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渲染春韵 劳动绘就画卷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邹昌
3月25日,长兴县实验小学依托校园“百草园”劳动实践基地,开展“春之印记”美术+劳动综合实践课程,进一步深化“五育融合”教育理念,落实《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自然教育、传统文化传承与劳动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观察自然、劳动创新的综合素养。
活动中,全校四年级学生分批次走进校园“百草园”,以“植物托印”为核心载体,开展沉浸式探究学习。教师团队联合设计课程,科学课教师指导学生辨识植物形态特征,美术教师示范拓印创作技巧,劳动教师引导规范操作流程。学生们以落叶、花朵为“颜料”,通过分类、组合、敲拓等步骤,使植物汁液自然渗透至材料表面,最终呈现形态各异的“春之画卷”。活动中,学生不仅收获了四季更迭的自然知识,更在动手实践中感悟艺术创作的无限可能。
本次活动体现该校“以劳育德 五育并举”的教育特色。课程跨学科融合,打破学科壁垒,将科学观察、美术创作、劳动实践三者融合,使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提升综合能力。传统文化新传承,拓印工艺根植于我国传统草木染技艺,教师通过多媒体素材引导学生了解“花布印染”“植物标本制作”等非遗文化,激发文化认同。劳动教育落地见效,紧扣《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通过“选材-设计-创作-展示”全流程劳动任务,培养学生的耐心、专注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活动结束后,学生作品在校园“自然艺术长廊”进行展示,并将纳入学校“生态文化”校本课程资源库。通过此次实践学生在亲历植物从生长到艺术转化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生命价值与生态保护的内涵。90%以上学生完成个性化作品,部分创意设计被引入校科技创新社团活动。学校同步开放线上“美育成果展”,引导家长关注自然教育,延伸劳动实践场景至家庭生活。
长兴县实验小学始终将劳动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近年来设立“四季寻美”劳动实践课程群,含“春耕秋收”“草木染艺”等主题模块,每年覆盖全体学生;优化校内“百草园”功能分区,引入智能种植监测系统,打造“科技+生态”劳动教育新场景;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通过“劳动数字档案”记录实践成果,与德育学分挂钩。
(责编:陈岩 审核:黄三好)
- 2025-04-03
- 2025-04-03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