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农业技能人才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大量高素质农业技能人才的支撑。培养高素质农业技能人才、整合优化现代农业产科教创新资源、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涉农高职院校是主阵地,是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通过多方面努力,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强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贯彻落实这一重要部署,涉农高职院校应顺应新时代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着力培养“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高素质农业技能人才,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培养“沉得下”的高素质农业技能人才

 

  农业技能人才“沉得下”,关键要肩负起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的使命,厚植知农爱农情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明年的重点任务之一。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社会主义农业强国,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农业技能人才队伍是关键。农业技能人才大多从事现代农业生产和服务等具体工作,肩负着用先进的现代农业理念和技术技能助力农业产业发展、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力量的重要职责。因此,农业技能人才培养既要遵循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又要注重提高其勇担农业强国建设重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加强勇担农业强国建设使命的理想信念教育。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融入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等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引导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发展现代农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主要内容、基本规律和时代要求,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确立学习目标、人生理想和发展规划。应教育引导广大农业技能人才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自觉扎根乡村振兴一线,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力量。

 

  培养学生知农爱农的深厚情怀。懂农业才能真正爱农业,涉农专业毕业生要在农村“沉得下”,首先要熟知农业农村现状及发展农业产业的重大意义。因此,涉农高职院校应强化农业认知教育,使学生对农业有一个基本认识,深刻理解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应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理解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的时代意义,树立起尊重农业、热爱农业和发展农业的观念。应大力开展耕读教育,传承“耕读传家”的价值理念和农耕文明优良传统,教育引导学生对农业、农村和农民有亲近感、归属感,厚植知农爱农情怀。

 

  培养“留得住”的高素质农业技能人才

 

  农业技能人才“留得住”,核心是要自觉扛起强农兴农的责任担当。2020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把战略基点放在扩大内需上,农村有巨大空间,可以大有作为。”天地广阔的新农村,是一片干事创业的热土,更是建功立业、成就梦想的大舞台。

 

  激发“强农有我、兴农在我”之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而人才振兴则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涉农高职院校应结合各自专业特点,丰富教育教学方式,积极组织“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教育学生心怀“国之大者”,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树立“以农报国”的理想目标,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积极投身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育人功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内核,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涉农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掘农耕文明的精髓,融入课程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推动专业教学、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教育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动力,从耕读教育和劳动教育中实现对农耕文明的传承、加深对农业生产的热爱。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充分发挥红色资源育人功能,不断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的空间和阵地。这一重要论述启发我们,涉农高职院校应结合农业专业特色,将红色文化融入育人全过程,让学生弘扬革命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感悟英雄大义、家国情怀,听从祖国召唤,响应祖国需要。涉农高职院校还要在涉农实践中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励学生毕业后投身农业强国建设,在乡村振兴一线努力实干,推动现代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当前,乡村振兴正在全面推进,数字农业、数字乡村和精准农业等不断加强,农村发展空间巨大、潜力无限,需要更多兼具才华和抱负的青年投身其中、贡献力量。这是难得的历史机遇,为涉农专业毕业生提供了施展才能、发挥作用和历练成长的广阔舞台。应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担当作为,积极投身农业强国建设,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中熠熠生辉。

 

  培养“能管用”的高素质农业技能人才

 

  农业技能人才“能管用”,要义是具有助农富农的高超本领。新时代的农业产业,是融合了现代科技、生态环保和智慧管理等要素的现代农业,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农业技能人才必须具有生态农业理念,是既懂农业相关知识技能又掌握现代化信息技术、能有效破解“如何种地”难题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构建面向新时代现代农业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12月17日至18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涉农专业是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涉农专业毕业生要有效解决农业生产实践问题,既掌握扎实农业知识技能,又掌握数字技术和现代管理等知识技能和素养。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需求,树立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强化生态农业意识教育,加强学生现代农业基础理论和生产实践能力培养。我们要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开展跨专业融合建设,加强创新型农业技能人才培养,以培养数智化现代农业产业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创新政校企行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实施专业智能化、数字化改造计划,根据产业岗位标准和智能化技术标准,搭建育人平台。我们要打造结构化教学团队,构建凸显智慧农业特征和农业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学徒制、进阶式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教育水平,培养出真正具有高超技术技能的人才。

 

  开展聚焦职业能力的精准化分类教学。涉农高职院校应强化服务地方产业的能力,加强与区域内现代农业产业的融合。我们要依据区域农业产业特点,将乡村振兴所需的农业技能人才按生产对象和岗位性质进行分类,从“爱农情怀、兴农使命、助农本领”三个维度梳理出农业技能人才职业素养要素。我们要根据职业素养要求,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内容和课程,精准化地改革培养内容和方式,按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所需的素质、知识和技能,构建农业技能人才精准化分类培育模式,使人才培养工作从“大而全”模式向精准化模式转变。

 

  建设基于新质生产力的现代农业课程体系。基于以数字化、自动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发展新形态,涉农高职院校应实施专业数字化改造,立足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和新职业等发展需求推动专业升级,将以智慧农业等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课程融入课程体系。涉农高职院校应将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与数智技术融合,制定专业课程标准,配套课程体系开发课程资源,打破传统学科知识体系,围绕区域现代农业生产特点构建教学内容,建设“岗课赛证”融通的模块化技能训练教学资源。涉农高职院校还要建立跨专业、跨领域的优势资源共享平台和机制,服务农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打造线上农业大课堂,为培养“能管用”的高素质农业技能人才提供坚实基础。

 

  (温学延系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吴辉生系该院动物科学学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本文系2020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畜牧兽医专业‘五双五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XJG-20-120-1]成果)

 

作者:温学延 吴辉生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创建时间:2025年1月8日
首页    理论科研    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农业技能人才
  •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追逐心中的梦想
    追逐心中的梦想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 “筑梦新学期 同心向未来”专栏
    “筑梦新学期 同心向未来”专栏
    “培养综合素质 发展核心素养”暑期研学专栏
    “培养综合素质 发展核心素养”暑期研学专栏
    “骊歌声响 逐梦远航”毕业季专栏
    “骊歌声响 逐梦远航”毕业季专栏
    “体验端午习俗 传承传统文化”专栏
    “体验端午习俗 传承传统文化”专栏
    “崇尚一技之长 擦亮生活底色”专栏
    “崇尚一技之长 擦亮生活底色”专栏
    “关爱心理健康 护航学子成长”专栏
    “关爱心理健康 护航学子成长”专栏
    “弘扬雷锋精神 劲吹文明新风”专栏
    “弘扬雷锋精神 劲吹文明新风”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校园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