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华文明国际传播的三重“象限”
——以中新社“东西问”专栏为例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其中包括“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这是继二十大报告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后,中央重要文件再次就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国际传播议题作出明确指示。
作为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和重点对外传播媒体,中新社长期深耕中华文明的国际传播。2020年年底,中新社推出大型学理型融媒体报道特稿专栏“东西问”,通过引入全球智库思想资源,深入挖掘、生动呈现中国文化的根与魂,在三重“象限”层面对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作出了有益探索。
抽象层面:阐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概括为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从抽象层面指出了中华文明有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本质。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重中之重就在于对外阐释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为开展国际传播工作提供学理支撑。
针对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东西问”推出“五性”特别策划,邀请中国历史研究院副院长李国强、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院社会学系教授张杰、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马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吴震、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韩星等5位海内外知名学者,从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哲学、国学等不同学科角度逐一阐释五大特性,篇均阅读量超百万。
此外,“东西问”还陆续访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杨耕、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所长邢广程、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莫砺锋等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发言的专家,对相关理论创新成果进行通俗化转化和新闻化呈现,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作出权威解读。
上述稿件不仅被海外华文媒体大量采用,英文版也在中新网英文网推出,有效地向海外受众传递了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的重要意义,更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学理支撑。
“东西问”还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推出“六观”系列策划,访谈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北京大学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主任郇庆治、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等6位权威专家,详解中国式现代化背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思想渊源,使抽象的6种观念在经过层层剥笋式的剖析后更易被海内外受众理解。
意象层面:解析中华文明的核心概念
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并概括提出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十大核心概念。
“东西问”以此为线索,联络访谈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姜义华、武汉大学国学院教授郭齐勇、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等10位学者名家,一人释一词,推出“释典”系列,阐述相关意象的历史脉络、传承发展和时代意义。值得一提的是,该系列为央媒推出的首个系统性解读上述十大关键词的外宣产品,综合阅读量超1500万,多篇稿件被“学习强国”APP首页重点推荐、今日头条“传媒”页面置顶,并被美、欧、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华文媒体采用数十篇次,为中外读者提供了一扇理解中华文明智慧结晶和文化精髓的窗口。
除概念性解析外,“东西问”还强调问题意识与现实导向,将外界普遍关注的、关涉中华文明特质的议题作为重点选题方向,约访中外学者回应模式化、标签化、意象化的一系列问题。例如,党的二十大前夕,“东西问”独家专访当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成中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宇燕、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张晓晶、中国科学院科技史所前所长刘钝、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庞军等5位国际知名学者,分别回应“梁漱溟之问”“金德尔伯格陷阱”“熊彼特之问”“李约瑟难题”“气候变化陷阱”。5位学者深入剖析中国解决问题之道、冲破难题之法、跨越陷阱之路,客观展现中国新时代10年的发展成就,探究背后赓续千年的中华文明基因。
该组稿件被境内外媒体广泛转载,尤其是独家访谈《回答梁漱溟之问:这个世界会好吗?》,年近九秩的国际著名哲学家、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成中英先生以回应“梁漱溟之问”切入,由历史谈及现实,探究古老文明现代转型背后赓续千年的文明根性,最终对百年前“这个世界会好吗”的世纪之问作出积极回应,为二十大的胜利召开作出舆论铺垫,为儒家文化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国际传播发出海外学界重要声音。成中英先生近年来极少就现实问题接受媒体专访,稿件发出后在国学圈、比较哲学圈和媒体界引发积极反响。有学者表示,由当代“第三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成中英回答“第一代新儒家”代表人物梁漱溟的问题,颇具巧思。稿件英文版在中新网英文网上网后,被中国日报英文网及北美多家媒体转载,扩大了在英语世界的影响力。
具象层面:展示中华文明的物质载体
文化遗产是集中体现文明特质的绝佳物质载体,“东西问”自开栏起即明确将考古文博锚定为主题模块之一,对中国文化遗产保持高度关注。以北京中轴线申遗为例,“东西问”自2022年年初即陆续播发多篇理论文章,探讨北京中轴线为何是中华文明的独特见证,及其由古及今的传承与改变。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当日,“东西问”播发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的专访稿指出:“北京中轴线的独特性,填补了《世界遗产名录》在东方都城规划理想和核心建筑群类型上的空白,使其具有突出的世界性价值。”该稿成为央媒首篇侧重解读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之世界意义的稿件,被香港《明报》、巴西《南美侨报》及多家东南亚华文媒体采用。
2019年、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敦煌莫高窟、山西云冈石窟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东西问”多方联络专家,陆续推出两组13篇“中国石窟”特别策划,每篇都有中西比较视角与阐述,邀请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龙门石窟研究院原院长史家珍、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蒋思维、北京外国语大学艺术研究院院长宁强、浙江大学教授谢继胜等名家,将石窟寺这一极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东西文明互鉴的具象生动呈现的同时提升学理深度。该系列稿件网络阅读量超1500万,多篇登上新浪微博热门榜,实现了整组产品阅读量高、视觉效果好、社会反响佳,成为中新社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大文化报道提质增效的成功案例。
近年来“博物馆热”成为全国范围内的突出文化现象。尤其是全国各地博物馆的珍稀文物背后,凝聚着古人的匠心智慧,镌刻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见证着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东西问”捕捉热点、以物述史,于2023年1月起推出“镇馆之宝”子栏目,每期择取一件代表性文物,多以文图视融合报道的形式让文物“讲故事”,目前已播发50期,多期被外报专版采用,成为中新社文化出海的又一新IP。
善用文化文明的力量,是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必然要求。新时代的国际传播必须胸怀文明交流互鉴的大格局,秉持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大视野。面向未来,中新社“东西问”将继续秉持“文明互鉴,理性对话”主张,探索以中华文明叙事赋能国际传播之道,在国际传播场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而不懈努力。(作者:安英昭 单位:中国新闻社)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2024-12-20
- 2024-12-20
- 2024-12-20
- 2024-12-18
- 2024-12-18
- 2024-12-18
- 2024-12-18
- 2024-12-18
- 2024-12-18
- 2024-12-17
- 2024-12-17
- 202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