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元育人多岗协作滚轮式积分银行评价机制的实践探索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茅小海
【摘要】积分银行评价机制是立足《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核心技能实践课程特点而设定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立足于企业项目和岗位,采用校企双元评价、协作轮岗式评价与人机结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构建的一个新的评价体系,通过多元评价机制促学生专业发展和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关键词】双元育人;协作轮岗式;人机结合;积分银行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办发〔2019〕4号)中明确指出,要严把教学标准和毕业学生质量标准两个关口,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机制,完善评价机制,规范人才培养全过程。结合职教20条和学校内涵发展三年规划,《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核心课程建设是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企业个性化需求”作为课程标准制定和技能人才培养的原点,努力进行了课程结构的重建,实现了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内容、课程标准与岗位标准、课程评价与企业岗位评价、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校实训环境与企业工作环境的对接。
在《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课程实施过程中,以“校企双元育人”为平台,坚持以“知行合一、工学结合”为专业技能提升路径,与绍兴城市轨道交通集团公司的企业专家一道认真做好课程设置规划和双元评价标准,已经初步形成了基于岗位胜任的校企双元协同育人多岗协作滚轮式的积分银行评价机制。
《行车组织》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岗协作滚轮式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评价机制中采用校企双元评价、协作轮岗评价、人机结合评价的积分银行评价模式,学生只有满足各项条件,同时考核合格,才会得到银行积分,最后累积的积分成绩作为校企共同核发技能等级证书的依据。
一、架构积分银行评价机制实施路径
积分银行评价机制是我们根据《行车组织》课程教学特点而设定的, 在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时需要行车调度员、行车值班员以及站务员等岗位多岗协作才能完成实际工作中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营的各项任务。由于学校专业实训场地的教学只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多学期、多批次的教学,时间跨度需要 3个学期才能完成所有工作任务,而且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特殊性,各个工作岗位达标的前提是胜任行车组织的所有工作任务,即行车组织过程中各岗位基本工作程序不能有差错。
积分银行的评价机制采用校企双元评价、协作轮岗评价、人机结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具体实施的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积分银行实施路径图
(1)协作轮岗式评价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特点,在行车组织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三人为一组进行不断循环,每个同学轮流担任三个岗位(行车调度员、行车值班员以及站务员)角色。每个工作岗位上的基本技术要求必须要达到100%准确以后我们才给予积分。
(2)校企双元评价
学校与绍兴市轨道交通集团共同组成教学质量评价的师资共同体,开展双元协同育人常态性的教学评价活动,重点是做好学生专业技能的第三方评价,弥补和破解学校内部技能教学“裁判+运动员”方式的评价不足和弊端。通过学生专业技能的科学评价促进学生岗位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校企双元评价方式主要采用阶段性的技能抽测,同时结合现场评价和照片、视频远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企业(第三方)评价机制建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内部评价的基础上,通过比对第三方的评价结果,以衡量内部评价的科学合理性,倒逼提升内部评价的真实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3)人机结合评价
人机结合评价是对学生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进行评价。 计算机系统主要针对每个学生都必需要掌握的岗位基本操作技能和专业理论,人工评定主要针对其余部分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二、构建积分银行的积分体系
《行车组织》专业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采用积分银行的积分体系,学生每完成一项工作任务的学习或考核将获得一定积分。积分体系的构成包含基本工作任务积分、技能达标积分、专项技能抽测积分、技能考证积分以及奖励积分五个方面。由于行车组织课程是多学期教学,学生每完成一个工作任务的积分都会自动存入课程的积分银行中,学生在完成所有的工作任务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对不满意的工作任务可以申请重新考核评价,以替代原先工作任务的积分。在最后核发岗位证书时,学校、企业会将《行车组织》课程实施过程中所有项目的银行积分总和作为最终岗位成绩,校企双方基于学生的成绩核发相应的能手岗、示范岗、达标岗等岗位技能等级证书,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积分银行的积分体系
三、建构积分评价体系
行车组织专业课程的积分银行评价机制在实施过程中改革了传统的教学评价手段和方法,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采用技能分阶段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同时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等综合评价学生成绩,评价方式多元,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积分银行的积分体系如图3所示。
图3 积分银行积分体系
1.基本工作任务积分
根据课程内容的项目及任务设置,《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共分八个项目十六个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评价标准均按行车值班员、行车调度员以及站务员三个岗位进行分别评定,我们给予每个工作任务的银行积分最高为3分。这些工作任务按各个岗位分为计算机系统评定与人工评定,计算机系统评定是每个学生都必需要掌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果没有得到满分,则不给予积分,需要重修。理论考试采用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测试,必须要达到60分以上才算是通过,否则必需重修。学生只有满足各项条件,同时考核合格以后,才会得到银行积分。
2.技能分阶段达标积分
根据行车组织课程内容安排,技能分阶段达标测试一共抽测4次,每次银行积分最高为5分。技能分阶段达标测试是以学校教师评价为主,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企业导师或者高职院校专家教授共同进行测试评价。
3.专项技能抽测积分
专项技能抽测的主体是绍兴城市轨道交通集团运营分公司,是以企业导师评价为主,学校教师只是协助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一般专项技能抽测实施2次,每次银行积分最高为8分。具体计算方法与前一种计算方法基本一样。
4.技能考证积分
为推进职业资历框架建设,探索实现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在课程学习结束后,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学校与企业为每个学生共同核发行车调度员、行车值班员和站务员三个岗位的技能证书。学校教师、企业导师以及高职院校的专家三方一起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评价,技能考证测试的银行积分为16分,考核内容仍分三大块,即理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考核办法和银行积分的计算方法仍与前面的计算方法相同。最后各岗位技能证书上的总得分=所有工作任务积分+4次技能分阶段达标测试积分+2次专项技能抽测积分+技能考证积分。只有成绩合格的学生,企业和学校才会核发相应的岗位证书。
5.奖励积分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就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鼓励学生取己之长补已之短,创设奖励积分机制,打造具有鲜明个性的新型技能人才。
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让学生找回自信心,我们坚持“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育人理念,通过改革设置奖励积分机制,努力把学生飘忽不定的兴趣引导到理论学习、专业技能提升和职业成长上来,把学生一般的兴趣引导到健康的兴趣上来,让学生找到职业感、专业感和成就感。
基于双元协同育人多岗协作滚轮式的积分银行评价机制现阶段已经提升到技术操作层面,提供可供参考的操作步骤,实现了从课程开发到实施的真正转变,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2018年浙江省首届交通运输行业技能大赛暨第十届全国交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选拔赛中,我校获得行车值班员项目与信号维护项目团体三等奖,在2019年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通信与控制项目中获得浙江省二等奖、全国三等奖等。有两名教师成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技能大赛行车值班员、列车驾驶员国家级裁判员,一名教师成为浙派名师培养对象等。基于双元协同育人多岗协作滚轮式的积分银行评价机制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是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的一个评价体系,对其他专业课程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以及示范、推广价值。
在职教20条的大背景下,当我们的“老”教师依然留恋的老方法遇到新理念新教材,在课程改革中我们会有许多困惑,但我们必须面对,唯有坚守一份责任和担当,发挥评价机制优势,继续优化积分银行框架下的课程顶层设计,借力而行,趁势而为,定能破解课程改革全面推进中的难点,推动专业可持续发展。(本文作者单位为绍兴市中等专业学校)
(责编:周晓雅 审核:黄三好)
- 2025-04-03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