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志宇:“专业+”课内外双循环人才培养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本网记者:魏子涵
人物简介
金志宇,中共党员,工学硕士,汽修高级讲师、高级技师,诸暨市职教中心学部主任。曾获绍兴市名师、绍兴市学科带头人、诸暨市十佳教师等称号。近3年,主持浙江省中华职教课题一项、绍兴市课题二项,发表论文多篇,期间获得绍兴市课题/论文一等奖,绍兴市说课比赛一等奖,绍兴市中小学课程思政案例一等奖。
“同学们,刚才我们讲述了“桑塔纳”的故事及动态视频的观看,直观地感受了中国智慧与中国速度的含义所在。正如同学们在讨论中所说:既深深体会到了做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又佩服国家领导层的政治智慧,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正是他们的智慧与付出,才会有今天的非凡成就!”诸暨市职教中心金志宇老师说。
“同学们,现在我们绝不能自大,因为传统汽车的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外企手中,我们是产量的大国,质量的小国,技术差距还是很大的。但我们也不用怕,先辈们在若干年前就未雨绸缪下了三步棋,只要我们承前继后,勇于开拓,在未来中实现弯道超车定能实现,下面我就来讲讲这三步棋。”这是《汽车文化》公开课堂上的一个片断。
在教育的过程中,利用“育人为本、质量为先”的原则,实现传承技术技能的同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是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显著特征。作为学部负责人,时常思考如何利用“专业+”形式,跨界相应专业,融合课内课外,开展双循环人才培养尝试,全方位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课内融合促活力
1.“专业+德育”,润物无声展思政
课程思政是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是实践“三全育人”的基本教育方式,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一年来,我们加强汽修、机械等专业学科的德育建设,鼓励老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寻找思政元素,树立思政目标,开展思政实践。结合绍兴市“1+4+N”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积极开展文专融合、企业课堂等教学形式的实践,在渲染“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的同时,实切推进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以《汽车文化》为例,此课程既是汽修专业的基础课,也是全校一年级学生的选修课,重点讲述汽车起源与发展、汽车名人名车名企、汽车未来等普及汽车基本知识,传播和弘扬汽车文化等内容。对比其他课程,《汽车文化》可开发的思政元素丰富,文专契合度高,是适合中职学校实践跨界思政的一门探索课程。2021年初,我们对课程进行了思政元素的挖掘,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再进行实践,旨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培养学生爱党之心、爱国之情、爱己之行。期间,通过文专融合等形式,完成了二堂市级公开课,其中一堂课程的教学设计,还获得了绍兴市中小学课程思政案例一等奖。
2.“专业+文化”,跨界融合共发力
中职学生身处于叛逆期,又经历了中考分层,普遍存在自卑感强、自制力不强、学习态度不明确等问题, 他们的文化基础课相对薄弱且不感兴趣,但他们喜欢新颖,喜欢猎奇,最好是数学老师上政治,体育老师上语文,在新奇与变化中,有较大时间的关注度,有较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我们构建“专业课+文化课”的“文专融合”教学培养模式,根据专业特色与就业导向,开展跨界教育。
学校合作企业迅马汽修要求所有员工定期参与例会,交流服务心得,总结维修技能,参会时不但要上台说,还要作书面报告,而且特别注重团队建设。据企业解释,会说即有与客户沟通的能力,会写即具有工单填写及学习能力,而团队意识,是因为企业的成功,不是靠个人,而是靠团队合作,这些都是员工的核心素养。企业尚且如此努力,我们作为教育单位,更应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教学改革。与企业要求对应,我们对专业班的《语文》课进行了改革,增加了读、写、说环节。读,有个人读及团队读,既培养了个人胆气,也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写,除字迹训练外,重点针对企业实用要求,进行应用文写作,如个人总结、维修工单等;说,即把所写的内容,以演讲的形式说出来,训练其胆气与口才。
通过尝试,一改《语文》课原来的枯燥死板的教学方法,现在通过任务引领、小组合作、个人发挥等形式,使课堂充满欢声笑语,生机盎然。其他课程,如《数学》、《英语》等,职校学生也是普遍的听不懂,甚至讨厌此类课程。我们现在已小规模尝试文专结合,如《数学》三角函数、坐标计算等知识点与《数控编程》的结合;《英语》与汽车、机械专用外文字汇或产品外文说明书结合等。
在文化课中挖掘专业元素,通过文专融合或嵌入形课堂等形式,既满足了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之心,提升了课堂关注度,又符合就业导向,强化学有所用的知识技能点。
课外融合抓动力
1.“专业+服务”,枫桥经验进学部
学部制是我校管理的组织基础,是教学与德育管理的第一线。学部工作烦而杂,接触大部分都是日常小问题,如哪个寝室地漏堵了,哪间教室的门松了,哪些地方需加强检查等,按常规学校有一套较为成熟的制度来解决这些问题,但花费的时间较长,在“破窗效应”作用下,小问题会变大问题。怎么办?学部发挥“枫桥经验”,加强自治功能,目标是小问题不出班级、中问题不出学部,大问题交学校解决。我们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学生会、团委,成立各类服务小组。
发动和依靠学生,通过课外任务承担,发挥专业特色,培养正向兴趣,挖掘学生自身潜力,远离游戏等不良嗜好,就地解决学生无聊、厌学等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赋予了新时代“枫桥经验”本质与内涵,以“学生为中心”,把教育教学的隐患消除在萌芽,把管理问题解决于当天,一切以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为努力目标,同样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本质与内涵。
2.“专业+企业”,产教融合提发展
校企合作是职业学校办学的必经之路。以汽修专业为例,我们与当地的10余家规模企业有合作关系,特别是“富润汽修”、“迅马汽车二家,开展了现代学徒制合作,实践双主体育人。在省名校创建中,我们提出了“基于‘闭环管理’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三年时间的实践,产教融合取得了长足进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与管理制度,达到了“学生学得开心、家长觉得放心、企业用得安心、学校管得顺心”之成效。如迅马汽车的“黄埔军校训练营”,通过企业制度学习、小组合作游戏、家企亲子活动等,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实践中,我们还加以课题辅助,并获得绍兴市优秀课题一等奖、浙江省优秀课题成果二等奖的成绩。
除现代学徒制外,积极开展“企业文化进班级”活动,如专家讲座、技术展示、进企识岗等活动,让学生提早接触企业组织结构、管理制度,增加对企业的感性认识,培养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及工匠精神。
畅想与展望
在十四五期间,我校作为省高水平建设学校,按高水平专业创建要求,重点建设以汽修专业为主体的大交通专业群。作为学部负责人与学科带头人,期间我将借助创新团队、名师及大师工作室等平台,结合学部管理,以课内、课外双循环融合方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继续完善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为我们成绩一般的学生,重新树立学习自信,培养一技之长而努力。
- 2025-04-03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