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心理 健康成长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付远清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海宁市教育局责任督学在春季学期中小学责任督学进校观测中对海宁卫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表示肯定。3月,该校集中开展“阳光心理 健康成长”主题心理健康月活动,以心理普查、专题讲座、团体辅导等多元化形式,为学生构筑心理健康防护网。
精准摸排 建立心理成长档案
3月初,该校心理健康中心采用《中职生心理健康量表(MSSMHS)》对在校34个班级学生开展心理测评,建立“一生一档”心理档案。针对测评显示的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主要问题,心理教师团队与班主任对接,对班级重点关注学生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
主题活动 赋能心理成长
“心灵树洞”解忧课堂。该校根据《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计划开设心理辅导课,每周1课时的系统心理辅导活动课,深受学生欢迎。学生通过心理测评、生涯彩虹图等活动客观认识自己的性格、兴趣、能力,以及破除“成绩差=能力差”的认知偏差,建立“多元智能”视角(如发现动手操作、艺术表达等优势)。同时该校聘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为学生开展主题讲座“真实的幸福”,以及举办“撕掉标签 做最幸福的自己”等心理主题活动以及主题班会,帮助学生更好地塑造自我。
专业特色团体辅导。该校作为省一级心理辅导站,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中层干部、健康指导中心人员及班主任为成员,任课教师、生活管理教师、保安等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该校现共有A证2人,B证16人,C证89人,C证持证率达97.89%,并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7人,三级20人,两位专职心理教师,同时聘请8位咨询师作为心理辅导站兼职心理辅导教师。
家校协同共育。该校借助家长成长工作坊举办“解码青春期心理密码”家长课堂,由家长扮演学生,完成“技能考核失败”“宿舍矛盾”等情景任务,体验子女压力源,打破沟通壁垒,更好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幸福的人。”当该校用理解浇灌、用专业守护、用爱心陪伴,必能让每一位学子在掌握技能的同时,也收获丰盈的内心世界,以阳光心态迎接人生旅途的每一段风景。
(责编:夏雨 审核:黄三好)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28
- 2025-03-28
-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