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萍:“国际商务+”助力学生职业素养提升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本网记者:夏雨
人物简介
李丹萍,中共党员,一级教师,现任绍兴市柯桥区商贸教研大组组长,绍兴财经旅游学校商贸教研组长。曾获绍兴市先进教研团队负责人、柯桥区优质课一等奖、区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一等奖、绍兴市说课比赛三等奖、市教学能力大赛三等奖等荣誉。所编写的两本教材被评为市级优秀选修课教材,所负责的4门课程被评为区级精品拓展性课程。
“下面,我们再次有请晟装纺织品有限公司的叶经理为我们介绍面料品质表示的专业名词。”说罢,课堂上立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当叶经理带着公司的新款面料走上讲台,专注而耐心地讲解、展示手中的纺织面料,同学们的目光再也移不开讲台。
这是我校为“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于2020年11月开设的企业跨界课堂系列公开课之一。在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中,我们尝试了“国际商务+”学科融合,使文专碰撞绽放出火花。同时还邀请到了企业导师以及将纺织品产品带进了课堂,企业导师的专业解答令学生受益匪浅。这样别开生面的新意课堂,学生大呼过瘾。
组建“中职国际商务+”教学创新团队
近年来,浙江省戴智敏名师网络工作室应职业教育的新时代要求,积极开展中职教师跨界融合发展的教学创新实践研究,以“1+4+N”教学创新团队建设为抓手,创建跨时空智慧教研平台,探索线上线下混合的“跨界一融合一重构”教学与教研新模式。各中职学校积极响应、推进,探索跨界、融合课堂,重构跨界融合新课程。“跨界、融合”俨然成为了近年来中职课堂的“新时尚”。
绍兴财经旅游学校国际商务专业作为省级示范专业,省级优势特色专业,一直秉持着“大专业、小方向、重技能、强特色”的专业建设思路和理念。2020年11月,我校的国际商务专业再次成功创建为省级高水平专业,专业建设目标中提到:要立足“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平台,依托柯桥大纺织电子商务运营中心的发展规划,明确以满足轻纺外贸业发展和具体岗位工作所需职业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养为重点,充分整合我校现拥有的专业优势,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选择性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改革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以跨界融合的新思维深化应用性、实战性、操作性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政校企行一体化育人机制改革。跨界融合作为课堂改革的新思路、新模式,为我们进行教学改革、助力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指明了方向。
以此为契机,我校组建了“国际商务+”的教学创新团队,开展校企跨界、文专学科融合的教学实践探究,积极开发成果。同时,还通过文专教师集体备课,参加创新团队联合教研活动等,加强协作,共同探讨“中职国际商务+”学科的融合点,争取在研讨中获得成长。
积极探索,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打破传统外贸课堂“重理论讲授”的惯例,利用政治时事、企业案例等让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尝试了“国际商务+政治”、“国际商务+数学”等的文专融合课堂,在专业课堂中渗透文化素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
“国际商务+数学”,《整合数学,助力商业单据—发票的制作》课堂中,杭州萧山航民非织造布有限公司的朱君利以企业导师身份联合我校数学教师俞淑萍、外贸制单教师朱洁雁一起为19商贸2班学生带来一堂生动、形象的融合课。首先朱洁雁老师以任务情境开头,给大家布置整堂课的任务—制作商业发票,并分解成三个小任务,熟悉商业发票的含义作业,掌握商业发票的内容及学会制作发票,使学生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化繁为简。在学会制作商业发票环节,数学老师俞淑萍自然地引入数学小故事,看了“粗心的王大爷”,同学们深刻领悟到,数学书写规范的必要性,而且在单据制作过程中必须要认真仔细、严谨、决不能有半点马虎。最后,同学们在实战演练阶段,小组合作,认真完成发票的制作。由企业导师朱经理给我们做点评,学生们积极地举手提问,朱经理耐心地给我们分享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实践经验。课后同学们还意犹未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国际商务+政治”,我校余礼芳、陈煌钟两位老师的《支持新疆棉花,坚持道路自信》一课,以2021年3月的“新疆棉事件”为触发点,不可抗力为融合点,开展教学,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宣扬了爱国主义情绪,让拳拳爱国心,汇成茫茫大海。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60分钟的课堂中全神贯注地听讲和参与活动。UMU小测试以及视频的介绍打破了一开始比较紧张的氛围;接着学生自己的成果展——思维导图以及游戏环节的设置,使学生兴趣倍增;在思政课堂,热点事件“新疆棉”事件的深度探讨,再一次引起同学们的关注,让学生明白,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享受着祖国带给我们强大安全感的同时,要清楚时代赋予我们的民族使命,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担当意识及爱国情怀。
校企合作,提升学生职业素养
我校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按照“互利互惠、合作共建、校企共赢”的建设思路,已建成10余个商贸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国际商务专业学生学习、实训的需求。同时,我们的创新团队教师也通过行业调研、外出考察培训、暑期下企业锻炼等方式了解外贸行业的新动态、新技能、新流程,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为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打实基础。
此外,我们还聘请了杭州萧山航民非织造布有限公司的朱君利经理、绍兴晟装纺织品有限公司的叶坚经理、绍兴容南纺织品有限公司的赵妍经理作为我们的企业导师。这些资深的外贸职业人会定期走进我们的课堂,带来最新的行业咨询,为同学们答疑解惑。同时,企业导师通过真实素材的提供,协助我们的创新团队一同整合教学内容、开发融合教材和课程。我们创新团队已经完成了企业课程《外贸业务协调之合同条款的拟定》的开发,该课程以纺织品企业外贸合同条款拟定为主线,分别介绍了品名品质、数量、包装、价格、保险、结算、检验检疫、不可抗力、争议、索赔等合同主要条款和附加条款的拟定。课程通过在线平台一经推出,学生们积极点击、踊跃学习,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中职国际商务+政治”的学科融合,通过整合优秀的教学资源,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课堂生动地呈现,可以说,是一种发展趋势。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对老师,均充满了吸引力和挑战性。我们创新团队将不断地探索国际贸易课堂的“跨界融合教学”运用途径,促使国际贸易专业教学高效、科学地持续发展。
- 2025-04-03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2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4-0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31
- 202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