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坚定历史自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更加需要认清坚定历史自信的重要性,强化历史认知,把握历史大势,增强历史主动,以坚定的历史自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了“坚定历史自信”的命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并全面阐述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些重要论述强调了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自信才能自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更加需要认清坚定历史自信的重要性,强化历史认知,把握历史大势,增强历史主动,以坚定历史自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历史与文化紧密相连、相互交融。一方面,历史是文化的载体。历史承载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道德观念、精神价值追求,见证着一个民族历经磨难、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历程。中华民族的历史积淀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涤荡出中华民族的深沉智慧,赋予了我们鲜明的民族气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根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才能更好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更有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另一方面,文化是历史的血脉。文化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智慧,通过语言、艺术、习俗等形式代代相传,在动态演变中推动历史前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蓄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历史与文化相互成就,对中华民族历史的高度认同、对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充分接受、对中华民族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充分信任,生成了坚定的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

 

  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高度统一。历史自信强调对本民族历史、传统、文化的自信和自豪,及其对民族未来的坚定信心和信念。中华民族的历史自信,既包含着对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的自信,又包含着对党和国家发展历程、现实国情党情民情、未来发展前景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政党和民众对自身文化价值的积极认同、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是对自身文化及其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有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我们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融通中国和世界,深刻把握历史发展逻辑和文化建设规律,将文化自信与历史自信高度统一起来。

 

  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首先,坚定的历史自信有助于吸取中华文化的精神养分。以坚定的历史自信强化历史认知,形成对中华文化正确的文化判断力和辨析力,有助于准确把握中华文化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文化精华,深入挖掘中华文化蕴含的独特价值和深远意义,提炼具有时代价值的文化精髓,弘扬文化精神内核。其次,坚定的历史自信有助于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了刚健进取、敢于斗争、独立自主、开拓创新等精神,始终体现着中华民族强烈的历史自觉和历史担当。坚定历史自信,强化历史认知,把握历史大势,增强历史主动,能更好巩固中华文化主体性,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确保中华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能自主选择和吸收外来文化精华,推动中华文化传承发展。再次,坚定的历史自信有助于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坚定的历史自信能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人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有效抵御外来文化的负面影响。坚定的历史自信使人们能够从历史中汲取更多智慧和力量,更加清晰地认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凝聚文化共识,自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们从哪儿来、往哪儿去,很多问题才能看得深、把得准。”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以坚定的历史自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将文化自信自强置于大历史观,站稳“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文化立场,在贯通古今中凝聚文化自信、在融通中外中增强文化自觉、在开放包容中推进文化自强。

 

  贯通古今才能凝聚更大能量的历史自信,形成更有张力的文化自信。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唯一绵延不断并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是我们自信的底气。中华文化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贯通古今,要以大历史观来审视中华文化,正确处理好过去与现在、当下与未来、继承与创新、转化与发展的关系,高扬文化主体性,传承发展中华文化;要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确保中华文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要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文化的宝贵资源,深入提炼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创新传承方式,使其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在贯通古今中凝聚文化自信。

 

  融通中外才能提升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创造力和国际影响力。融通中外,就要在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注重与世界其他文化的对话与合作,博采他国文化之长,彰显中华文化的时代性和生命力。融通中外,要以更为宽广包容的心态吸收世界文化的智慧,在保持中华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要深入研究新的时代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需求相结合,融合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元素,推动中华文化创新和发展,使中华文化血脉不断延续传承、焕发生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扎实推进“第二个结合”,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深入梳理和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具时代性,实现高度文化自觉。

 

  开放包容始终是文明发展的活力来源,也是文化自信的显著标志。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具有开放包容的特质,这种特质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推动了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互鉴。开放包容,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增进与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交流和合作,主动学习借鉴其他文化的历史、习俗和艺术等,吸收和融合其他文化的优秀元素,兼容并蓄保持中华文化活力。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创新文化合作和文化传播方式,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开放包容的强大自信推动中华文明和世界各国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实现共同进步,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作者系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系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资助项目[2021QNYC063]成果)

 

作者:林贤明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创建时间:2025年3月17日
首页    理论科研    以坚定历史自信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追逐心中的梦想
    追逐心中的梦想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 “筑梦新学期 同心向未来”专栏
    “筑梦新学期 同心向未来”专栏
    “培养综合素质 发展核心素养”暑期研学专栏
    “培养综合素质 发展核心素养”暑期研学专栏
    “骊歌声响 逐梦远航”毕业季专栏
    “骊歌声响 逐梦远航”毕业季专栏
    “体验端午习俗 传承传统文化”专栏
    “体验端午习俗 传承传统文化”专栏
    “崇尚一技之长 擦亮生活底色”专栏
    “崇尚一技之长 擦亮生活底色”专栏
    “关爱心理健康 护航学子成长”专栏
    “关爱心理健康 护航学子成长”专栏
    “弘扬雷锋精神 劲吹文明新风”专栏
    “弘扬雷锋精神 劲吹文明新风”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校园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