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走向未来的中华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浙江古籍出版社共同策划出版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阐释丛书”共包括五本,分别是:《生生不已: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革故鼎新: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容融之道: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保合太和: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代代相承,令世界瞩目。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何而来?《生生不已: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一书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该书从家国天下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人对家庭、国家以及天下的观念及其与中华文明连续性的关系。中国人对家庭血缘关系和家族代际延续的重视,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轨迹,为中华文明的代代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中国人的“天下”情怀,使得中国在历史上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吸收外来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的文明,为中华文明的传承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中华文明根源深远,在历史的每个阶段,都充满着变革创新的动力,而这正是中华文明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革故鼎新: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一书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包容开放、善于变革的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均展现出强大的创新精神。从殷周之变到周秦之变,再到近现代的剧烈变革,中华文明一直在不断确立新的文明观念和哲学思想,重塑大一统的政治制度架构,探索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发展道路。这一过程充满着创新性的因素,没有这种创新精神的支撑,中华文明就难以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屹立不倒。这种创新精神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品格,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动力。
《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一书则为我们呈现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特质。通过深入探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和制度架构,该书生动地阐释了中华文明在历史变迁中所呈现出的内在统一性。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发展,在内在价值观念和制度建构上达成了高度的统一。这种统一性不仅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为我们理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提供了重要启示。
《容融之道: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一书深入探讨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特质,为我们展现了这一文明传统的独特魅力。该书指出,包容性是中华文明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意味着对多元性和差异性的容许、尊重、接纳、整合与共生共成,这种以和为美、包容差异的价值取向,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作者通过深厚的历史视角和独到的哲学分析,系统梳理了这一包容性特质在不同领域的具体体现,勾勒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这为我们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理解中华文明的独特性以及推动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交流都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保合太和: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一书则深入探讨了中华文明的和平价值观,从多个角度系统阐述了这一文明传统的和平性内涵。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和谐的宇宙观,认为宇宙是一个阴阳变化的和谐整体。这种本体论观点奠定了中华文明和平性的哲学基础。此外,“大同”思想倡导对天下“大同”的追求,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阔胸怀和博爱情怀。而“王道”理想强调以仁爱、正义的方式治国,展现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和平导向。这部著作不仅有助于增进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理解,也为当今世界和平共处、共同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阐释丛书”系统梳理了反映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重要思想资源,为我们全面认知中华文明提供了宝贵的思想与视角。纵观全书,该丛书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将思想性和历史性紧密结合。全书不仅通过历史性的回溯寻找中华文明的独特性,还通过思想性的挖掘、哲学角度的分析,对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进行深入阐释。这一独特的研究视角使丛书在既有历史叙述的基础上,更加突出了中华文明的思想性内涵和理论贡献。二是力求跳出单一的中国视角,以更加广阔的世界视野和文明对比的角度,来凸显中华文明的独特性及其与其他文明的共同价值。丛书在文明交流互鉴的视野中,探索了不同文明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共通性,以深入透彻的分析阐述了中华文明所蕴含的独特智慧和解决方案,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中国视角和中国方案,也为全面认知和理解中华文明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范本。(作者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作者:孙伟
来源:《中国教育报》
- 2025-01-02
- 2024-12-31
- 2024-12-31
- 2024-12-31
- 2024-12-30
- 2024-12-30
- 2024-12-30
- 2024-12-30
- 2024-12-27
-
2024-12-27
넷 百人百舞迎新春
- 2024-12-26
- 2024-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