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学校美育提质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美育在政策层面如今已获得与其他“四育”并举的地位,但在学校实践中,或因理念转变缓慢,或因配套资源跟不上,其边缘化乃至缺位问题依旧突出。而掣肘学校美育发展的种种因素在乡村地区被进一步放大。与此同时,美育课程、教材对于乡村的地方性关照不足,使得乡村学校的美育工作陷入尴尬境地。乡村学校美育提质发展应考虑通过一些更柔性、灵活的方式来解决师资短缺问题,加强乡村学校美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帮助乡村学校开发地方性美育课程,并多渠道筹措经费以保障这些举措的落地。

 

关键词:乡村学校;美育;提质发展;结构性缺编;资源共享

 

长期以来,在“应试至上”“智育至上”的大环境下,美育在中小学校一直处于“副科”地位,甚至完全缺位。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要求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政策层面,美育如今已获得与其他“四育”并举的地位,但是在学校实践中,或因理念转变缓慢,或因配套资源跟不上,美育边缘化乃至缺位问题依旧突出。而这在乡村地区表现得更为严峻,乡村已成为“被美育遗忘的角落”。[1]令人欣喜的是,2023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并专门提出“乡村美育提质发展行动”,要求“完善全面提高乡村美育质量的工作机制”。据此,本文将尝试分析乡村学校美育发展困境,并探讨破解出路。

 

乡村学校美育发展面临的现实困境

 

如前所述,美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弱势地位由来已久,且属于全国性问题。但是,掣肘学校美育发展的种种因素,在乡村地区被进一步放大。与此同时,美育课程、教材对于乡村的地方性关照不足,使得乡村学校的美育工作陷入尴尬境地。

 

美育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资源短缺是全国中小学校美育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但从根本上来讲,主要还是对美育的重视不足,以至于在各类资源分配中,美育始终处于优先级排序的末端。而在乡村教育资源与教育选择受限的情况下,乡村学校会倾向于集中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应试教育、提高考试成绩。[2]这导致美育的发展空间被其他学科挤占的问题更加突出。以师资配置为例,如今大量乡村学校面临“结构性缺编”,或因学龄人口分布稀疏且财政水平薄弱面临“超编缺人”状况;或因乡村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出现“有编无人”的现象。[3]在整体教师配备不足的情况下,乡村学校毫无疑问会选择优先保语、数、英等文化课教师,而在传统观念上被视作“副科”的美育便成为牺牲品。而且,美育在场地设施、教具用品方面的要求比许多文化科目高得多。这使得在教育资源短缺的乡村地区,美育往往被视作高投入却对升学无益的“低性价比”科目,并因此难以得到发展。

 

美育课程、教材对于乡村的地方性关照不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文化逐渐被边缘化,教育中的乡村性也被削减。在全国统一的课标、教材等已有教学资源中,城市及发达地区的教育经验和教育知识以“优势文化”的姿态融入其中。[4]而乡村地区又往往缺乏自主开发优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资源和能力。结果就是乡村的美育“几乎是无差别地执行城市标准或者参照城市标准”,[5]乡土文化与艺术被忽略乃至抛弃。美育作为一种以体验和活动为核心的情感教育,却脱离了乡村学生的日常生活。这种美育难以为乡村学校学生所理解、体验,不仅影响了美育的落实效果,还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了乡村文化的边缘化地位,使得乡土文化的失落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此外,城市导向、发达地区导向下的美育课程、教材在乡村地区也往往缺乏有效发挥作用的资源条件。2022年,教育部颁布新一轮的《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将音乐与美术合并为“艺术”,并纳入了书法、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众多领域内容,极大丰富了美育的内涵,提升了美育的要求和标准。然而,该课标对于师资、设施乃至地方文化艺术公共资源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当前的大多数乡村学校可以说很难落地。

 

乡村学校美育提质发展的出路

 

面对前述这些困境,我们认为乡村学校美育提质发展可以尝试通过以下途径探寻出路。

 

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为乡村学校配齐美育师资。开齐开足美育课是乡村学校美育提质发展的首要任务,而配齐配足美育师资是前提。但是应当注意到,试图完全依靠增加编制来解决乡村美育师资短缺的问题是不切实际的。一方面,如前所述,在乡村学校整体缺编的情况下,稀缺的编制必然会被优先分配给语、数、英等学科。另一方面,随着学龄人口的向城性迁移以及当前少子化、老龄化、生育意愿下降等人口危机的出现,乡村学龄人口将进一步减少,在以学生数量核定教师编制的制度下,乡村学校的教师编制数量不可能大幅增长,甚至未来会进一步收缩。因此,我们必须考虑通过一些更柔性、灵活的方式来解决乡村学校美育师资短缺问题。

 

一是为乡村学校定向培养一批能够兼任美育工作的多科教师、全科教师,纾解结构性缺编困境。一方面,国家公费师范生计划、农村学校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等定向师范生培养项目,以及地方师范院校应为具有艺术特长且有意愿未来兼任美育工作的文化科目师范生创设辅修美育教师教育课程的机会和机制。另一方面,通过专项计划和激励政策,在乡村地区学校遴选一批有意愿、有潜力的在编文化课教师,并为之提供相关的美育在职培训和进修。

 

二是推进区域内美育师资共享。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提供技术、资金支持,以县域为基础统筹构建共享的美育师资中心。这一路径已经在体育方面进行了实验并得到了较好的实施效果。共享中心采取“县管校用”的管理制度,由政府统一聘任、管理美育教师。这些教师不再直接安排到乡村学校,而是根据乡村学校发出的“订单”进行灵活配置,按照“排课走校”的方式到乡村学校授课。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运用数字技术建立起美育教师共享信息化平台,灵活、及时地进行师资配置,提高美育师资的利用效率与辐射范围。中心教师并非具有正式编制的教师,他们的来源可以更加多样化,可以挖掘、招募当地文艺团体的专业人士、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等具有一定艺术专长的人员加入师资队伍。这种方式既能够解决乡村学校美育教师的编制不足问题,也利于灵活应对未来人口和城乡结构变化。

 

三是吸引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学校美育工作。除了前述的由政府主导的师资共享机制之外,还应当鼓励和支持社会公益组织、艺术院校、社会艺术机构等主体与乡村学校对接,开展美育相关的公益项目或志愿服务,“送美下乡”。尤其是加强与地方师范院校的合作,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实习、对口援教基地等方式,将相关专业师范生的社会艺术实践与乡村学校的美育工作有机结合。

 

加强乡村学校美育资源建设与共享。集中资金在村委会或者社区中心建设一批美育场馆、设施,如剧场、音乐教室,教学时间供周边乡村学校共享使用,非教学时间开放给当地居民作为公共艺术文化资源。乡村学校还可以通过综合实践活动,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带领学生自主制作一些美育道具、设备。这一措施在民国时期的乡村美育普及得到了较为有效的应用。例如使用本土材料制作留声机、风琴、木棒琴、铜弦琴等平民乐器。[6]学生自主制作的道具、设备可以通过集市、展演、城乡学校交流等活动展现出来,宣传乡村学校美育成果,并反哺乡土文化,提高乡土文化的地位。此外,乡村学校还应充分利用数字技术,通过网络设施的接入与城区学校进行课程共享,通过课程转播、同步课堂、专递课堂、异步课堂等多种方式获得其他学校优质的课程资源。此外,鼓励乡村学生进城市艺术场馆,开展城乡中小学生美育主题研学实践活动,帮助乡村学校学生获得多样的美育体验。

 

帮助乡村学校开发地方性美育课程。在国家课程之外,校本化、本土化的地方性美育课程是美育有效浸润的重要渠道。乡村环境本身就存在许多独特的美育资源。秀美山川、古朴村落、水文气候、野生动植物、地质矿藏等自然资源以及民间戏曲、民间工艺、民歌民谣、服饰、饮食等社会资源为乡村美育发展提供了众多优势资源。[7]而美育的实践性、体验性、感受性更是赋予了乡村学校美育发展的独特优势。乡村广阔的空间能够保证学生深入美育资源中进行体验与实践,他们在美育实践活动中利用乡土材料制作出的画作、乐器、发明等各种成果还能够用于学校环境的装饰之中。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美育内容与形式不仅潜移默化地发挥着美育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水平,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成就感与效能感,增强他们进行美育实践的动力。因此,必须重视乡土文化的价值并将其转化为乡村学校的地方性美育课程。除了通过组织培训、进修提高乡村教师的美育课程自主开发能力,还应鼓励、吸引出版社、高等院校、民间艺人、公益组织等多种主体发挥各自优势,协助乡村学校挖掘当地本土美育资源,联合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美育课程。

 

多渠道筹措乡村美育经费。上述所有举措的落地都离不开经费的保障。乡村学校和基层政府的财政非常有限,必须多渠道帮助乡村学校筹措美育经费。首先,实施国家课程所需要的相关经费应当从中央财政中拨付,而且由于美育师资队伍中编外教师的存在,必须设立专门的美育财政专项经费作为保障。师资队伍的扩充以及课程的开齐也意味着应当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必须客观评估地方政府财政在美育上的支出承受能力,根据能力强弱适当调整中央、省与县级政府的经费分担与划拨。[8]而发展性美育课程,如校本课程、义务教育学校的课后延时服务、特色社团活动等,可以由中央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地方财政、相关学校以及自愿参与相关课程或服务的学生家庭共同分担成本。

 

其次,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建立相应机制,促进有需要的乡村学校与有关乡村振兴、乡村教育、艺术教育的基金会或社会组织对接,拓宽美育经费筹措渠道。与此同时,乡村是一个整体性、综合性的文化生态,经济、民俗、教育、卫生等均融合性、系统性、网络式地发生作用,[9]美育能够充分地融入乡村振兴过程之中,为乡村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因此,政府应考虑从乡村振兴计划中适当划拨一定资金用于支持乡村学校美育的提质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声健,吴小俐.“双减”政策下学校美育的发展机遇与改革重点[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2(1).

 

[2] 秦玉友.警惕素质教育政策在农村学校“空转”[J].人民论坛,2020(27).

 

[3] 刘善槐,朱秀红,赵垣可.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教师补充机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2(10).

 

[4] 龚宝成.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困境与疏解:地方性知识的视角[J].课程.教材.教法,2019(3).

 

[5] 胡发仲.基于文化视角对乡村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J].艺术评论,2018(7).

 

[6] 陈永怡,海雯倩.民国乡村美育建设及其当代启示[J].美术观察,2021(11).

 

[7] 陈晓清.农村中小学美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2).

 

[8] 李畇赟,刘善槐.编外用师问题治理:结构矛盾与制度突破[J].教师教育研究,2022(3).

 

[9] 黄际影,杜鹏.乡村美育与非遗舞蹈:艺术乡建的“校园美育”路径[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21(4).

 

(作者丁瑞常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满天星民族文化传播公益基金专家委员,曾芯怡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研究生)

 

《中国民族教育》2024年第3期

 

作者:丁瑞常 曾芯怡

创建时间:2024年3月26日
首页    理论科研    乡村学校美育提质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追逐心中的梦想
    追逐心中的梦想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浙江省中小学“体教融合 以体育人”专栏
    浙江省中小学“体教融合 以体育人”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第39个教师节专栏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第39个教师节专栏
    “护航开学季 聚力助成长”专栏
    “护航开学季 聚力助成长”专栏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缤纷暑假 快乐成长”专栏
    “缤纷暑假 快乐成长”专栏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中小学落实“双减”政策多元路径探索专栏
    中小学落实“双减”政策多元路径探索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培养积极心理 赋能幸福生活”心理健康教育专栏
    “培养积极心理 赋能幸福生活”心理健康教育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名匠高足”育人品牌建设办学经验专栏
    “名匠高足”育人品牌建设办学经验专栏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王柳娟:以心润心 以爱慧爱
    王柳娟:以心润心 以爱慧爱
    守教育初心 育技能人才
    守教育初心 育技能人才

校园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