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共促中职幼儿保育专业发展的策略研究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徐狄琼
【内容摘要】“职教20条”的出台,明确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作为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20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的召开,增强职业教育认可度和吸引力。实践证明,越接近真实的工作环境、越接近生产一线、越接近实际操作过程,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就越高。本文通过对我校幼儿保育专业转型期发展路径为例,深度讨论学校+企业跨界融合对与专业建设的实践意义。进而从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素养培育多维度提出相关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校企合作;跨界;师资队伍;学生素养;职业教育
2021年是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与变革的一年,随着“三胎”政策的全面落地,直接影响到幼教行业,如何建立起服务与全社会的托幼服务,降低教育成本,是当下人们普遍关注的托育问题。可以说,幼教事业是关乎国家前途未来的重要事业,结合社会以及行业的现状,作为中职保育专业应迅速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致力于建设一支高质量、专业化的保教队伍为首要目标。
一、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发展现状
“幼儿保育”专业的前身为“学前教育”专业,教育部于2019年组织开展《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2010)》修订工作,新增幼儿保育专业,确立幼儿保育专业的专业性质和发展方向,从政策上确定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学前教育的幼儿保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进一步明确了“中等职业学校应该重点培养保育员”,不再鼓励中等职业学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进行培养,为中职学校幼儿保育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但如何健全“幼儿保育”方面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相关专业课程标准,还需要不断地更进完善。尤其需要重新审视幼儿保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以及专业发展,能够基于真实的职业需求构建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因此,我们将进一步推进与企业的合作,落实“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双师型”教师教学团队,以培养“三匠型”新时代中职生。
幼儿保育专业,三年制学生对应职业(岗位)主要要有幼儿园保育员、育婴师 、早教机构教师;五年一贯制或参加单招单考的学生有机会进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其主要对应的职业为幼儿教师。目前我校三年制的学生占比30%,升学班或高考班的学生占比70%,因此该专业目前需要兼顾学生就业和升学两种需求,这就需要在校企合作的方式更为多元化,以应对不同学生的需求。
二、校企合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国家各项政策的出台,也为学校和企业对话搭建了平台,通过与行业专家的对话,让专业教师及时了解到产业发展新趋势、新业态、新模式,从而不断拓展教学内容深度和广度,提升教学能力。
1.跨界融合助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职业教育制度的相关改革、“1+X”证书制度的提出,职业院校不断,加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依托“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将专业理论与实践应用更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更好体现“理实一体”教学,其中有效的途径便是打通校企合作之路,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以幼儿保育专业为例,目前教育部先后公布了多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工作,如保育员证、育婴师证、幼儿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合作的企业对象也不再局限于幼儿园,更有各类企业合作,如相关的专业技能证书培训公司、婴幼儿护理机构、早教机构等,保证证书获取和岗位需求合理对接。
近年来,我校与证书相关企业公司深入合作,聘请企业专家进校培训,组织相关专业教师参加相关证书制度的培训工作,目前已有50%以上的专业教师先后获得职业等级考试的考评员资格。不仅方便了学生在校内进行职业技能的认定工作,也能反向对企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或社会人员再就业的上岗培训工作。比如,近三年学校借助套已有的母婴护理实训室、婴幼儿照护实训室等开展“育婴师证”培训百余场,其中专职幼儿教师培训67场、乡镇妇女公益培训26场、再就业人员培训31场。
从向企业学习,到将所学知识技能反哺与企业,从而不断提升师资水平,致力于打造一支专业化复合型的教师队伍。
2.学校+企业,跨界融合提升教师队伍的课程建设能力
学校与企业直接的合作,不能仅从学校层面的发展和需求出发去考虑,还应关注企业方是否获得利益,只有在双方互惠的情况下,才能让合作更为长久。
目前,笔者团队正在尝试与幼儿园合作建设相关课程资源,专业教师携手幼教专家依据岗位职业标准,共同开发课程标准,以幼教岗位(幼师、保育员)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为线索,定位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并结合全过程多元化精准评价开展教学,搭建结构化课程。
例如,我们和幼儿园合作设计的课程《唱歌与幼儿歌曲弹唱》便是对接了行业标准,参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包含的岗位任务(会唱、会赏、会演、会教、会导等),并以国规教材为框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构。此外,我们在深入走访幼儿园后发现,幼儿教师们将防疫知识与幼儿园歌唱教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我们深受启发,因此我们也将“全民战疫”这一社会时事融入课程之中,将经典艺术曲目学习与幼儿歌曲演唱有机融合,以“战疫·童歌共唱”音乐会为载体,呈现“双线并行,五阶递进”的教学内容。
如在每单元教学时间里,我们在先安排了经典艺术曲目的演唱和相关歌唱理论和技巧的学习。随后引导学生将歌唱经验迁移至幼儿歌曲的演唱,将幼教岗位任务要求巧妙融于课中,在曲目的选择上采用了疫情期间幼儿园最热门的歌曲《洗手歌》《戴口罩》《抗疫儿童团》等,将时事与岗位任务巧妙结合。引导学生从幼师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此举不仅打破常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也获得了幼儿园一线教师和专家们的肯定。该课程也获得了2020年全国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的一等奖。
随后,我们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着手打造成线上网络精品课程,课程内容依然由学校和幼儿园两方合作开发,并将专业自身的课程资源与幼儿园的数字化资源进行整合。届时,网络平台上的课程内容不仅可用于学生的日常教学,也能作为一线幼儿教师们的专业培训平台。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岗位实践经验,感受行业的发展动向,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幼师们进一步提升弹唱能力,增加歌曲弹唱方面的理论知识。
通过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开发,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形成“学校 + 企业”的组织结构,也进一步提升了专业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
三、校企合作助力“三匠型”学生素养提升
为了更好地培养行业所需的人才,我们以岗位需求为依据,结合课程标准和具体学情,确定了培养“三匠型”新时代准幼师为课程的目标。
作为一名未来的幼教工作者,学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任务,更需要具备“匠心”,即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引导学生成为具有爱心、耐心、责任心、自信心、爱国心的五心准幼师。
为有效达成目标,我们采用了学校+企业“三步走”跨界融合培养的策略来提升学生的素养。
第一步:携手幼教专家开展“双师”课堂
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安排了实习基地幼儿园园长或一线幼师参与课堂,除了现场参与指导以外,我们还借助“学习通”平台,进行教学直播,方便幼儿园老师们在线观看学生表现,同时进行在线点评。
学生通过聆听园长点评,感受行业发展动向。作为幼教工作者不仅仅单纯教教孩子唱歌跳舞,照顾孩子们的饮食起居,还需要幼小的孩子作正确的心灵启迪,
比如在疫情这一特殊的时期履行作为一名幼教人的职责所在,从而再次明确了自己的前行方向。
第二步:走进幼儿园开展“大手牵小手”活动
为了让我们的教学和未来的岗位有更好的对接,我们将课堂搬进幼儿园,组织学生携手小朋友,共唱一首歌,通过与孩子的合作,体验未来的职业环境,通过倾听一线园长、幼儿家长的点评,再次检验了知识的掌握程度,也让学生的实战经验得以凸显。
比如,学生们带着排练好歌曲“洗手歌”、“戴口罩”,尝试用歌声引导小朋友学会用正确的防疫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教会孩子唱歌,更需要向孩子们传递防疫小知识,以及正确洗手、戴口罩的相关动作流程。课堂中我们不仅邀请了保育员、带班幼师,还邀请了幼儿园的保健医生,从而更好地开展多元评价,更好地让学生明确自身的问题和不足,从不同角度感受到真实工作情景中的任务要求。
“大手牵小手”设计理念的实施,激发了学生对幼教岗位的向往之情,也让其在今后面对艰巨繁杂的幼教工作时能沉心静气,全面提升了其综合素质。
第三步:“双元”合作开发“五位一体”活页式学材
为实现教材规划进一步发挥行业作用、体现职教特色,强化全流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我们携手基地幼儿园,合作开发“活页教材+学习任务单+互联网资源”五位一体学材辅助教学,将立德树人、双元合作、工学结合、活页式、互联网+等元素有机融合,在拓展资源的同时,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成长。
为进一步完善教材“双元”“活页”两大特色。我们通过走访当地幼儿园,观摩幼儿园大中小班开展的幼儿音乐活动,采用实地观察法,对幼儿园活动中所需要的幼师技能进行原生态式观察、记录和分析,并通过调查法,将幼儿园典型活动案例放进活页式学材。通过对幼教专家、幼儿园园长的访谈,多角度看待中职学前教育学生所需掌握的专业素养,为活页式学材的制定及完善提供资料。
可以说,双元合作开发学材,全面促进“五心”准幼师目标的达成。通过将岗位任务融入“活页教材”,以教促学,以惑补缺, 提前接触了解幼教工作,感受幼儿成长规律与身心发展特点。通过教材中的案例分析和歌唱实践将爱心、责任心、耐心、细心和自信心内化,也让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深入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职业学校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其学生的培养不仅要具备学科能力、精湛技艺、还应具备岗位实践能力、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同时还应具备优良的品质、人文底蕴等,这便是我们当下提出的“三匠型”学生的培养方向。
正如姜大源教授在为《中职教师跨界融合教学的理念、设计与实施》一书中作序中写道:“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其主要特征是“跨界”,通过跨越传统教育领域,由一元办学主体转向双元办学主体,形成学校与企业协同育人的办学格局。(本文作者徐狄琼,工作单位为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
(责编:周晓雅 审核:黄三好)
- 2025-04-03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