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民族团结教育走深走实
来源:浙江教育信息网 作者:李丽英
5月16日,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俞平率调研组一行赴嵊州市三江街道阮庙学校,就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开展专题调研。绍兴市人大常委会民侨工委主任俞锦宾、民侨工委民侨处干部阮思璇,嵊州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工委主任沈祖飞及副主任钱杭瑛,嵊州市民宗局、市民促会负责人参与调研。嵊州市三江街道阮庙学校校长许振鹏陪同,并主持调研座谈会。
调研组一行参观了该校“石榴红”民族风情路、民族风情展示馆等,详细了解该校将民族文化融入日常教学的创新实践。俞平对校园内班级文化建设等举措给予高度评价,指出“文化浸润是民族团结教育的根基,嵊州市三江街道阮庙学校将‘有形’载体与‘有感’体验结合,为基层教育提供了鲜活样本。”
在随后召开的调研座谈会上,嵊州市民宗局、嵊州市民促会负责人分别作专题汇报。民宗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嵊州以“之江同心·石榴红”品牌为引领,在该校设立民族团结实践基地,开展各类民族特色活动;市民促会负责人重点分享围绕民族团结进步、助业助困助学、项目引进及日常活动开展等方面展开的工作,助力多个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单位的建设。
座谈环节中,该校教师代表围绕“民族文化课程师资短缺”“流动儿童心理融入支持体系不足”“跨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壁垒”等难点问题展开讨论。骨干教师胡泽权提出:“当前民族文化课程多由语文、音乐教师兼任,缺乏系统培训,建议建立市级专家库提供常态化指导。”
俞平听取汇报后,对嵊州市在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她也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她强调,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持续关注。
针对座谈会中提出的问题和挑战,与会人员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加强沟通协作,共同推动嵊州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未来,嵊州市将继续加强民族工作队伍建设,加大助业助学工作力度,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努力营造更加浓厚的民族团结进步氛围。
俞平在总结发言中强调,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工程。一是在思想管理上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民族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二是在发展上要构建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创造各种路径,营造氛围。三是在管理上要推动民族事务治理的现代化,在就业、教育、生活等方面,给予各个民族的群众一个平等的机会待遇和全力保障。
此次调研是绍兴市人大深化“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的具体实践。下一步,绍兴市人大常委会将从多方面提供制度保障,助力基层学校打造更多“石榴红”育人品牌,为浙江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省贡献绍兴力量。
(责编:陈岩 审核:黄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