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应该做到“三要三不要”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戚柏文
■教育时评
11月13日,北京市教委发布《中小学校劳动教育清单编制与实施说明》,提出小学低年级每周劳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主要包括家庭劳动和学校劳动;小学中高年级和中学每周劳动时间不少于3小时,可逐步增加社会劳动内容。(中国青年网 11月13日)
劳动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品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劳动的价值和美丽,提升综合素质,如实践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并理解劳动的光荣、崇高、伟大和美丽。对此,国家也像对其他课程一样,制定了劳动课程标准。但是,要让劳动实至名归,还应该做到“三要三不要”。
要名副其实不要形式主义。劳动的重要性毋庸赘述,对当下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在学校也有《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对劳动教育有明确的规定。但是,毋庸讳言,现在的评价制度,文化课是显性的,无论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还是社会,分数、升学率往往是学校“教育质量”的代名词,是评判学生和学校还坏的最重要的指标。在此现状下,学校和教师就难免有“鸠占鹊巢”、劳动课被文化课挤占的冲动和行为,让劳动名不副实。这需要制度的完善评价理念的转变。
要家校结合不要越俎代庖。劳动形式多样,有校内、校外和在家里劳动等。教育孩子是家校共同的责任,包括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会劳动的能力等,这需要学校也需要家庭的参与。但现实告诉我们,有的父母在向学校反馈在家做家务的情况时造假,或者不让孩子劳动,认为“只要读好书就好”。有的学校,让学生家长学校组织的田野劳动,这本身是好事,而且有必要,毕竟家长更有经验,可以指导学生劳动。但渐渐就变成了家长“承包”替代学生的劳动。这些都有违劳动的初衷。
要感受成果不要有始无终。有劳动就会有成果,包括无形的精神成果如服务、有形的物质成果。尤其是农村学校,有山或者地让的中学和小学高段学生进行植形式的劳动,会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瓜果蔬菜之类的物质成果。我们应该让这些劳动成果让学生分享,让学生感受劳动的不易,更感受劳动带来的快乐和自豪感,树立劳动观念,而不应该不了了之。因为没有明确的规定,现状是不少地方只有学生劳动的过程,而没有让学生感受成果这样重要的一环,让学生对劳动的感悟甚至积极性打折扣。
(责编:李淑颖 审核:黄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