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国际趋势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工智能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这对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提出了迫切要求。为应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挑战,世界一流高校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模式,以期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编者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世界一流高校正通过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课程创新和跨学科融合以及加强产学研深度合作等多维度策略,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教育模式。

 

  严格选拔和培养过程

 

  在全球高等教育领域,为应对快速发展的科技挑战,人工智能领域人才遴选和培养策略正在不断创新,呈现出多元化和实践导向的显著趋势。全球顶尖高校构建严格的选拔体系、实施跨学科教育模式,强化与业界的合作,以锻造既具备深厚学术功底又拥有实践创新能力的未来科技精英。

 

  在人才遴选方面,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注重在入口端把控学生质量,申请者需要具备优秀的学术成绩,以证明其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学习能力。计算机系和数学系学生的筛选标准尤为严格,准入流程包括学生申请、入学考试、在线面试三个部分。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暑期项目致力于培养下一代人工智能领导者,申请该项目的学生需要满足以下要求:在夏季时为九年级或即将升入十年级的学生,且在项目开始前年满14岁;具备数学或计算机技能的学生优先考虑;全程参与为期两周的全天日程安排;接受国际申请者。项目通过讲座、动手研究和指导活动让学生探索机器人、计算机视觉、医学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领域,同时了解人工智能改善人类生活的潜力。

 

  在跨学科教育模式方面,英国爱丁堡大学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多维度的创新实践,其生物医学人工智能博士培训中心专注于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致力于解决从药物研发到患者治疗的复杂问题。该中心通过跨学科培训,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和临床科学等领域的综合能力,确保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实现创新。在数据科学领域,爱丁堡大学的数据科学博士培训中心自2014年起便致力于培养新一代数据科学家和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强调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帮助学生掌握从大数据中提取知识的核心技术,并引导他们在技术伦理和社会影响方面进行深入思考。

 

  在加强与业界合作方面,法国巴黎综合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与高级视觉计算硕士项目致力于培养深度学习和视觉计算领域的创新应用开发者,学生需在第二学年参与“横向项目”,与工业合作伙伴共同解决重大实际问题,例如开发工业级视觉算法或优化实时渲染系统。项目通过小班教学模式、企业家和研究人员主讲的人工智能专题研讨会,以及与Meta(美国互联网公司)、达索系统等企业的深度合作,确保学生掌握尖端技术落地的能力。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通过2025年暑期研究项目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其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的“本科生研究学徒计划”为本科生提供了参与前沿人工智能研究的机会。该项目采用导师制,帮助学生深入实验室,参与真实的科研项目,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创新和跨学科融合

 

  在世界一流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实践中,课程创新和跨学科融合是其显著发展趋势。不少高校重视课程创新,通过引入前沿课程内容、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灵活多样的学习路径,进一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人工智能跨学科融合已成为主导方向,全球众多高校跨越传统学科界限,深度整合人工智能与计算机科学、数学、工程学、医学、法学、伦理学及艺术学等多个领域,旨在培育具备广泛综合能力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

 

  在专业设置和课程创新方面,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开设了专门的人工智能专业,相关课程包括深度学习、人工神经网络、概率推理与人工智能、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等,旨在让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理论和前沿技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人工智能与数字伦理中心开设人工智能、道德伦理与法律课程,研究人工智能与道德伦理和法律的关系,通过引导阅读并分析跨学科资料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学术素养。其人工智能社会伦理课程为学生提供工具,以识别数字技术使用涉及的社会问题,并围绕这些社会问题展开推理和讨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在课程设置上,涵盖了人工智能、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知识表示、计算语言学、计算机视觉、机器人技术、数据库系统等多个领域。值得关注的是,多伦多大学还开设了“医疗保健人工智能”专业,这个新兴子学科目前是医学前沿领域,相关研究有助于提升患者护理水平和生活质量。

 

  在学科交叉融合方面,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设置了跨学科项目,如机器学习计划和数学与计算机科学联合培养项目,以培育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推进人工智能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新开设了人工智能与决策专业,融合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课程内容广泛覆盖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未来极具发展潜力的关键领域,充分体现了跨学科教育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斯坦福大学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所通过跨学科研究和课程设计,将人工智能与人类学、哲学、音乐、医疗等领域结合,开设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辅助护理、音乐和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哲学等课程,进一步推动跨学科的人工智能教育。

 

  产学研深度耦合

 

  在全球人工智能教育和产业发展中,产学研深度耦合已成为推动技术突破和应用落地的核心模式。高校、企业与研究机构通过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不仅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和转化,还为学生提供了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完整培养路径。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高校科研和教育水平,还为企业注入创新动力,为社会培养了具备实战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印度通用人工智能大学提供尖端课程、知名教师和先进设备,专注于实践学习和行业合作,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在不断发展的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其他新兴技术世界中立足所需的技能和知识。近期,该大学宣布与印度首个专注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研究的非营利组织Vitti基金会展开合作,设立印度首个“人工智能、新兴与基础技术创新中心”,旨在整合印度顶尖人工智能教育资源,释放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研发潜力,推动新兴技术应用。这一高校与社会组织的合作,意在探索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促进前沿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和伦理治理,并为初创企业提供孵化支持。

 

  韩国首尔大学与韩国本土企业三星电子的合作是其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在首尔大学全球工程师教育中心建立了联合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旨在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竞争力和产品创新能力,并培养高质量人工智能人才。未来,双方将共同开展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项目,重点关注设备端人工智能和多模态人工智能技术的开发。这些项目旨在为智能手机、电视和家用电器等设备开发更先进的人工智能功能。

 

  新加坡国立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强化实践教学,推出高级技术实习计划、学生实习计划及合作教育计划等多样化学习路径,旨在培养具备深厚专业知识、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与中国阿里巴巴集团合作成立的阿里巴巴-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联合研究院,旨在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已应用于健康、养老、家庭和社区等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与阿里巴巴的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和云计算等领先技术相结合,探索进一步的技术突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

 

  综上观之,在人工智能教育探索过程中,高校不仅注重学生人工智能专业素养的提升,还强调其跨学科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和伦理责任意识的培养。同时,通过与企业、研究机构的紧密合作,高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和前沿研究平台,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的转化和应用。这些举措不仅为全球人工智能发展输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也为各国在人工智能时代的战略布局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系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宋佳系该院副教授;本文系2024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青年课题“世界主要国家高等教育制度型开放战略研究”[CDA240262]成果)

 

作者:宋佳 施晨莺

 

来源:《中国教育报》

创建时间:2025年3月18日
首页    理论科研    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国际趋势
  •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高文英:初心决定道路 认知决定高度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厚植海洋文化 陪伴儿童成长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在时代窗口 奋笔写青春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锻造硬核实力 方能技高一筹
    追逐心中的梦想
    追逐心中的梦想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培育文化素养 发扬武术精神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目有繁星 追光而行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锤炼过硬本领 赋能精彩人生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技能成才 匠心筑梦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走技能成才路 奋斗筑梦未来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以青春力量开启蜂农致富路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技能成就少女职业梦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吹响中考征程的“集结号”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争当科技路上的追梦人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展专业才艺 绽时尚魅力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韦佳球:心有梦想 必有远方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耀眼银幕,逐梦舞台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吕可渐:破茧而出 初露光芒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小小“网红”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天使在人间,最美逆行者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爱上创客 梦想起航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走技能成才路 树技能报国志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王梦珂:勇敢追梦 技能成才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星光助力 高考加油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中职生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气膜实验室里的“侦察兵”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邹欣颖:迎着太阳奔跑的女孩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中职生逆袭考上研究生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热血青春护卫生命之光
  • “筑梦新学期 同心向未来”专栏
    “筑梦新学期 同心向未来”专栏
    “培养综合素质 发展核心素养”暑期研学专栏
    “培养综合素质 发展核心素养”暑期研学专栏
    “骊歌声响 逐梦远航”毕业季专栏
    “骊歌声响 逐梦远航”毕业季专栏
    “体验端午习俗 传承传统文化”专栏
    “体验端午习俗 传承传统文化”专栏
    “崇尚一技之长 擦亮生活底色”专栏
    “崇尚一技之长 擦亮生活底色”专栏
    “关爱心理健康 护航学子成长”专栏
    “关爱心理健康 护航学子成长”专栏
    “弘扬雷锋精神 劲吹文明新风”专栏
    “弘扬雷锋精神 劲吹文明新风”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岁杪话总结 新年强部署”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创新党建品牌 赋能教育教学”生动实践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2023年浙江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灯塔引航”党建共同体生动实践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嵊州市卓越校长青蓝工程培训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浙江省社区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建设专栏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林乃聪:希望孩子们有一个诗意的童年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聚焦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特色化办学赋能高质量发展探索与实践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阅读为人生打下底色读书行动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关注更多学子走上技能成才之路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社区共学养老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家庭教育赋能孩子成长探索与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生动实践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幼儿动商教育研究专栏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诗评】笔端生意趣,字里跃童心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浙江省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共同体探索与实践

校园新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