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科技小院助农惠农能力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科技小院扎根农村助农惠农”。科技小院是中国农业大学从2009年开始探索创建的农村基层科技服务平台,通过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派驻到生产一线,培养他们结合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历经16年的持续探索,科技小院走出了一条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新路,在助力脱贫攻坚、服务乡村振兴中作出了积极贡献。新时代新征程应充分发挥科技小院的重要作用,不断推进其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效赋能。

 

  以高质量人才培养助推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

 

  优化培养目标。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互促进的原则,不断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结合驻地的农情实际和生产需求,定制精细化培养目标,充分调动研究生的培养针对性和研究积极性,提升总体培养质量,培育一大批知农爱农、掌握农业科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新时代农业人才。

 

  厚植爱农情怀。不断推进科技小院平台建设,充分创造条件,激励学生在服务“三农”中培养爱农情怀,在扎根一线服务中增强兴农本领。通过组织学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生产研究,走进村屯农家科普农业知识,把新技术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指导农民干,在基层实践中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创造更大价值。

 

  深化协同培养。不断探索农业领域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构建由政府牵头,培养单位负责,社会组织、企业、乡村协同合作的“政府+学校+基地+乡村”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推动研究生教育与农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与“三农”发展紧密结合。创新“中非科技小院”专项机制,深化国际化人才培养。

 

  以高质量科技创新助推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

 

  坚持问题导向。用好科技小院扎根农业农村生产一线的显著优势,重点聚焦农业领域存在的技术瓶颈和现实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产出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成果,切实解决制约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让科技小院的研究成果既推动科技创新,又解决生产问题,真正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注重机制引领。通过搭建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为学生提供练就兴农本领、激扬青春风采、共享产学研成果的舞台。高质量办好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通过制定多层次、全方位的评价体系,引导科技小院师生全面聚焦农业领域科技创新,产出更多实用性强、科技含量高的科技创新成果,赋能农业强国建设。

 

  推动成果转化。高质量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需要应用在生产实践中,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农业新质生产力。要聚焦科技创新成果最大程度转化,通过加强与农业企业、农业生产基地、农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培养科技小院研究生,共同孵化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提升成果的转化率。

 

  以高质量社会服务助推科技小院高质量发展

 

  解决农业实际需求。科技小院的师生常年扎根农村,最接地气,最了解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要切实解决农业科研与生产一线需求脱节的问题,聚焦科技小院驻地及周边地区农业生产领域的切实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研发推广、农业知识科普、技能培训乃至农产品销售等活动,解决地方农业实际需求,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源源不断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高素质新型“三农”工作队伍,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长久之计。要充分发挥科技小院专家资源集聚的优势,建立健全面向乡村干部、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人员等群体的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服务体系。在绿色高值农作物选择、现代化农业机械装备使用、农药化肥合理施用等方面提供专业指导,在农业生产一线培养一批带不走、可传承的“三农”主力军,有效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深度参与乡村治理。科技小院高质量社会服务功能的彰显,离不开党建引领作用的发挥。科技小院师生零距离对接农村基层党组织,通过高质量开展主题党日、党支部结对共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宣讲等活动,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参与农民公益培训、农村环境治理、乡村大讲堂、农民丰收节等多彩乡村活动,加强与农民的交流互动,为乡村组织振兴、文化振兴和生态振兴献计出力。(作者单位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基地)

 

作者:张亚东 陈东琼 王旭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创建时间:2025年3月11日
首页    理论科研    如何提升科技小院助农惠农能力
  •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追逐心中的梦想
    追逐心中的梦想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 “筑梦新学期 同心向未来”专栏
    “筑梦新学期 同心向未来”专栏
    “培养综合素质 发展核心素养”暑期研学专栏
    “培养综合素质 发展核心素养”暑期研学专栏
    “骊歌声响 逐梦远航”毕业季专栏
    “骊歌声响 逐梦远航”毕业季专栏
    “体验端午习俗 传承传统文化”专栏
    “体验端午习俗 传承传统文化”专栏
    “崇尚一技之长 擦亮生活底色”专栏
    “崇尚一技之长 擦亮生活底色”专栏
    “关爱心理健康 护航学子成长”专栏
    “关爱心理健康 护航学子成长”专栏
    “弘扬雷锋精神 劲吹文明新风”专栏
    “弘扬雷锋精神 劲吹文明新风”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校园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