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引领促成长,携手同行创未来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戚伯芳 钟雪丽
为全面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跨地区教共体民生实事项目的各项部署,推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共享优质教育资源,4月20日—4月22日,诸暨市浣东街道城新小学教师到遂昌县石练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为期三天的教研活动,两地老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实现教学相长。
在遂昌县石练镇中心小学,举行了陈月美语文工作室、傅建勇数学名师工作室、戚伯芳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三位导师的名师工作室授牌仪式。
开展语文集体备课教研
陈月美语文工作室开展了“卷入式”集体备课教研活动。石练小学的汤瑶等三名青年老师就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威尼斯的小艇》一课进行教学。
陈月美和语文组成员参加研讨,对两节课进行点评与修改。修改打磨后,陈月美为石练小学的徒弟们以身示范,与徒弟同课异构,她以《威尼斯的小艇》第一、第二课时的内容展开了精彩的教学示范。
陈月美在上课的过程中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带孩子们体会威尼斯的“动”和“静”,进行小组合作,展开激烈讨论,又有静心批注,从分享与交流中感受船夫高超的驾驶技术。同时,陈老师带领学生们通过联系生活体会小艇“动”时热闹的场景,小艇“静”时寂静的场景,入情入景地感悟小艇与人的密切关系,感受水城的迷人风光,陶冶自身的审美情趣。
课后,研讨环节,陈月美详细讲解了课前设计与课后思考,徒弟们表示受益匪浅,深有体会。陈月美鼓励徒弟们要在研中教,教中学,学中思,思中成长,希望大家能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最后,陈月美老师作了《单元教学备课研讨》的讲座,对两天的研讨进行总结梳理,指导徒弟们以单元整体的视角进行备课与教学。
数学能力培养贯穿课堂
傅建勇数学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傅建勇为石练小学的徒弟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数学课《复式统计表》,基于统计与分析的数学教研活动有序展开。“食堂阿姨想知道你们喜欢吃什么菜,怎么知道呢?”在亲切的谈话导入中,傅建勇带领石练小学四(2)班的学生开展“我爱吃的菜”调查活动,学习如何用复式统计表统计四年级三个班学生的喜好情况。通过对比、归纳、优化,认识复式统计表的结构。“我发现喜欢吃炸鸡的学生比喜欢吃青菜的学生多得多。”“我提出的问题是,喜欢吃红烧肉的学生一共有多少?还有,四(1)班一共有多少人?”在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互评互助的过程中,傅建勇带领学生读懂复式统计表,分析表中数据的含义。同时,膳食营养的思想教育与辨别解释的数学能力培养贯穿课堂。
傅建勇为石练小学的徒弟们带来了第二堂示范课《线段 直线 射线》。傅建勇为这堂课做了充分的准备,教学环节设计丰富,环环相扣,从实际生活例子引入,打破学生对抽象的“线段、直线、射线”的陌生感。课堂上,傅建勇通过问题启发、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议一议等方式,把抽象的线段性质及线段大小比较方法的研究转化为具体的动手实操,让学生主动地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两头封闭的是线段”,在傅建勇引领下,石练小学303班学生大胆发言,逐步分别认识了线段、直线、射线的概念,理解他们直接的区别。然后,傅建勇数学名师工作室三名成员进行徒弟展示课教研活动。
诸暨市浣东街道城新小学校长何晓峰、遂昌县石练镇中心小学校长雷陈华、傅建勇和数学组成员参加本次教研。傅建勇导师从理清结构,把握整体;学情分析,明晰起点;目标定位,引领单元;课时重构,适度拓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傅老师首先对统计与概率模块的整体编排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学生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全过程。通过前测,分析学情,增强学生统计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数据收集整理能力、读表能力,增强学生思维深刻性、创造性。
幸福课堂破解成长密码
戚伯芳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在戚伯芳带领下开展幸福课堂。戚伯芳以《我好快乐》这一绘本为导入分享了小兔子“跳跳”的快乐时光,引发孩子们对快乐时光的回忆。紧接着,孩子们通过画“心情蛋糕”对自己的心情有了更直观的表达。“这块蛋糕表示我不开心的时候,也就是妈妈骂我的时候”周同学眼里泛着泪光说道。结合孩子们的实际问题和情景剧对比表演,戚老师给同学们分享了情绪ABC疗法并进行了实战演练。课前收集的一张张写着不开心的小纸条在同学们的实战演练中逐渐消灭。课后,祝子涵感叹道:“好想再来一次幸福课堂,太开心了”。
继把脉徒弟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后,戚伯芳再上示范课《当“气呼呼”来临时》助力徒弟的成长。戚伯芳以绘本《菲菲,生气了》为导入,随后通过视频让孩子们更加直观的感受当“气呼呼”来临造成的后果。那么“气呼呼”到底是什么样的呢?通过画一画心中的“气呼呼”,各显神态的“气呼呼”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紧接着,通过绘本和视频的后续以及孩子们的交流讨论,孩子们得出当“气呼呼”来临时让它变小的方法。
课后,戚伯芳同班主任们进行交流讨论。“一年级的孩子相对来说比较难控制自己的情绪,那么通过这样一节心理活动课,可以帮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找到控制自己情绪的方法。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意义在于教给孩子自己找寻幸福的密码,预防比补救更有力量”。戚伯芳说。
同时,戚伯芳还进入了“成长不烦恼”青春健康教育课堂,活动现场,戚伯芳以“成长不烦恼”为主题,对认识青春期、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心理变化、青春期的异性交往等知识进行讲解。戚伯芳通过视频与讲解让孩子们明白了由受精卵到性成熟的不易,感受到了生命的独一无二;通过幽默的语言让孩子们明白了自身的身体构造,异性的身体不再披着神秘的面纱;通过大量鲜活的实例让孩子们感受到保护自身身体的重要性。这是一节容生命教育、生理健康教育、性教育为一体的,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的青春教育课,对孩子们的成长意义非凡。戚伯芳还利用空余时间教孩子们制作清廉作品梅兰竹菊钻石贴画。
戚伯芳通过真实、鲜活的故事阐述和学生沟通的真切感受,并指导班主任怎样和学生沟通,揭示自己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寻求教育方式的改进与优化。戚伯芳分享了自己与儿子的成长故事,深入分析孩子的心理特点、睿智的处理方式、降低期待的教育心理为班主任们好好上了一课。
“跨区域教共体的建成对学校进一步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要从育人理念、教学资源、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超越传统教育,实现改革与创新,乡村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跨区域合作和新理念的引入。师傅们倾囊相授,徒弟们勤学苦练,跨区域帮扶才有落实的底气。”雷陈华如是说。
何晓峰表示:“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两校师生将携手相助,同心相伴,薪火相传,勠力前行,共同在浙江教育的这片蓝天上放飞梦想,播撒希望,收获成果,共同谱写美好教育的绚烂明天。”
(责编:周晓雅 审核:黄三好)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4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3
- 2025-04-22
- 2025-04-22
- 2025-04-22
- 2025-04-21
- 2025-04-21
- 2025-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