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餐管理上演"数字化突围"
——嵊州市爱德小学创新餐饮管理解决方案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袁春晓
在传统校园餐管理中,“众口难调”一直是困扰学校和家长的难题,如何在满足学生多样化饮食需求的同时,保障校园餐的健康、营养与美味,成为众多学校亟待解决的课题。嵊州市爱德小学在嵊州市教育体育局指导下,凭借智慧点餐系统成功破解这一难题,实现了校园食育与数字化转型的深度融合,为校园餐饮管理提供了创新范例。
数字驱动:智慧点餐系统的三次迭代升级
该校智慧点餐系统自2024年秋季启用以来,始终以“最大化满足学生和家长对‘健康、营养、美味’校园餐的需求”为核心目标,先后经历了三次精心迭代。
1.0版系统推出AB套餐相同价格的供餐模式。AB两个套餐共包含4个菜品,每个套餐为一荤两素一饭,以荤菜作为区分,向学生收取的价格均为8元。这一版本为学生提供了初步的选择空间,开启了校园餐个性化定制的探索之路。
2.0版系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套餐价格进行了优化调整。该校面向全体学生和家长开展抽样问卷调查,并经过膳食管理委员会的审议,在保留A套餐价格不变的前提下,将B套餐价格区间调整为8元至12元之间。不同价格的套餐在荤素比例或荤菜种类上有所差异,进一步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口味和营养需求。
3.0版系统在原有AB套餐的基础上增加C套餐,三个套餐合计菜品达到6个,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点餐选择。这一升级不仅体现该校对学生需求的细致关怀,还彰显智慧点餐系统在不断优化中的强大生命力。
创新实践:智慧点餐的三大突破亮点
预订机制创新:从“大锅饭”到“私人订制”。如今,家长每周三至周五可通过手机端为孩子预订下周的餐食。在ABC套餐中,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个人喜好自主选择,24小时前还可随时退餐。若家长忘记订餐,系统会自动默认提供A套餐,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吃到合适的饭菜。这种“我的餐食我做主”的模式,既最大程度地让孩子吃到心仪的菜品,又体现了教育公平的原则。一位家长兴奋地表示道:“以前孩子总抱怨学校饭菜不合口味,现在能自己选餐,孩子吃得开心,我们也放心。”
供餐流程创新:从“经验主义”到“数据赋能”。智慧点餐系统会自动汇总上一周的订单数据,后厨只需根据这些数据反向调控采购量,就能实现精准备餐。实施大半年来,食材浪费率下降了38.46%,学生光盘率从50%提升至70%左右。食堂负责人介绍:“以前采购食材主要靠经验,难免会有浪费。现在有了数据支持,我们能够更精准地掌握学生的需求,既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浪费。”
监督维度创新:从“吃饱吃好”到“阳光食育”。点餐系统依托该校公众号、链接智治平台,实现了“后厨看得见”“需求听得见”,让家长能够实时了解孩子在校的饮食情况,消除了家长心中的疑虑。同时,系统还为特殊体质学生开发了“餐食红绿灯”功能,家长录入孩子的过敏原信息后,系统会自动提示相关菜品谨慎点餐,用科技守护孩子的健康底线。一位有过敏体质学生的家长感动地说:“这个功能太贴心了,再也不用担心孩子在校误食过敏食物了。”
价值延伸:数字赋能带来的三重深层收获
家校共治新格局。智慧点餐系统让家长可以清晰了解孩子在学校吃什么,以及食堂菜品的搭配情况,从而实现对校园餐管理的有效参与。截至目前,家长点餐率从双套餐时的65.86%提升到了80.79%。该校共收到45条关于食堂管理或点餐的评价,提出的合理建议百分百得到落实。这种与厨师长“线上面对面”品评菜品的开放姿态,赢得了98.6%的家长满意度。一位班主任表示:“家长参与度的提高,让家校之间的沟通更加顺畅,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努力。”
节俭教育新载体。小义工每天都会对各班的剩菜剩饭进行称重并登记,以周次为单位对节俭班级进行排名表彰。该校还将当天的点餐、厨余垃圾重量等情况进行比对,分析各菜品的浪费率,进一步优化套餐方案,助推节俭教育的高效落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逐渐养成了珍惜粮食的好习惯,校园里的节俭氛围日益浓厚。
精细管理新范式。系统会结合后台点餐数据,自动推荐最受学生欢迎的套餐。目前,系统显示排名第一的套餐为1.7B餐,主菜是可乐鸡翅,被点次数高达2203;其次为奥尔良鸡腿和咖喱大虾等,被点次数均达到1790以上。该校利用数据排名进行优胜劣汰,推动菜谱结构的不断优化,为学生提供更加符合口味的校园餐。
嵊州市爱德小学通过智慧点餐系统的迭代升级、创新实践与价值延伸,成功实现了从“众口难调”到“智慧众调”的华丽转身。这一探索不仅为校园餐饮管理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还彰显了该校以学生为中心、积极推动教育创新的理念。小小的餐盘,成为该校教育智慧与人文关怀的生动载体。在未来的日子里,该校将继续引领校园食育的新潮流,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更加美好的蓝天。
(责编:周晓雅 审核:黄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