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快乐成长,是我工作的动力!
——记海宁技师学院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孙伊宁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封明浩
“拍拍小手坐坐好,小手放在膝盖上……”走进海宁市贝和双语托育中心,看到孙伊宁正在和蔼可亲地给小朋友上课。孙伊宁是海宁技师学院2017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现为海宁市贝和双语托育中心的一名实习教师。从去年的七月份开始到现在,半年多的实习让她收获满满,进步很多。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很喜欢小孩子,也十分有孩子缘!”谈起实习的经历,她是这样回答的。
刚来到贝和双语托育中心,由于是新老师,小朋友们对孙伊宁很陌生,所以失落感顿时让她心理很难受。看似简单的问题,但做起来远比想象中要难许多,于是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每个小朋友都喜欢我。
之后,每天早上孙伊宁总会早早地等待孩子们的到来,为了能够与孩子们问好,她用最快的速度记住了班里每个孩子的名字,因此每天早上亲切的问候便成了她和孩子们的第一座友谊桥梁。在游戏时,她会主动融入孩子们,一起玩耍、一起搭积木、饭后看书,她会给小朋友们讲讲故事、聊聊天……孙伊宁试着让自己变成小朋友,融入他们的生活,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多地了解他们。
“小孙老师,小孙老师!”慢慢相处下来,孩子们都记住了孙伊宁的名字,经常跟前跟后缠着问一些有趣的问题,分享一些有趣的事儿。
“当听到小朋友主动叫我、遇到问题主动找我帮忙时,对着我撒娇或者害怕我生气时,我都会有一种满足感!” 孙伊宁满意地说,“我的努力有了收获,因为他们从心底里把我当成一位老师,他们喜欢我、尊重我!”
孙伊宁带领的班级一共有13位小朋友,年龄大都在两岁半到三岁左右,最小的孩子只有19个月。记得这个小朋友刚来的时候,每天都会哭闹,她的哭闹影响到了班里其他的孩子,甚至无法正常进行集体教学活动,这让孙伊宁很崩溃。不过她很快调整了过来,对自己说:不要急躁,冷静下来,放平心态,一定会好的。于是,孙伊宁尝试了很多办法,耐心地抱着她给她讲故事,陪她玩玩具,有时课前还会做一些音乐律动,活跃气氛……慢慢地,这个小朋友从开始不愿意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到能够配合短暂的集体教学活动,有了明显的进步。看到她的点滴进步,孙伊宁很欣慰。
在孙伊宁的坚持努力下,这位小朋友每天也能开开心心地上学,能和哥哥姐姐一起愉快的玩耍,一起做游戏,有时还会主动叫“小孙老师!”孙伊宁的脸上终于洋溢起了幸福感。
陪伴孩子快乐地成长
孩子们的进步是孙伊宁工作的动力,孩子们快乐地成长更是孙伊宁的责任!
第一次独立组织教学活动,孙伊宁面对低年龄段的幼儿,内心忐忑不安,不知道该如何上课。为了第二天能达到预想的教学效果,提前几天就准备好了教具和课件,还认真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
这是一堂生活技能课,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还不是很强,要让孩子们主动学会叠衣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孙伊宁精心准备,通过儿歌入手:“两扇大门关一关,两只小手抱一抱,小脑袋点点头,弯弯腰,两只小手抱回家。”慢慢地边念儿歌边进行多次示范,让幼儿仔细观察。几遍下来,部分幼儿能跟着一起念,一边做动作,而对于接收能力较慢的幼儿,孙伊宁则再去一个个耐心指导。就这样,一个个看似简单的动作,往往要反反复复好几遍。一节课下来,孙伊宁紧张又疲惫,但看到孩子们通过儿歌学会了叠衣服的生活技能,倍感欣慰,成就感满满。
经过多次教学活动的实践,孙伊宁也有了一些经验。每一次教学活动她都会认真对待,课前提前准备好教具,认真备课;课后她会带着孩子们玩手指游戏,陪孩子们做一些音乐律动,让孩子们在学习中快乐成长。
“我相信付出总有回报!”孙伊宁说,“实习让我有机会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幼儿教育工作方面,在与幼儿、家长的交流上,以及自身意志力等各方面能力上都有了提升!”经历了半年的实习,孙伊宁的心态、能力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她也体会到了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所肩负的责任。
(责编:周晓雅 审核:黄三好)
- 2023-11-29
- 2023-11-29
- 2023-11-29
- 2023-11-28
- 2023-11-27
- 2023-11-25
- 2023-11-25
- 2023-11-24
- 2023-11-23
- 2023-11-23
- 2023-11-23
- 2023-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