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中国古代科技智慧

战国中期的《墨经》中,最早记述了“小孔成像”现象,世界上最早的开平方与开立方出现在中国现存最早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当然还有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浩如烟海的成就让我们叹为观止,古人对自然事物、天文地理的感悟与利用超乎我们的想象。

 

  本期《读周刊》围绕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主题,介绍近期出版的相关图书,希望读者不仅能从书中了解古代科技的成就,还可以逐步认识到科技与文化、社会的紧密联系,进而理解科学与文化如何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不断交融,推动社会进步。

 

 

  古代科技史亦是文化启示录

 

  科学技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华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的发展历程,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定位,增强文化自信。

 

  入选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4年度好书的《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小淳主笔,从思想史、社会史、人类文明史等多元视角,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展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如何创造知识、运用知识。

 

  “近代西方科学技术进步推动了工业革命,西方文明突飞猛进,其他文明突然远远落在后面。这使得历史学界产生了一种误解,好像近代科学是西方文明的专利。”作者在书中指出,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存在许多常见误解,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所以科学精神更是无从谈起。这一观念局限于近代科学的定义,而忽视了中国古代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科学实践。四大发明、青铜器的创造、《夏小正》关于历法的创新……中国古代不缺乏科学,同样也不缺乏求真创新、探索奉献的科学精神。

 

  我们应该怎样来看中国古代的科技价值呢?《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强调文明的视角,在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中,揭示中国重要发明与创造之所以取得成功的深层原因。

 

  作为一本介绍中国古代科技与文明的普及读本,该书资料翔实,文笔流畅,书中对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做了重点介绍,但不是简单的罗列,更没有通过古代科技发明而评判文明的优劣,而是从多元的视角考察中国古代的科学和文明,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究竟有什么样的科学精神,由此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文明连接起来。可以说这本书传递了这样的信息:中国古代不仅有科学,而且在科学思维方面有鲜明的特点,具有创造的灵动活力;中国自古以来就与域外文明有广泛的接触和交流,始终抱有容纳吸收外来科技文明的胸怀;中华文明几千年走来,积聚了深厚的底蕴,有信心面向未来。

 

  《文明的积淀:中国古代科技》不应被定义为一本科学通史,也不是科学分科史,更像是一本文化启示录,让我们看到了科学与文化如何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交融并推动社会进步,揭示了中国科技发展的独特路径和丰富内涵,传递了中国古代便有的“利用知识为人的需求服务”的人本思想,彰显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中的创造性思维,突出中国古代独特的科学探索精神。

 

 

  科技成就赓续中华文脉

 

  中国古代科技遗产承载着祖先珍贵的科学思想,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为我国乃至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以图书出版的方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宣传,就是对中国古代科技遗产最好的保护,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历史人文价值,并探讨了对科技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

 

  在今年北京图书订货会上与读者见面的《中国古代科技遗产》(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选取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史中创造并留存下来的38项代表性遗产,从历史沿革、景观看点、科技特点、研究与保护历程、遗产价值五个方面为读者进行了详尽介绍。值得一提的是,全书以“学术+科普”的表达形式,在每一篇章中配备多幅全景或特写的最新遗产留存的实拍图,深度呈现中国古代在农业、水利、交通、建筑、机械、航海、军事等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科技遗产。广西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杨东星认为,该书的出版为中国科技遗产保护和开发事业提供了学术支撑。

 

  在《中国古代科技遗产》出版之际,该书主编、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部教授戴吾三呼吁全社会共同关注中国古代科技遗产,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作者之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黄兴认为,中国有着许多类似长城这样凝聚着智慧和科技的重要遗产,很多已经成为景点,但大家可能并没有充分重视背后的精神和文化传承,可见针对大众的遗产文化普及尤为重要。这也是他积极参与《中国古代科技遗产》写作的原因,他希望通过该书中学术和科普融合的形式推动科学精神和文化基因的传承。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总编辑方艳表示,越来越多的读者对该类图书产生兴趣,不仅是因为这些图书可以帮助他们深入了解古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联系,拓宽视野,更重要的是能系统了解中国科技的发展脉络,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她认为,一本讲述中国古代科技的图书,应该有通俗易懂的生动故事,更应该注重科技与人文的结合。《中国古代科技简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共3册,精选了240余项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创造,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遴选的88项重要研究成果。整套书以时间为顺序,从中华文明起源讲起,按照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排序,选取包含四大发明、嫁接技术、干支纪年、阴阳合历、十进位值制与算筹记数法、勾股容圆、制图六体、法医学体系、地动仪等在内的中国古代重大科技成就,通过科技发展与生产生活方式变化的关系,展现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全貌。

 

  引荐古代科学家“朋友”

 

  千百年来,中华大地孕育出无数叹为观止的科技成果,鼓舞着一代代人不断地探索、进取。如何将这些灿若繁星的知识,有趣地传递给孩子?

 

  《改变历史的中国古代科技》(人民邮电出版社)是科普作家刘兴诗写给孩子们的科普读物,以生动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展现中国古代科技的壮阔画卷。从书中孩子们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科技背后的智慧,包括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涵养观察力和培养求知欲。该书用讲故事的方式提升科学素养,不仅帮助小读者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而且从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中,汲取中国智慧和坚持不懈的探索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

 

 

  以绘本的形式展现天文地理、中医中药、丝绸之路等,则是《了不起的中国·古代科技卷》(化学工业出版社)的一大亮点。该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文化来源、脉络、体系,解释代表人物、著作等,拒绝说教式的灌输,给了小读者独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在感受图画美的同时,学到更多知识,开阔眼界。书中既有儿童应知应会的学问,也有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趣味知识点。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涌现出了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他们的智慧和成就不仅影响了中国,也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的古代科学家朋友”系列(山东文艺出版社),是作家徐鲁为5—8岁的孩子打造的一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桥梁书,包括《鲁班的故事》《毕昇的故事》《祖冲之的故事》等。小读者可以抵达鲁班的工坊,看这位木匠祖师爷用智慧与巧手,将自然赋予的物料转化为令人惊叹的工具与建筑;可以走进数学大师祖冲之的数字王国,解开圆周率π的奥秘。在奇妙的数学冒险中,孩子们将发现数学不仅仅是枯燥的公式,更是宇宙间和谐秩序的美妙展现;在毕昇的带领下,感受活字印刷的世界里,每个字的跳跃、组合,理解文字的力量,以及改进印刷术的重要性。整套系列图书仿佛穿越千年的智慧之旅,将中国古代卓越科学家的生平事迹和科技发明娓娓道来,引领小读者们踏上奇妙的知识探险之路,以此激发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探索未知的勇气。

 

作者:本报记者 韩萌萌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创建时间:2025年3月11日
首页    媒介素养    格物致知:中国古代科技智慧
  •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追逐心中的梦想
    追逐心中的梦想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 “筑梦新学期 同心向未来”专栏
    “筑梦新学期 同心向未来”专栏
    “培养综合素质 发展核心素养”暑期研学专栏
    “培养综合素质 发展核心素养”暑期研学专栏
    “骊歌声响 逐梦远航”毕业季专栏
    “骊歌声响 逐梦远航”毕业季专栏
    “体验端午习俗 传承传统文化”专栏
    “体验端午习俗 传承传统文化”专栏
    “崇尚一技之长 擦亮生活底色”专栏
    “崇尚一技之长 擦亮生活底色”专栏
    “关爱心理健康 护航学子成长”专栏
    “关爱心理健康 护航学子成长”专栏
    “弘扬雷锋精神 劲吹文明新风”专栏
    “弘扬雷锋精神 劲吹文明新风”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校园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