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职学校音乐多元化融合教学模式探索
——绍兴艺术学校音乐专业高水平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背景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张丽萍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这是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新定位、新战略,要从“跨界”“整合”“重构”三个特征结合实际,对新时代的职业教育加深认识。
在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艺术专业的发展急需结合实际从三个方面突围, 首先是“跨界”。学校艺术教育要努力打破和艺术团体、剧团的边界,通过制度建设促进学校和演艺企业的融合,增强教师服务企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对接。其次是“整合”。艺术教育需要整合思维,充分整合行业企业和学校的资源,提升专业办学实力。再次是“重构”。用重构的理念,围绕艺术教育的变化和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以职业需求为导向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构。
绍兴艺术学校音乐专业是浙江省高水平建设专业、省级示范专业和省级骨干专业,市级高标准示范性专业。音乐专业中一部分学生通过艺术类普通高校招生升入各类音乐学院,另一部分学生毕业后进入社会艺术团体、文化机构、部队文工团、企事业单位从事音乐教学、表演、宣传、创作、编辑和艺术管理等工作。音乐专业师资雄厚,教师均来自全国各大音乐学院,专业多样化,教师队伍年轻化,中青年骨干教师居多,充满活力,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舞台实践能力。然而,很多音乐专业教师在专业理论上缺乏系统地学习。此外,中职类艺术优质生源逐渐减少,教学难度增大,急需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拓展教育教学的新途径。因此,绍兴艺术学校音乐专业高水平建设的探索与实践的过程,基于“学、训、教、演”,做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多元化融合的教学模式探索。
一、“学”“训”融合, 突出专业特色
1.教学与舞台实践相结合。以就业市场人才需求为教学导向,将音乐理论教学与音乐表演能力统一,准确把握课堂,把课堂教学与舞台社会实践一体化融合。
2.积极开展技能比赛。定期开展技能比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
3.加强课程体系建设。贯彻“以德才兼备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改思想,根据人才需求,对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材进行改革。完善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考核评价体系和教学资源库建设,重点建设各专业核心课程成为精品课程。
4.开展各大音乐学院、艺术学院的专家、学者专题讲座、音乐会、大师班等,了解专业发展前沿 ,增强专业能力 。
5.加强职业技能考级考证,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资格取证(毕业证、考级证相结合)的指导,鼓励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考级证书)。
二、“教”“演”融合,服务地方文化
1.加强师资建设,加大校内校外培训进修,把音乐专业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水平充分发挥,加强对兼职教师教育教学的业务培训和考核工作,规范兼职教师的资格审核,以服务地方文化为目标,打造一支专业教学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德艺双馨”的专业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创新团队的建设。
2.在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参加各类演出,加强舞台实践能力。参演各级各类大型文艺晚会演出、举办各级各类教师音乐会、师生音乐会,独唱音乐会等。让学生专业能力得到 “实战”锻炼,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 自己专业的不足之处 ,明确未来的努力方向,为毕业后成为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奠定基础。
3.组建各类艺术团体,如民乐团、合唱团、歌剧音乐剧艺术工作坊等,让学生的专业充分得到展现。与演艺集团、实验艺术团等艺术团体互相合作,助力地方文化建设的推进,为地方文化输送针对性人才,弘扬地方文化特色。
4.积极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充分地借助校企合作的资源优势,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对音乐专业需求有了更加清晰、明确的认识,由专业教师进行现场教学,由演艺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现场指导,使学生的全方位学习实践活动更为直接、生动、高效。在整个校企合作,“教”“演”的融合过程中,学生们学习热情高涨,求知欲强,学生技能增长和教学效果超出预期。
三、“文”“专”融合,整合育人资源
1.组建文专融合的教学创新团队。依托各类网络智慧教研平台,打破学科界限,共同探索创新课堂,尝试“文专融合式教学”。
2.继续深入专专融合教学模式,音乐表演实践教学中的“合”不是简单地将各专业方向拼凑起来,而是通过多方面的比对,寻找表演艺术之个性与共性,取各自精华,采用借鉴、融合的方法在音乐表演教学中将之合于一体。
3.增加文专融合、专专融合的教学设施、加强实训硬件建设,通过新建或改建场地、添置实训设备、完善配套设施等工作来整合资源,加强文专融合和专专融合的实施条件。
四、“师”“生”融合, 夯实育人基础
教师努力提高专业技能,提升职业素养。不断地掌握扎实的音乐知识,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教学目标。教师具备深厚的人文底蕴,加强对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音乐专业的学生要明确学习目标,学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跟专业教师一起制定学习计划,一起为达成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努力。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跟老师构成良好人际关系,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实现自己的价值。
开展教师和学生一起配合的专业讲座、音乐会等。教师传授专业知识,通过学生的表演示范,展示课堂教学的魅力,吸引听众的眼球。一场师生音乐会,不仅使专业技能得到提升,也能让师生关系得到升华。
五、“线上”“线下”融合,创新育人途径
袁振国说:“教育线上线下融合不是对线下教育的简单补充,不是把线下教育移到线上,也不是线上线下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 线上线下教育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不可替代性,实现1+1>2的效应。”随着多媒体手段的不断丰富和进步,很多音乐学院等独立院校、艺术学院的教师,都已经在运用线上教学模式,著名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廖昌永也在进行线上教学。我们要充分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巧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创新音乐专业课堂。
组建跨界融合教学创新团队、网络课程教学团队,“信息化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一对一专业小课)的专业技能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本文作者张丽萍,工作单位为绍兴艺术学校。)
(责编:魏子涵 审核:黄三好)
- 2025-04-03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