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赋能科技小院课程思政
今年是科技小院创办十五周年。十五年来,这种集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创新模式,为高等院校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提供了契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重要回信精神,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农耕文化融入科技小院课程思政,将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为新时代大学生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提供了深刻思想涵养,也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提供了精神元素,更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
以刚强勇毅、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锻造大学生艰苦奋斗的坚定品格。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主张磨砺刚强勇毅的进取精神。从大禹治水、神农尝百草等改造自然的壮举,到如今北大荒变北大仓、沙漠变绿洲、南水北调等大手改山河、服务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中国人一直在坚持不懈地与恶劣环境抗争,积极探索自然规律,探寻农耕生产技能,将生存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不仅改造着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也塑造着人的精神世界。科技小院的大学生走进乡土中国深处,深入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在服务“三农”中解民生、治学问,“自找苦吃”,为把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刚强勇毅、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融入科技小院课程思政提供了载体。他们直面挑战,勇于担当,练就能担大任的宽肩膀和能成大事的真本领;在科技兴农道路上,努力学习科学知识,有效应用科技智慧,逐梦乡村,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中,将专业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相结合,勇攀知识高峰,为农业强国贡献力量。
以父慈子孝、耕读传家的共同体伦理,激发大学生反哺之情。科技小院扎根农业农村的中心区域,把父慈子孝、耕读传家的传统共同体伦理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一方面,大学生通过与农民共同劳动,真正认识劳动、深入理解劳动、充分重视劳动、衷心认同劳动,最终热爱劳动,确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另一方面,为把为民情怀教育融入科技小院日常,构建了科技小院师生与农民群众的实践共同体,师生在与农民共同生活过程中建立了深厚情谊,反哺之情油然而生。
以天下为公、造福于民的家国情怀,滋养大学生无私奉献的宽广襟怀。科技小院虽小,却大有作为。把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天下为公、造福于民的家国情怀融入科技小院课程思政,有助于厚植学生的爱农情怀,帮助他们在农民身边解民生,有助于解决科技人员与农民脱节问题;在生产一线治学问,解决科研与生产需求脱节问题;激励学生在解民生、治学问中成长成才,意味着解决了育人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让学生在农业生产一线汲取精神力量,激发强烈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科技小院背靠的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依托的是涉农高校的科技和人才培养力量,孕育着广袤乡村的美好未来。通过科技支农等志愿服务活动,可以坚定学生无私奉献的信念,使他们自觉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出贡献。
以讲信修睦、守望相助的乡邻关系,培养大学生协同创新的合作精神。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来一直传承的理念。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科技小院架起了学校与乡村之桥、师生与群众之桥、问题与办法之桥、理论与实践之桥,形成了协同创新的良好局面。把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讲信修睦、守望相助的乡邻关系理念融入科技小院课程思政,引导大学生参与科技小院各项政产学研用实践活动,通过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方式,融入农民、服务农民、惠及农民,有助于大学生在科技创新过程中养成团队协作和互助精神。这种长期扎根一线的经历,不仅实现了解民生与治学问的有机结合,而且引导大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借鉴、相互成就、美美与共,引导大学生自觉了解涉农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重要作用,有效实现了涉农院校、乡村与企业的合作共赢。
以天人合一、万物并育的生态观念,提升大学生和而不同的人生境界。中国先民很早就关注到“天”的问题。他们热爱自然,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尊重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齐民要术》中有“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的记述。这些在农业生产中把天、地、人统一起来,将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紧密相连,强调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的自然活动规律以及追求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和谐境界,为长期驻扎农业生产一线的科技小院大学生提供了观察万事万物的视角,尤其是提供了在处理各种繁杂境遇中进行道德选择的现实路径。让他们在面对生态危机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力量;在面对文化冲突时,保持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培养包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心态,在多元文化中寻找共同点,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在面对复杂的人际交往危机时,追求内外兼修、身心和谐的人生境界,在零距离感悟“三农”、零距离科技创新、零距离服务生产中,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困难挑战,勤思多悟,努力成长为品德高尚、胸怀宽广和文化底蕴深厚的优秀人才。
(作者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本文系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融入科技小院课程思政的创新路径研究”[24A11347016]成果)
作者:杨丽萍
来源:《中国教育报》
- 2024-12-26
- 2024-12-26
- 2024-12-25
- 2024-12-25
- 2024-12-25
- 2024-12-25
- 2024-12-24
- 2024-12-24
- 2024-12-24
- 2024-12-24
- 2024-12-23
- 2024-12-23