利带着团队根据不同产业、不同年龄、不同需求,精准锁定对象,5年时间累计建立了278个微信群,她同时担任群主,为10.8万百姓寻求致富之路。以“流动服务队”为临时小组,进村入企了解生产所需培训。以“特长先锋队”为导师团,助力成长。以“学员互助队”为榜样团队,开展各类自主学习班。目前该模式已在全国23个省市的大学、基层单位及培训学校等得到推广。
潘晓利带领团队开发“美好生活”课程、自创诚信积分,让村民懂得,生活还有诗和远方。雷甸成校仅4名工作人员,每年培训超6万人次。学校24小时开放,白天为学员服务区,有空余的教室谁都可以进入休息或学习;晚上则“变身”创新创业工作室,为更多群体提供学习、交流场所。这样开放式的模式与自主管理,吸引全国各地200多家团体参观学习,三年讲课汇报超150场,《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学习强国平台等对潘晓利及团队进行报道。
您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从前两任校长手里接过成校,与前校长、团队及多方商量,将学校的办学理念进行了更改,改成了“创新创业 成就未来”,内涵有三层:通过教师的创新创业,成就成校老师的未来(不仅仅是服务者、组织者,而是有责任有担当有追求与努力目标的老师与导师);通过学员的创新创业,成就学员的未来(无论是培训还是学习,成校给了更多的人第二次学习生涯的机会,让他们再次感受学校生活、学习生活、同学情谊、师生感情等);通过教师与学员的创新创业,达到成校的双创氛围,成就成校的未来。
从事成人教育事业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有哪些?您遇到的主要困惑是什么,又是如何解决的?
从事成人教育事业,最困难的就是招生。特别有限的人员,又要应付各类考核检查,又要把培训实实在在地带给农民,如何突破招生这一“瓶颈”。雷甸成校积极创新培训机制,跳出传统培训“自上而下”的培训方式,充分发挥自媒体信息传输“广、快、准”的特点,根据市场需求定制培训课程,取得良好成效。五年来,雷甸成校共开展培训长短班1134期,每年培训学员6万余人次,翻倍完成年度目标。
一是搭建信息平台,变“要我学什么”为“我要学什么”。通过官方平台推送培训信息,逐步建立QQ群、微信群、手机校讯通、移动E管家等各类新型自媒体,借助于自媒体信息几何式复制带来的乘数效应,确保了信息数据迅速、精准的传播和市场需求及时、真实的反馈,并持续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和实用的意见建议,有效推动了农训的市场化。目前,共发布培训信息133万余条,建立班级群278个。
二是定制培训课程,变“被动型学习”为“主动型学习”。面对井喷的培训需求,雷甸成校始终坚持以“提供二次学习机会”为己任,除了积极提供免费常规培训外,还专门为返乡创业就业人员、青年大学生等各类群体提供种养殖、销售等全方位定制培训,让培训走进各类农场、创意小铺和实验基地,并通过“微课堂”“微视频”等新手段延伸培训链条,激发学员的主观能动性。目前,该培训模式通过自媒体已传播至23个省市,辐射各类创意小铺及农场5000余家。
三是锁定行业群体,变“单向型成长”为“共享型成长”。通过线上线下的“人以群分”,改变了过去单向线性的学习模式,同时将各类行业政策、招工信息、技术经验等在固定群体间广泛传播、互动交流的同时,也帮助“两创”群体精准锁定目标客户,让“朋友圈”成为“客户交流群”、“学习提升群”。目前,雷甸成校已吸引各类农户、创业者、大专院校、大型公司职员和外国友人等7.5万余人来德清县研学游学,积极推动了当地农业及相关产业的良性发展。2020年上半年利用群开展防疫抗疫等培训超百场,志愿服务及复工复产中更使8万人成了主动参与者与受益者。
指导创业班开展直播带货培训
学校最突出的办学成果包括哪些?
学校通过服务生产、服务生态、服务生活三大途径来完成对农民素质及百姓生活品质的提升,五年来,带领团队为乡镇、基地、企业职工学校等参加全国学习型组织评比四次均成功,雷甸成校等获评全国农村优秀学习型组织、全国乡村振兴研学基地、浙江省乡村振兴“双创”培训基地等。成功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乡镇、浙江省教育强镇。开展创新创业培训,组建团队促乡村振兴发展有成效。利用自媒体开展精准培训模式获县委书记及省市领导批示,被推荐推广,《浙江日报》等均有深度报道。接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官员参观考察工作,接待外国20个国家女官员40余人团队体验课程,接待省内外成教社教团队、中小学拓展课程团队等体验课程150余次,为不同大学、各县学习活动、培训活动等提供线上培训超50小时。成校开设了24小时开放学习点,自创诚信学习积分,为学习型村居、学习型企业等学习型社会创建奠定扎实基础,提升了学员学习的主动性与持续性,开创了美好学习、美好生活的新局面。2018年8月27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乡村振兴群主潘晓利》进行报道并且附短评“乡村振兴呼唤更多教育有为人”。学校近三年开展的社区教育工作亮点及社区教育活动被中央电视台播出3次超5分多钟,《中国教育报》《浙江日报》等报道超150次,县级以上报道超500次。
“雷甸成校打造精准培训助力乡村振兴”模式和“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服务模式在全国和省级推广。开发了以“生态、和谐、创新、创业”为主题的100余个微课及教案、建有八本“晓之语”工作集,电子稿有10万多页,与全国400多所成校及其他部门工作者共享。
潘晓利为“空中西瓜”代言
学校的品牌培训项目是什么?如何打造的?
学校品牌项目是开展创新创业培训,助力乡村振兴。学校紧紧围绕服务“三农”为主线,开展了一系列的品牌创建培训活动等。
一、服务生产,做百姓美好工作的引路人
以“流动服务队”为临时小组,进村入企开展所需培训。结合调研实际,近三年有序开展了提升职业素养类创新创业类培训超8000人,含叉车、行车、电工、焊工等特种设备定制培训、安全生产类培训及保育员、育婴师等生活技能类。发挥骨干学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有事大家一起帮,有培训老师与热情学员时时在线。
以“特长先锋队”为导师团,助力成长。辅助农民、企业职工在学历教育中选择自己最适合学习的途径,含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等,助力个人、团队及企业的发展,近三年双证制高中班共12个班,培训并取得毕业证527人,大专、本科共9个班323人。
以“学员互助队”为榜样团队,开展各类自主学习班。学校成立教师资格考证、会计考证、CAD制图、应聘教师岗位、社工岗位等免费学习群,发挥热情学员主动奉献经验+导师辅导的方式,让导师列提纲学员自主学习,让有实战经验的已取证的学员担任助教谈经验得失,讲解培训细节与考证进度等。
二、服务生活,做百姓美好生活的引路人
发挥教师与学员的特长,围绕“一颗红心向党,乡村振兴为民”设计课程编制教材,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018年至今共创编开发创意类课程及培训活动超58场,注册人数超六万。结合西部旅游发展需要开发的花艺培训《花开德清创想指尖》在央视二套《浙江德清:花海经济促振兴》播出三分多钟;结合雷甸西瓜产业,为彩虹西瓜创编广告语,开展雕瓜课程,提升农产品价值,被人民网、新华网、浙江日报等媒体报道,引来江苏吴江、南通、海宁、景宁等多地农民专家及创业人员求瓜求课程,促进产业的发展。编制校本教材《家庭园艺——多肉种植》系列教材,开展多肉种植培训百余场,辐射各类创意小铺及农场2000余家。学校获评全国农村成人(社区)教育乡土课程开发先进集体。学校集更多人特长,利用不大的空间开展种植创意课程,《家庭园艺种植项目》作为湖州市社区教育实验项目,为中小学实践活动、美丽庭院建设、阳台植物种植、民宿布置等提供了示范作用。
三、服务生态,做百姓“美好品质”的引路人
结合成人学习特点及特殊性,集学校所有团队所长,创建成人培训模式,完善诚信积分制度,助“品质人生”与幸福团队。24小时开放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室与培训教室,建立爱心驿站,发挥“爱心助力,抱团成长”的综合效应。受到浙江日报、湖州电视台、德清发布等众多媒体推广,活动总点击率破1100万。
相关链接:诗歌《我们是乡村振兴的点灯人》
(责编:陈岩 审核:黄三好)
- 2024-11-29
- 2024-11-27
- 2024-11-26
- 2024-11-25
- 2024-11-25
- 2024-11-25
- 2024-11-22
- 2024-11-20
-
2024-11-20
넷 晚晴映照夕阳红
- 2024-11-20
- 2024-11-19
- 2024-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