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共学养老的特征、意义与实施策略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汪国新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系列报道(一)

 

【内容提要】本文首次提出了“社区共学养老”的时代新命题,在分析了社区共学养老的特征和意义后,以杭州的实践为例提出了实施策略。老年期是人生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是生命成长的关键期和优势期,老年人身体上的衰老,恰好为生命成长留下了空间。共学养老的学习,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与工具性的学习拉开了距离。养老的精髓是自得其乐,是“自养”。共学养老的最大资源是人,即“成员即资源”。社区共学养老的路径是基于“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共同学习。社区共学养老是一条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有效路径之一。

 

【关键词】养老;社区学习共同体;共学养老

 

人口老龄化的出现,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自然产生的现象,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的预期寿命延长,出生率的降低,老龄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增大。老龄化社会到来的速度之快是始料未及的。政府关注民生,必然重视老年教育和养老工作,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6]74号》(以下称《规划》)后,国务院又出台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国发[2017]13号)》(以下称《规划2》),教育部等部门也将于近期出台《关于扩大老年教育供给的意见》(以下称《意见》),政府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数量巨大的老年人群体的生活保障的责任重大,商家也看到了巨大的“银发经济”的商机。然而,如果不把老年人看成是“成长的生命”,而是视为不中用的“老朽”,我们就无法化解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从生命学和生态学的视角,透视老年群体,建构社区共学养老理论,探索社区共学互助养老新载体,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满足老年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共学养老命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22亿,占总人口的16.1%,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55亿(据《浙江省“十三五”发展规划》预测,2020年浙江省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197万人,约占全省户籍人口的23.39%),未来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将更加严峻。高龄、失能、独居和空巢老年人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全社会用于老年人养老、医疗、照护、福利等方面的支出将持续增长,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任务十分艰巨。《意见》指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和学习需求增长较快,发展老年教育的形势和任务更加紧迫。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认为,“我国老年教育还存在资源供给不足,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保障机制不够健全,部门协调亟待加强,社会力量参与的深度和广度须进一步拓展等问题”。面对这些复杂局面,我们需要求是的精神和创新的勇气。

 

(一)化解老年人的负面情绪感受需要新方法

 

《规划》特别强调了“未富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产生全面而深远影响。充分认识“未富先老”问题,体现了政府对于物质生活未达到小康水平人群的关注,是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但我们还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有钱有闲有活力的老年人,全国看总量很大,情况复杂,通常或多或少地存在:(1)不适应感。职场上的忙碌到退休后闲暇时间增多,身心具有不适应感。(2)孤独感。熟悉的人不在身边,小区里几乎都是陌生人。(3)无意义感。不能为家庭和社会做贡献,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不能得到自己的认同,觉得生活无意义。(4)无聊感。想学习没机会,想聚会无朋友,想交流无对象,想外出无伴侣。(5)无根感。定居点的不断变化,社区的归属感严重缺失等。俗语说“无事生非”,负面情绪得不到化解,将会成为社会的消极因素,但如果引导得法,他们都忙于学习和工作或健身,没有“无聊”的时间,他们将成为社会进步的正能量。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告诉我,他们真是“忙”得“没有无聊和生病的时间”。对于有钱有闲有活力的老年人来说,精神养老、积极向老是最重要的。

 

(二)满足活力老年人的学习需求需要新思维

 

活力老年人具有学习和贡献才智的强烈愿望,却与社会的现实情况形成较强烈的反差。老年大学、老年电视大学、老年学校等教育资源不足。依据《浙江省“十三五”发展规划》提供的数据,2012年、2014年、2016年在校学员占老年人口比例分别是12.92%、12.82%、12.45%。课程内容的可选择性与课堂教学方式多样性缺失,严重偏离老年人的学习规律,教学缺乏吸引力。尽管如此,老年大学仍然是“一位难求”。因为,老年人能够走出家门,与其他同龄人在一起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学什么、学多少,并不重要。在家门口和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人在一起,即在社区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能就近满足老年人丰富多样的学习需求。

 

(三)提供“老有所为”的平台需要新路径

 

一方面,许多老年人身体健康,又有特长和为他人或社会做有益工作的热情,但因为无人组织、没有合适的平台,能量不能得到有效释放。另一方面,到2020年,高龄老年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失能、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老年抚养比将提高到28%左右。如果我们能把活力老年人组织和动员起来,为高龄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建立起长效的机制,今天的活力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服务,来年自己到高龄时会有活力老年人为其服务,这样一举两得,既解决“老有所为”的问题,也解决高龄老年人老有所养的问题。公益类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其成员就是在自助与互助的过程中成长的。

 

如何解决如此庞大人群多样化品质化的学习需要,如何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如何化解老年人的不适感和精神危机感,如何把亿万老年人变成和谐社会建设的正能量,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我们在持续十年开展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与推进后,提出一个新的命题,即社区共学养老。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重大的时代命题。

 

二、社区共学养老特征与意义

 

社区共学养老,是生活在社区的老年人,为了生命成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自觉、自愿在社区学习共同体中互爱互信、相助相伴、共学共享,更加健康、积极、优雅、有尊严地享受生命历程。社区共学养老的实质是,老年人的自主发展与生命成长,更好地实现人的生命性价值。引导和促进老年人的积极的生命成长,健康积极优雅有尊严地老去,走向生命意义的更高境界,而不是消极被动地苟活着。社区共学养老具有显著特点,分析如下。

 

(一)主体性

 

从本质上讲,社区共学养老的主体是老年人自身,是“自养”,而非“供养”。成长不是青少年的特权,是作为人的每个个体的责任和使命。社区共学养老是基于社区资源、在社区中开展的养老,老年人是社区共学养老的主体,不是老年人被动地接受外来(社会和子女或养老机构)养老服务,养老的主体变换,变被动为主动。当然,这一主体的变换,并不是说政府和子女家人可以放任不管,不用提供基本的保障和用心用情赡养老年人。没有政府建成的“湿地”和“池塘”,就没有湿地池塘里动植物的健康成长。

 

(二)学习性

 

学习是人的天性,共同学习更是人的天性。人只有通过他者,才能映照出自我和自我完善,绝对的个体的自我充实、自律完满是很难做到的。共学养老的学习,体现在老年人愿学、共学和乐学上。因为社区共学养老的路径是基于“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社区共同学习。社区学习共同体是指在社区范围内的居民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及学习需求,在平等、互助的原则下,通过心灵契约的形式,共同构成的非正式学习团体[1]。是生活在社区中的居民因共同学习而结成的能实现生命成长和建立守望相助关系的群体[2]。这样的学习区别于一般学习组织的学习,是以学习者的成长作为学习的目的而不是把组织的发展作为目的。“本质意志、共同学习、守望相助、生命成长”是其本质内涵,“自觉、自主、自给、自评”是其区别于一般学习组织的学习机理。

 

(三)生命性

 

社区共学养老以生命成长和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而不把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个体自然生命的延长作为养老的目的。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后,追寻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可以在共同学习过程中实现。去除了功利之心的共同学习,能“诚其意、正其心”。能促进人的生命成长,即:滋养善根与良知、发展潜能潜质、获得归属感。这里的学习,更多地体现人的生命性价值,体现在内在的成长和生命状态的积极变化上,不追求外在成功成才,不体现在学历或资格证书上。这里的学习,是在自由中,为了自由和通向自由所进行的共同学习。这里的学习,少了自利性、多了互助性,少了功利性、多了生命性。

 

(四)社区性

 

社区共学养老是基于社区的养老,基础在社区,资源就在身边。这一养老方式,基于社区实际和老年人现实生活,学习与生活融为一体,学习的过程就是目的。学习发生在社区中,学习资源在社区,学习者就是最重要的资源。政府及相关机构,看到老年人是学习者,也是学习资源的主要提供者,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在资源方与需求方之间,建立起联接沟通的桥梁,为共同学习提供必要的空间与设施。与机构养老比,仅从物质层面看,这也是最廉价最实惠的养老。

 

社区共学养老理论与实践,是老年教育思想和径路上的突破,把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与社会矛盾、人的发展问题的化解直接钩联起来,具有化解老龄化社会问题和提升人的生命质量的重要意义。社区共学养老理论与实践探索的意义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揭示养老真谛。养老的精髓是自养而不是他人“供养”,养老的过程是生命成长和成为真正的人的过程,即养老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因为少了功利心和浮躁感,老年人的学习常常有更高的效益。麻将桌越来越多,不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老年人自觉地走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中,用东方智慧认识人生价值,在与同龄人共同学习中,自得其乐,是更高质量和更高境界的养老。

 

2.提高人的生命性价值。发现和提升老年人的生命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等级框架内的教育和学习,常常视教育为工具,既然是工具,过程与目的是可以不一致的。基于社区学习共同体学习,其过程与目的是一致的,过程也是目的,过程的快乐,是学习的重要目的。

 

3.提高社会资本和社会健康资本。提升社会和社区的和谐度,降低社会管理治理成本;发展兴趣爱好、丰富文化生活,避免误入邪教组织和其它政府反对的组织。老年人在健康休闲类的社区学习共同体中学习生活,他们的身体素质远远好于没有参与学共体学习的老年人。社区学共体的广泛兴起,对提升社会的健康资本大有裨益。

 

4.丰富了学习化社会的细胞。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学习化社会的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基础是学习型社区的创建,学习型社区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细胞的丰富与活化,社区学习共同体是自带动力的学习,是真正的“我要学”。社区共学养老格局的形成,是学习化社会建成的重要标志。

 

5.破解了老年教育的资源难题。从根本上解决了老年教育学习资源不足的矛盾与问题。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实现社区老年人共同学习的有效载体,通过社区共同学习可以明显提升老年人的学习内动力和能力,大大提高老年教育的效率,进而有效突破制约时下老年教育发展的“瓶颈”。

 

三、社区共学养老的实施策略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社区共学养老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尽管社区共学养老的主体是老年人自己,但政府是构建社区共学养老支持服务体系的主体。实施社区共学养老,建设共学养老社区,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组织、开展、实现好社区共学养老,其实施的策略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区共学养老观念的树立

 

理念观念是行为的先导,要实现社区共学养老,树立先进的观念不仅是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

 

1.老年期是生命成长的最重要时期的观念。对老年期的错误认识,让老年人看不到自身的价值,让社会对老年人产生偏见。老年人的自信自尊自爱,建立在对老年人的正确观念之上。“人是未完成的动物”,揭示的是老年人一直处在成长之中。以工具理性去看待老年人,老年人处于明显的弱势,但从人性的完善、人的生命性价值[3]的实现视角看待老年人,老年人处于明显的优势。“只是近黄昏”让“夕阳无限好”显得如此的苍白无奈。其实,有理由坚信“夕阳无限好,生命更精彩”。

 

2.老年人主动的终身学习比被动的老年教育更重要。传统教育的理念是“教化”,其行为主体是传授者,行为目标强调同一的“合格”标准,行为责任主要由政府、社会承担,行为过程注重规范性、连续性、阶段性[4]。终身学习却是一种自觉性行为,是“一种乐趣、一种工具、一种权利以及一项共同的责任”[5]。

 

3.老年人面对面的共同学习比数字化线上学习更重要。教育的本质是人对人的影响,面对面的交流学习是温暖的学习,带有情感的学习,可以建立起“守望相助”的群体归属感;在线学习更适合资讯、知识和动能的掌握,更适合中青年。对老年人来说,在一起即学习。身边的榜样,是最可信的和最能仿效的。

 

4.老年人是老年教育的最丰富的资源。退出职场或初步退出职场的老年人回到社区,他们的“老有所学”和“老有所为”常常是一体的,他们在分享个人经验智慧的同时,实现了自身的价值。对他们来说,分享是“学”,也是“为”。

 

(二)社区共学养老资源的建设与配置

 

城市公共空间和社区内的学习活动空间,是社区共学养老最重要的条件,也是目前最稀缺的资源,因为城市的规划者和建设者,还没有意识到公共学习空间对于居民的重要性,在城市住宅的规划设计中留有的公共空间很有限。许多社区积极盘活现有场地资源,发现挖掘隐性资源,尽力为社区共同学习提供充分的硬件保障,满足社区老年人共同学习对于空间资源的需求。在共学养老的初级阶段,这些资源能基本满足需要,如果按照共学养老社区建设的要求,这一资源的缺口会很大。老年教育和养老事业的领导者和工作者,因为还不清楚社区学习共同体对于老年人学习与成长具有怎样的重要价值,关注点和着力点目前是放在老年大学、老年学校的建设上。城市的设计者和管理者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意识到老年人家门口的公共空间对于提高城市的幸福指数和养老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从2017年起,我们在杭州五个区的六个社区建立“共学养老社区建设实验基地”,旨在把十年来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应用和聚焦到养老这一重大的社会问题上。通过“点”上的突破,影响有影响力的人,进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深的程度上开展共学养老社区的建设。欣慰的是,关于共学养老的思想和“学习是最实惠实在的养老,成员是最大的资源。共同学习,共享快乐,相助相伴,乐享晚年”的核心理念得到了实验基地的认同,也得到了终身教育领域的许多同仁的认同。在我的倡导推动下,杭州的建德市的宣传部、教育局等四部门已经联合发文《关于加强老年教育推进社区共学养老的意见》,社区共学养老从理念变成了政府的行为。2018年7月由建德市承办的“全国社区学习共同体发展与共学养老社区建设研讨会”集中展示了共学养老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成果。

 

(三)社区共学养老的引导和激励

 

社区共学养老的主体是老年人,但政府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需要政策支持与行政助力。

 

1.发现与关注。不管我们是否喜欢或是否看见,社区学习共同体就自然地存在于城乡社区之中。然而对待它们的态度却有巨大的差别。在我们看来,犹如路边的小草不引起教育人重视的学习共同体,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我们要发现和关注现有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并以此作为培育更多的学共体的基础。

 

2.适度激励。对居民开展社区共同学习给予肯定和鼓励要适度,过度的激励会阻碍学共体的发展。一旦外激励成为学共体发展的动力,这时学共体的生命力就没有了,也就不是真正的社区学习共同体了。在共学养老的初级阶段,通过示范学共体的评比,可以更好地创设氛围、引领示范。从2011年起,杭州市成人教育研究室连续五年开展“杭州市示范性社区学习共同体”的评比与表彰工作,共评出示范学共体150个。每个学共体都是一个生命性的存在,各不相同,各有特色,我们没有评选“优秀”,而只是评选“示范”,所有符合社区学习共体核心要素的学共体都可以参评。杭州市人民政府于2016年1月,发布了《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构建市民学习圈大力推进终身教育工作的意见》(杭政函[2016]14号)文件,明确在2018-2020年间分三批认定280个杭州市示范性学习共同体,要求在市民学习圈建设中,把学习共同体的培育作为提升学习活力的重要手段。在杭州市政府的文件出台后,各区、县(市)也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文件,开展示范学习共同体的评比工作,并对获得市级的示范学习共同体给予不同程度的经费补助。

 

3.培训与指导。充分发挥社区教育机构(学院、学校)在社区共学养老中的作用。杭州建立市区两级“社区学习共同体研究与行动指导中心”,在街镇设立“社区学习共同体培育工作站”。市和区两级“指导中心”发挥统筹、协调、促进和指导的作用,搭建各种类型的展示交流平台,系统地开展学共体核心成员的培训工作。“工作站”为学共体的发展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特别在发现和培育具有亲和力、学习力和执行力的核心成员中发挥作用。

 

4.建立社区共学养老的区域协同机制,宣传部、民政局、教育局、文广新局等部门,各司其职,共同为社区学习共同体良性发展助力。加强服务社区学习共同体成长的能力建设,为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成长创造更加良好的物理空间、政策空间与文化空间。支持民间社会组织参与到社区共学养老工作之中,政府购买服务是其中的一种形式。

 

四、社区共学养老的成效初步显现

 

社区学习共同体不仅是成人最佳学习方式之一,而且是提升人的幸福感和城市归属感的有效载体。目前,不完全统计,杭州市有文化与艺术、生活与休闲、健康与娱乐、公民与公益、科学与技术等五种类型的社区学习共同体6000个。据调查统计,每个月有10.8万老年人在“学共体”中学习,人均学习时间达到每个月17小时。因内容丰富多元、形式灵活多样、人员异质互补,极大地满足了老年人的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学习需求,社区共学养老初见成效。

 

1.老年人的社区归属感得到提高。城市的快速发展,居民小区越来越高档,许多人家客厅也越来越大,但小区中人互不认识,彼此都是陌生人。老年人的孤独感、无助感严重困扰着他们。人的原子化状态困扰着城市人,城市的老年人特别是新的城市居民更是如此。但社区学习共同体让人有了家的感觉。通过社区学习共同体建立起新型的守望相助人际关系,老年人的社区归属感得以明显提升。

 

2.老年人的生命状态发生积极变化。舞动人生舞蹈社的方大姐说:“我的生活因跳舞而美丽,我很快适应了退休生活,人感觉年轻了许多,每天我都很开心。”打铁关桑榆书院里的71岁的吴阿姨说:“书法是我生命的源泉。”对于许多人,特别是生活中遇到困境的人,社区学习共同体能改变的不是知识结构与技能层次,而是生命的状态。

 

五、结语

 

社区共学养老是一项重大的时代命题。谈“老”色变,无济于事,从根本上转变观念和思维,就能变包袱为资源,变“黑洞”为光源。自带动力的社区共同学习,用最少的消耗,换取最多的归属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契合人的本性又符合老年人的学习规律。社区共学养老不仅是必须的,也是可行的。

 

社区共学养老是一种实践。社区学习共同体在杭州的十年发展历程表明,最愿意走进社区学习共同体的是老年人和妇女。在社区中共学互助,他们乐在其中、乐此不疲。社区学习共同体带给杭州10.8万老年人身心的巨大变化,让我们深信共学养老是一条化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有效路径之一。

 

社区共学养是一种思想。老年期是人生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而不是“无用期”。是工具性价值实现的劣势期,但是生命成长的关键期和优势期。共学养老的学习,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与工具性的学习拉开了距离。共学养老的最大资源是人,而不是物,即“成员即资源。”[6]

 

社区共学养老是一种挑战。对学习本质的误解、对老年人需要的误判、对老年价值的误读、对老年教育的误导,特别是对“幸福来自内”的不解,将严重阻碍“共学养老社区”建设的进程。对许多人来说,把养老与共同学习联系起来,是不可思议的,转变这样的思想,任务艰巨的程度也是不可想象的。因为越是超前的思想和做法,越是少有人理解的,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一直坚持下去,“社区共学养老”终将成为共识,成为老年人有尊严地幸福生活之源。

 

社区共学养老是一种未来。尽管老龄化的趋势不可阻挡,但老年人追求美好生活也同样不可阻挡;回归学习的本原、重启“为己”之学不可阻挡;通过培育养护众多的“微共同体”来“生活”出一个新的共同体(社区)不可阻挡;从线上“人—物—人”的冰冷世界回到“人—人”的温暖空间不可阻挡。在物质生活步入小康之后,社区共学养老必将代表着学习的未来、社区的未来和人的未来。

 

参考文献:

 

[1]汪国新.基于“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一种新的成人学习方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0,(12).

 

[2]汪国新.学习共同体中的生命成长[N].中国教育报,2015-12-31.

 

[3]汪国新,项秉健.社区学习共同体:重拾共同体生活的现实载体[J].教育发展研究,2018,(09).

 

[4]朱涛.论社区共同学习[J].职教论坛,2012,(18).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堡成人教育宣言[J].北京成人教育,1998,(12).

 

标题注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社区学习共同体生命价值与成长机理研究”(编号BKA140033)阶段性成果,主持人:汪国新。

 

作者简介

 

汪国新(1963- ),男,杭州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区教育。

 

来源:《中国成人教育》

 

(责编:李淑颖 审核:黄三好)

 

阅读更多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创建时间:2019年12月10日
首页    理论科研    社区共学养老的特征、意义与实施策略
  •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追逐心中的梦想
    追逐心中的梦想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浙江省中小学“体教融合 以体育人”专栏
    浙江省中小学“体教融合 以体育人”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第39个教师节专栏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第39个教师节专栏
    “护航开学季 聚力助成长”专栏
    “护航开学季 聚力助成长”专栏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缤纷暑假 快乐成长”专栏
    “缤纷暑假 快乐成长”专栏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中小学落实“双减”政策多元路径探索专栏
    中小学落实“双减”政策多元路径探索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培养积极心理 赋能幸福生活”心理健康教育专栏
    “培养积极心理 赋能幸福生活”心理健康教育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名匠高足”育人品牌建设办学经验专栏
    “名匠高足”育人品牌建设办学经验专栏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王柳娟:以心润心 以爱慧爱
    王柳娟:以心润心 以爱慧爱
    守教育初心 育技能人才
    守教育初心 育技能人才

校园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