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教育

█人工智能教育大家谈系列报道①

 

  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深刻影响教育的今天,二者的深度融合既带来机遇也面临挑战。AI将如何改变教育?会让教师“失业”吗?会让学生更优秀吗?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关注相关问题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专家学者、一线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等。从今天起推出“人工智能教育大家谈”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编者

 

  中小学生纷纷兴致勃勃地向DeepSeek(深度求索)求教各种问题,春晚同款人形机器人走进校园引惊叹,AI(人工智能)挤进新课表……新学期,各地中小学刮起了一股“AI风”。

 

  人工智能正与教育产生越来越多的碰撞,究竟会如何重塑教育?我们当前的教育难题,又能否借AI之力得到改善?

 

  业内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深刻变革。

 

  “当人工智能大模型快速发展,实现了从‘能整合、会生成’到‘能思考、会创造’的飞跃,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教育,推动‘工业化教育’向‘智慧型教育’转型,构建智能时代的教育新形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数字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曹培杰说。

 

  在曹培杰看来,这种“新形态”将带来“三个改变”。一是改变“一个老师、一群学生、一间教室”的传统教育场景,未来人工智能将拓展教育边界,泛在智能的学习空间将成为教育的重要场景;二是改变老师讲、学生听的常见教学方式,实现大规模的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和流程学习;三是改变学校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提供精准智能的管理服务。

 

  “人工智能对教育变革的推动将超越简单的工具升级,而是重构教育系统的底层逻辑。”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认为,人工智能对教育可以实现“三个赋能”,即赋能教师精准教学和减负增效、赋能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发展、赋能教育管理者实现数据驱动的智能治理。

 

  当前,人工智能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教师教学支持和学生个性化学习中,显示出强大的赋能潜力与创新活力,为缓解学生疲惫、家长焦虑、教师负担重等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

 

  “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已经是我们老师的常态化行为。”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闵行紫竹分校、华二附属初级中学校长施洪亮介绍,学校上学期与AI协同完成了非常有特色的系列馆校合作科创课程,目前正在加强教师AI素养的培训,助力课程教学创新。

 

  对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张洪铭来说,AI智能体的存在像一位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思路和方法的老师。“我为自己的专业学科学习量身打造了多个AI机器人,包括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以及R语言等学科,极大提升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张洪铭说。

 

  随着人工智能飞速发展,重复性、规律性的工作将逐渐被机器取代。AI时代,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人工智能时代,为我们打开了全新的空间,我们的教育一定要充满想象力,如果只在意高考、中考,比拼分数,那就是停留在二三十年前。”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认为,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新挑战,最需要的是基于人工智能提高学生的责任感、思辨能力、实践能力、合作交流能力等机器无法具备的核心素养和能力。

 

  北京丰台二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支梅分享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学校有一只非常受学生欢迎的小猫没有安定的容身之所,学生们打算给小猫做一个猫窝,如何不让其他流浪猫霸占?学生们提出“猫脸识别”,目前正在推进中。

 

  “借助人工智能,我最大的希望是老师和学生负担真正降下来,去做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实践,解决真实的问题,享受真实的生命体验。”支梅认为,人工智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尽管目前看来挑战很大。

 

  在曹培杰看来,挑战来自教育理念的落后。“一些学校在使用人工智能时存在误区,利用AI收集各种各样的数据,最后只是为了更加精准地应试、更加高效地刷题。”曹培杰认为,人工智能助力因材施教不仅是知识层面教学的创新,更需要对育人目标、教学模式、中高考评价方式等进行调整,这才是普遍适切的因材施教。

 

  AI会如何重塑教育面貌?“它会给教育带来更多新的可能,但也会带来新的挑战。无论如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姓教育而不是姓技术,要按教育的规律来办事。”曹培杰说。

 

  观 点

 

  @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人工智能时代,我们的教育一定要充满想象力。”

 

  @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人工智能对教育变革的推动将超越简单的工具升级,而是重构教育系统的底层逻辑。”

 

  @北京丰台二中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支梅:“借助人工智能,我希望师生负担降下来,去做有探索性和创新性的实践,解决更多真实的问题。”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22级本科生张洪铭:“AI智能体的存在像一位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思路和方法的老师。”

 

  案 例

 

  东华大学:“人工智能+”让课堂变了样

 

  本报讯(记者 任朝霞 通讯员 王宇)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刘晓强执教的“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课程是一门专业必修课,日前,这门课的课堂上却迎来了不少纺织、化工、环境等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

 

  为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转型,东华大学构建了“1门通识课程+X门实践创新应用课程+Y门专业核心课程”进阶式人工智能课程矩阵。

 

  “您好,我是纺织材料课程群虚拟教研室的虚拟助教‘小织’,如果您需要我的帮助,点击我的头像和我对话……”人工智能的应用也让专业课的课堂变了模样,在“纺织材料学”的课堂上,“小织”随时随地陪伴着学生,可以提供定制化学习方案,开展智能测验,提出学科交叉建议与计划等。

 

  “纺织材料学智慧课程建设以大模型作为底层基座,打造课程专有知识库作为训练数据集,结合检索增强技术,以确保AI回答和建议的内容可用、可信与可控。”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副教授刘洪玲说。

 

  据悉,2024年东华大学建设近百门“专业+AI”课程,并开展数智课程建设教师培训,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人工智能素养与技能,强化教师课程改革创新的能力。

 

  “人工智能融入课堂,使教师、学生、知识、能力等若干关键要素的互动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我们要主动迎接其中的机遇与挑战,以人工智能驱动高等教育智慧化,每个专业、每个学生、每个教师‘一个都不能少’。”东华大学教务处处长杨旭东说。

 

作者:本报记者 欧媚 林焕新 梁丹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创建时间:2025年3月4日
首页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教育
  •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追逐心中的梦想
    追逐心中的梦想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 “筑梦新学期 同心向未来”专栏
    “筑梦新学期 同心向未来”专栏
    “培养综合素质 发展核心素养”暑期研学专栏
    “培养综合素质 发展核心素养”暑期研学专栏
    “骊歌声响 逐梦远航”毕业季专栏
    “骊歌声响 逐梦远航”毕业季专栏
    “体验端午习俗 传承传统文化”专栏
    “体验端午习俗 传承传统文化”专栏
    “崇尚一技之长 擦亮生活底色”专栏
    “崇尚一技之长 擦亮生活底色”专栏
    “关爱心理健康 护航学子成长”专栏
    “关爱心理健康 护航学子成长”专栏
    “弘扬雷锋精神 劲吹文明新风”专栏
    “弘扬雷锋精神 劲吹文明新风”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校园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