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复兴:少年生气是迎风力量
肖复兴,当代作家。曾任《小说选刊》副总编、《人民文学》副主编。已出版长篇小说集、中短篇小说集、报告文学集、散文随笔集和理论集百余部。近年来创作《红脸儿》《合欢》《兄弟俩》《春雪》《水上花》等多部儿童文学作品。作品曾获评“中国好书”、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等。
肖复兴的儿童文学作品《风啊吹向我们》日前由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通过重点讲述“我”与月亮、麦秋、石头三位儿时伙伴的故事,诠释友情之于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阅尽人生百味之后,作者通过创作再次回到儿时的美好与酸涩中,释放着少年们意气风发、迎风奔跑的生命力。
真挚情感可抵岁月漫长
“这部作品的主题很简单,就是‘找朋友’。我希望用我的亲身经历来讲这个故事。”肖复兴坦言,书中的“我”重叠着他个人的生命体验,代他诉说着少年友谊的重要性,“书里的每个人从不同的方面和程度上影响着我。没有朋友,我一样可以长大,但那将会是另一种长大。”肖复兴以人物为章节名,月亮、麦秋、石头或独立、或同时出现,通过与“我”之间的精神联系,影响着“我”对于文学的感受和人生的思考。
麦秋这一形象,集合了童年时期两个大孩子对肖复兴本人的影响。麦秋是“我”在电影院门口遇到的高年级男孩,也是“我”走上文学道路的领路人。肖复兴回忆道:“在懵懂的时候,优秀的朋友启发我的思考、开阔我的眼界,同时影响着我对于该崇拜谁、该与谁交往的认知。我把传达这些观念的希望寄托在了麦秋的身上。”
月亮与石头则是“我”的儿时玩伴,“我”对月亮的要强有着一种类似崇拜的情感,石头带给“我”的快乐是在学业之外的丰富体验。而快乐不是成长的常态,书中的友情也是流动的、立体的。昔日好友经历过疏远,又在相互理解中收获更长久的友谊。对此肖复兴认为,“友谊的内涵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游玩与崇拜,随着时间的推移,总有新的元素在增加。友谊的维持,需要双方共同的成长和不断地补充。”
成长的代价让“我”在友情中品尝到不同滋味,也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波折与选择的意义。当作者跨过更加漫长的时间回顾少年时,那些看似不可跨越的困境中都充满了希望与转机。石头被少体校足球队淘汰后“只是难过了短短一阵子,就像风吹过去一样,很快又找到了新的爱好”。月亮因受伤结束了自己的奔跑,这时“风又吹过来了”,推动她走上了演艺的道路。麦秋家中变故,“我”与麦秋之间的相互鼓励与陪伴,如微风吹散了现实的沉重。“很多孩子会在故事当中感受到成长的力量。当你面对某种困境的时候,如果能像小说中的某一个人那样去对待,或许就能够等到柳暗花明。”肖复兴表示,这也是作品想要传达的情感力量。
“虽然书中讲的是我过去的故事,但我希望今天的孩子们读后能够有自己的收获。”肖复兴感慨道,当前孩子们有很多无形的压力,但无论世界怎样变化,他都希望孩子们可以把握美好的学生时代,找到受用一生的友谊。
各有不同是少年色彩
除了歌颂友情,书中亦有师长的关怀。丁老师、黄老师、月亮妈等成年人的存在,成为影响“我”成长轨迹的第二种作用力,折射出作者对于少年群体的观照。
“我们都经历过童年。能否回到童年心境、能否发自内心认可孩子们,远比模仿他们的语言更重要。”肖复兴分享道。书中,石头并非街坊邻里眼中的“好孩子”,但石头在贪玩中展现出的灵活性、创造力以及面对挫折时的阳光与坚韧,有着与众不同的魅力。在肖复兴看来,每个孩子都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每个人的成长史也是一部独立的文学作品。成年人对于孩子们的包容与多元评判标准,充分展示出少年们在成长过程中,拥有着选择如何飞翔的自由。
肖复兴在书的后记中写道,“小时候,白天不懂夜的黑。对他们(成年人)并不真正理解,若即若离中,又那样亲切。如今,在这本小说中,希望白天和夜色衔接并融合一起。”可以看到,成人视角与童年视角在“我”的身上自由转换,让这一形象兼有两方趣味。一方面是书中的“我”,淘气、爱玩、热爱文学,怀揣着纯真又复杂的细腻情感。另一方面,作者本人在回味和观察“我”的经历时频频发出感慨,称“各家的孩子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在师长们的呵护之下,作者也在通过“我”的意识,传递着成人与少年的互相理解。
“文学作品在情感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肖复兴表示,情商和智商能够共同提高,才是一个理想的少年成长过程。虽然是一部写给孩子们的作品,但是成年人也能够在书中得到启发与情感碰撞,在生活中对自己的孩子多一点儿支持与尊重。
散文笔法书写成长故事
“语言覆盖于情感、生活和真切的生命经历之上。”谈到成人如何书写儿童文学作品,肖复兴认为,作品的语言始终要随情感的流动产生,同时他也在思考,如何用一种创新的写作手法完成这部献给孩子们的成长小说。
“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我心里有一个明确的想法,那就是以人物来串联,用散点透视的方法写作。”肖复兴讲道,自己始终尝试着践行“写散文时多用小说笔法,写小说时多用散文笔法”的理念,“写散文时,哪怕只有1000字,也要讲究结构,结尾要出人意料;写小说时,我也不会写出离奇的、脱离生活的情节。”就这部作品而言,几个人物之间并没有绝对的重合线,无法按照传统小说的手法归于一点。最终,肖复兴采用了一种介乎于散文和小说之间的手法,通过“我”的思绪串联起不同的人物故事,如同生活流一般向读者诉说,“这样读者接受起来,或许可以感到更加亲切、自然,也更为真实,这是我希望达到的效果。”
这样的笔法让整部作品在保持小说叙事节奏的同时,也透露出诗性韵味。如作者在写具象的友情时,写的是月亮奔向公交车时天边的晚霞、麦秋走后空荡荡的铁轨、与石头许久未见时秋风中回荡的鸽哨声……斑斓的景象成为故事的背景与底色,放大着风中潜藏的少年心事。
作者在回忆中饱含了对儿时情感的怀念与憧憬,他让童年时的凛冽狂风化作温煦微风,“温暖吹拂到秋深暮晚的今天”。
作者:本报记者 商小舟 李婧璇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