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字化优化作业管理流程
当前,中小学的作业管理依然还存在作业管理机制不健全、作业布置不够规范、作业反馈不够通畅、作业管理缺乏抓手等诸多问题。破解这些问题,要转变思维模式,特别是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学校要积极从传统的线下管理向线上管理发展,通过研发应用数字化管理系统,让作业管理更便捷、更有效。
把线下管理职能迁移到线上进行,首先要明确学校作业管理团队成员的职能与责任。这也是研发作业管理系统的首要问题,即系统的结构问题,需要成员之间明确各自的专属事务,并在系统中有对应的使用权限,从而实现高效合作。如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负责各学科具体作业的研究和设计,包括对作业内容、形式以及作业总量的控制;年级组长、班主任主要承担作业调控职能,其中年级组长负责统筹协调和控制本年级各学科作业总量,班主任则负责本班级日常作业总量的控制等。
有了合理的结构,仅是作业管理数字化的一个起点。接下来,需要用数字化手段进行有效串联,通过科学的数字化流程,实现作业管理的便捷化、高效化。具体包括以下三大部分。
一是作业的初步管理,主要指通过系统完成作业上传与审核。教师把作业通过不同形式上传作业管理系统进行备案,并对作业的基本形式、要求、完成所需时间等进行标注。教研组或备课组通过作业管理系统,在线上对教师上传的作业内容进行把关审核,合格的作业予以通过,质量不过关的作业予以退回。
二是作业的调控与反馈。年级组长、班主任利用管理系统,在线上定期巡查本年级或本班级各学科作业布置情况,一旦发现作业总量过多或过少,及时通报、调整,保持作业量既不超标又基本平衡。作业管理系统要及时反馈作业完成人数、作业量大小、难易程度等信息,帮助教师们在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是作业的统筹管理。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批阅情况上传作业管理系统,方便学校相关部门和家长实时查看,进行分析和跟进。同时,依托系统实现学校作业控量提质的根本目的。首先是基于平台作业数量的积累,打造学校高质量作业资源库;其次是备课组、教研组、教学管理部门和教师要对作业管理系统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研判,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探讨有效破解策略。在积累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中,真正用数据,让系统成为教师作业管理的“大管家”。(作者系山东省潍坊高新区浞景学校校长)
作者:冯元民
来源:中国教育报
- 2024-12-26
- 2024-12-26
- 2024-12-25
- 2024-12-25
- 2024-12-25
- 2024-12-25
- 2024-12-24
- 2024-12-24
- 2024-12-24
- 2024-12-24
- 2024-12-23
- 2024-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