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县域普通高中发展的战略定位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历史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2] 县域普通高中(简称“县中”)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明确县中发展战略定位,需要充分认识县中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县中教育的三大属性,科学规划县中发展。

 

一、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县中发展的重要性

 

县中是县域基础教育的最高段,与高等教育相临最近,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县中在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寄托着广大农村学生对接受更好教育的美好期盼”。[3]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县中发展可以强健高质量教育体系“腰身”,助推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并为我国县域学生提供多元发展选择。

 

(一)县中在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发挥“腰身”作用

 

建设教育强国要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4] 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龙头是高等教育,[5] 高中阶段作为基础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是学历教育与终身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6] 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义务教育比作“腿脚”,把高等教育比作“头脑”,那么高中阶段教育无疑就是连接上下的“腰身”,腰身强则立人稳。[7] 县中,与其他普通高中一样,是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腰身”支撑,肩负着巩固、稳定县域义务教育和为高等教育输送人才的重任。

 

县中是连接县域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腰身”,在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发挥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一方面,县中承接县域义务教育阶段优质生源,可以满足县域义务教育阶段毕业生接受高中教育的需求,巩固义务教育的普及成就。另一方面,县中是高等教育的生源“蓄水池”,为高等教育培育、输送优质生源,支撑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2%,[8] 进入普及化发展阶段,亟须县中有效供给充足的优质生源支撑其高质量发展。

 

(二)县中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助推器”

 

建设教育强国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9] 我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重视教育的作用,通过教育提升人力资本。2010年,我国成功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Upper middle income countries)行列,也面临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10] 从历史上看,人力资本不足的经济体很容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人力资本发展的相关衡量标准是一个国家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11] 教育收益率研究发现,中等收入国家教育的社会收益率呈现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特点。[12] 2023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1.05年。[13] 近年来,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得到较快发展,2023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91.8%。[14] 然而,高中阶段教育发展中仍存在城乡差距,要充分释放高中阶段教育在提升我国人力资本、助力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中的重要作用,需要关注县中发展,不断提高县域学生的高中入学率。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县中教育可以为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更强大的人力资本支撑。县中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素养发展,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为国家长期繁荣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当前,我国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人口数量红利逐渐退却,加大高中教育投资,推动县中发展,将成为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强大“助推器”。

 

(三)县中是县域学生多元选择的“立交桥”

 

在我国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后,教育发展的任务重心上移到高中阶段。在高中阶段教育走向全面普及的过程中,高中教育发挥着人才“立交桥”作用,接受完整、有质量的高中教育可以为个体的未来发展提供具有多元可能性的出口。县中作为学生接受完整、有质量高中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县域学生多元出口的“立交桥”,寄托着广大县域学生对接受更好教育的美好期盼。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县中教育为县域学生提供了多元发展选择,将县域学生输送到“上大学”“转职业教育”“就业”等的“立交桥”。高中教育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高质量的县中教育有利于县域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与思维,提升学生理性选择自己发展通道的能力,为县域学生多元发展奠定素养基础。

 

二、县中发展要进一步凸显教育的三大属性

 

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推进县中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必须跳出教育看教育,聚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15] 县中教育要在充分凸显教育本体属性、积极促进人的发展基础上,将建设教育强的国家与通过教育促进强国建设统一起来,进一步凸显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和战略属性,丰富县中发展的教育功能内涵,以县中发展助力教育强国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一)凸显教育的政治属性,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县中发展要进一步凸显教育的政治属性。教育的政治属性在于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这是县中发展的出发点与立足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6] 县中教育要凸显教育的政治属性,时刻秉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意识,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日常教育教学全过程,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实现“育人”与“育才”的统一。

 

县中要积极培植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培养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绝不能培养社会主义的破坏者和掘墓人,绝不能培养出一些“长着中国脸,不是中国心,没有中国情,缺少中国味”的人![17] 德才兼备是我国对人才的内在要求。县中教育要注重培养德才兼备的人,避免重智轻德,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才能使县中“真正成为化育为人的天地,而不仅仅是教授技能、发放文凭的场所”。[18]

 

(二)凸显教育的人民属性,推进普及普惠优质县中建设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县中发展要进一步凸显教育的人民属性,大力推进教育普及普惠优质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当前,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对“有学上”的需求与教育机会供给不足的矛盾转变为人民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与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县中作为县域学生多元发展选择的“立交桥”,承载着县域人民群众对普及普惠优质高中教育的需求。县中发展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时代需求,保证人民群众“上好学”。

 

此外,要在保证人民群众“有学上”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县中普惠优质发展,以普惠的高中教育促进相对贫困家庭孩子高中教育普及,以免学杂费、提供助学金的方式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在“学有所教”部分提出,“免除符合条件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为普通高中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国家助学金”等,[19] 让学生“上得起学”。县域学生接受高中教育有机会成本。如果县中教育是低质的,从长远来讲就会影响人民群众接受高中教育的积极性。县中发展要凸显教育的人民属性,不断提升教育质量,保证人民群众“上好学”。

 

(三)凸显教育的战略属性,积极为人才强国建设奠基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县中发展要进一步凸显教育的战略属性,以教育强国建设推进人才强国建设,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20]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了教育的战略地位,提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21]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充分发挥教育的战略作用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中的重大战略议题。高质量的县中教育为高等教育提供优质生源,在人才强国建设奠基中发挥中坚作用,建设高质量县中是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任务。

 

人才强国的实践逻辑是通过高质量教育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22] 当前,我国正由人口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转型,必须着力培养一大批一流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接受高质量的高中教育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县中教育,特别是优质县中教育需要切实培育学生学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与学习习惯,为个体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一流的县中教育会为高等教育输送高质量生源,为解决我国“卡脖子”“哑嗓子”问题提供战略支撑。

 

三、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县中发展战略规划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县中发展应从学龄人口规模变化、普职协调发展和质量竞争力提升方面统筹推进。

 

(一)建立同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县中教育发展规划

 

县中发展是伴随着学龄人口变动趋势进行的,未来县中教育发展需要基于学龄人口总体变动趋势与普职教育需求进行统筹,从短期、中期、长期建立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县中发展规划。

 

从短期教育发展规划看,我国普通高中在校生数将于2029年达到短期内高峰,峰值预计为3947.11万人。【注】为更好地应对短期内普通高中在校生高峰,县中需要做好教育扩容准备,统筹利用高中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资源,保证短期内普通高中学位相对充足。

 

从中期教育发展规划看,普通高中在校生数将于2032年达到短暂下降后的第二次高峰,预计达3941.83万人,略低于普通高中短期在校生高峰。如果短期教育扩容任务全面完成,只要充分、高效利用已有教育资源,就可以应对中期高中教育需求,保障县中学位相对充裕。

 

从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看,普通高中在校生数将于2035年达到中长期的最低值,预计为3265.82万人。伴随着普通高中在校生数量“先增后减”,从长期教育发展看,县中需要及时抓住在校生数量减少、班级规模缩小的窗口期,积极推行小班化教学,挖掘小班教学优势,提高教育质量。

 

(二)统筹规划县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23]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需要从多维度统筹规划县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要统筹县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在深化“职普融通”背景下,县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关系会发展到新阶段。为更好规划二者规模关系,除在招生入口不简单限制普职规模比例外,需要充分考虑在未来社会职业布局与个体理性选择基础上,高中生在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有序流动的微观职普融通政策设计。

 

其次,要统筹配置县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学校教育资源。当前,县域高中阶段学龄人口数量变化正处于“先增后减”趋势的上升阶段。县域高中阶段教育扩容压力下,必须统筹配置县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资源,防止产生因生源升学偏好导致的县域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位空置、教育资源严重浪费与县中学位紧张、优质教育资源被稀释并存的资源浪费悖论。

 

最后,要统筹规划县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探索实行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间的课程互选、学分互认、学籍互转,实现普职教育活动融合设计。从普职教育活动端打破学生流动与统筹配置资源的路径不畅通问题,从学生兴趣领域分化、能力基础分化、责任承担分化方面考虑,统筹设计普职教育活动。

 

(三)吸引并稳定优质师资与生源提升县中质量竞争力

 

服务教育强国建设,县中要进一步提升质量竞争力。需要正视县外优质高中虹吸效应,防止县中优质师资和优质生源外流,遏制“县中塌陷”现象。提升县中教育质量竞争力、振兴县中发展需要吸引并稳定优质师资和优质生源,以质量优势破除“县中塌陷”困局,激发县中教育发展活力。

 

优质生源是提升县中质量竞争力的核心指标。稳定优质生源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严格执行“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坚决杜绝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24] 相关政策,通过政策调控稳定生源。另一方面,实施基于输入—输出型的教育评价制度,把优秀生源不仅作为输出性指标、作为办学成绩,也要作为输入指标,从评价政策设计逻辑上改变个别学校通过跨区域掐尖招收县中优质生源表达自己教育质量优势的不当做法,从评价环节遏制县域优质生源“被掐尖”。

 

优质师资是提升县中质量竞争力的第一资源。吸引并稳定优质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实行基于学生素质起点的增值教育评价制度,肯定教师的教育努力,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建立区域一体化教师劳动力市场。通过直接利益损失补齐、间接利益损失补偿、激励性补偿等有力措施,并适当和适度配合以行政与道德动员,形成市场与道德力量相向合力,建立区域内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无利益障碍流动的一体化教师劳动力市场。[25]

 

注释:

 

[1][16][20]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 人民日报,2022-10-26(01).

[2][23] 新华社.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EB/OL]. https://www.gov.cn/yaowen/liebiao/202409/content_6973522.htm

[3][24] 教育部等九部门. 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和《“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Z]. 教基〔2021〕8号. 2021-12-09.

[4][5] 习近平. 论教育[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4. 230.

[6] 秦玉友. 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几个问题[N]. 光明日报,2016-08-23(14).

[7] 赵婀娜,丁雅诵. 普及高中教育:“腰身”强则立人稳[N]. 人民日报,2015-11-05(18).

[8][14] 教育部. 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R]. 2024-10-24.

[9] 习近平. 论教育[M].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4. 228.

[10] 秦玉友. 新发展阶段教育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定位与战略布局[J]. 人民教育,2022(05):33-39.

[11] Khor N,Pang L,Liu C,et al. China’s Looming Human Capital Crisis: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al Attainment Rates and the Middle-income Trap[J]. The China Quarterly,2016,228:905-926.

[12] George P,Anthony P H. Returns to investment in education:a decennial review of the global literature[J]. Education Economics,2018,26(5):1-14.

[13] 国家统计局. 教育改革发展扎实推进 教育强国建设行稳致远—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十[R]. 2024-09-24.

[15] 教育部. 202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moe_1485/202401/t20240111_1099814.html

[17][18] 习近平.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 求是,2024(17):4-10.

[19]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2023年版)[Z]. 发改社会〔2023〕1072号. 2023-07-30.

[21] 中共中央. 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 人民日报,2024-07-22(02).

[22]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 求是,2017(21):3-28.

[25] 秦玉友. 共同富裕语境下义务教育服务均等化概念重构与战略转型[J]. 教育研究,2023,44(03):87-101.

 

【注】普通高中2029、2032、2035年在校生数为预测数据。按照《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高中毛入学率为91. 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根据《“十四五”县域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政策对高中毛入学率要求2025年达到92%,2035年达到97%,设定2023-2025年、2026-2035年时间区间毛入学率线性增长,根据七普数据和各年份毛入学率测算值,得到高中阶段在校生数量。根据2010-2023年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比例进行拟合,得到2024-2035年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比例。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张雪副教授在2024-2035年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比例预测方面参与了讨论,给予了专业建议,特此感谢。

 

(作者秦玉友系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玉姣系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高凯歌系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人民教育》2024年第21期

 

作者:秦玉友 王玉姣 高凯歌

创建时间:2025年1月3日
首页    理论科研    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县域普通高中发展的战略定位
  •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追逐心中的梦想
    追逐心中的梦想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 “筑梦新学期 同心向未来”专栏
    “筑梦新学期 同心向未来”专栏
    “培养综合素质 发展核心素养”暑期研学专栏
    “培养综合素质 发展核心素养”暑期研学专栏
    “骊歌声响 逐梦远航”毕业季专栏
    “骊歌声响 逐梦远航”毕业季专栏
    “体验端午习俗 传承传统文化”专栏
    “体验端午习俗 传承传统文化”专栏
    “崇尚一技之长 擦亮生活底色”专栏
    “崇尚一技之长 擦亮生活底色”专栏
    “关爱心理健康 护航学子成长”专栏
    “关爱心理健康 护航学子成长”专栏
    “弘扬雷锋精神 劲吹文明新风”专栏
    “弘扬雷锋精神 劲吹文明新风”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校园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